APP下载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PRRSV流行毒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

2015-12-27

猪业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离心管耳病毒株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养殖系,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PRRSV流行毒株NSP2基因序列分析

李晓娟,李树东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养殖系,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为了解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对该地区疑似蓝耳病的发病猪进行剖检,采集病料,提取RNA,利用RT-PCR方法进行扩增,成功分离到1株PRRSV毒株,并对其NSP2序列进行测定和序列比对分析。序列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具有30个氨基酸缺失的基因特征,利用DNAstar软件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分离株与其他毒株国内分离株同源性在97.9%~98.9%之间,与经典毒株亲缘性较差。系统发生进化树可以看出本次扩增PRRS毒株与国内广东分离株亲源关系最近,同属一个小分支。试验分离得到1株PRRS变异毒株,为分析掌握该地区的蓝耳病的遗传变异、流行动态及防控奠定基础。

蓝耳病病毒;NSP2基因;序列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1],此后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和地区。我国1996年首次分离到该病毒[2],2006年夏秋之季,由于蓝耳病病毒的致病毒力发生变化,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先后波及到多个省份。但由于当时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的手段,生猪发病死亡率比较高,有超过1 000万头猪在这场疫病暴发中死亡和被销毁,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带给我们的经验教训是早期预警预测、实验室检测等意义重大,因此对于蓝耳病的流行感染情况和毒株的变异情况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了解蓝耳病流行感染状态,分析流行的优势毒株,有针对性地合理应用疫苗,对进一步更好地防控该病具有深远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来源

采取经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检测阳性的死猪扁桃体、血清、肺脏组织。

1.2 试剂材料

Taq DNA聚合酶、dNTPs、DEPC水、DL2 000 Marker、总DNA抽 提试剂盒、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鼠源反转录酶(RevertAidTm M-MuLV Reverse Transcriptase)、RNA酶抑制剂(Ribonuclease inhibitor)购自MBI Fermentas公司,Agarose琼脂糖购自美国基因泰克公司,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购自北京世纪元亨动物防疫技术有限公司。

1.3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GenBank发表PRRSV-NSP2(猪蓝耳病NSP2基因)用Oligo6.0软件设计引物,引物基因序列[3],预期扩增长度为795 bp:

NSP2-F1:5'-CAA CAC CCA GGC GAC TTC AGA AAT G-3';

NSP2-R1:5'-CA AGT CAG CAT GTC AAC CCTATC-3'

1.4 病料处理

1)组织样品处理:每份组织分别从3个不同的位置称取样品约1 g,用手术剪剪碎混匀后取0.05 g于研磨器中研磨,加入1.5 mL生理盐水继续研磨,待匀浆后转至 1.5 mL灭菌离心管中,8 000 r/min离心2 min,取上清液100 µL于1.5 mL灭菌离心管中。2)全血样品处理:待血凝后取血清100 µL,置1.5 mL灭菌离心管中。

1.5 病毒 RNA 的提取

1)取已处理的样品加入裂解液 600 µL,充分颠倒混匀,室温静置3~5 min。 2)将液体吸入吸附柱中(吸附柱要套上收集管,吸取液体时尽量不要吸到悬浮杂质,以免离心时堵塞吸附柱),13 000 r/min离心30 s。3) 弃去收集管中液体,加入600 µL洗液,13 000 r/min离心30 s。 4) 重复步骤3)。5) 弃去收集管中液体,13 000 r/min空柱离心 2 min,以除去残留的洗涤液。6)将吸附柱移入新的1.5 mL离心管中,向柱中央加入洗脱液50 µL,室温静置1 min,13 000 r/min离心30 s,离心管中液体即为模板RNA。

1.6 扩增Nsp2基因

将样品提取的RNA再次进行RTPCR反应,扩增Nsp2基因。20µL反转录体系:2µL模板RNA, 2µL引物Nsp2-R,70 ℃水浴5 min,冰上 2 min; 加 入 4µL 5×reverse transcription reaction buffer,8µL2.5 mmol/L dNTP,1µL Ribonuclease inhibitor(20U), 灭菌去离子水2µL,混匀,37 ℃水浴5 min;加入1µL (200U) MuLV反转录酶,混匀,42 ℃水浴2 h;70 ℃水浴10 min终止反应。PCR反应体系如下:l0×PCR Buffer 2.5µL,2.5 mmol/ L dNTP 2µL,引物1µL (上下游引物各0.5µL),cDNA 1µL,rTaqDNA聚合酶0.25µL,补水至25µL。95 ℃预变性 5 min;然后94 ℃1 min、59 ℃40 s、72 ℃50 s,进行35个循环;最后72 ℃延伸10 min。所扩增的片段理论大小约为795 bp。按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回收目的片段。将回收的PCR产物目的片段送生物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1.7 序列分析

应用 DNAStar软件将分离株的NSP2序列与已公布的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分析基因同源性并绘制系统进化树。

2  结果与分析

2.1 NSP2基因扩增结果

应用设计引物对NSP2基因进行扩增,可见到795 bp左右的基因条带,大小与预期基因相符(图1)。

2.2 测序与核苷酸比对结果

将NSP2基因回收送基因测序公司进行测序,结果得到795 bp的序列,命名为MDJ-1测序结果比对发现与经典毒株相比有90碱基的缺失,符合基因缺失型猪蓝耳病的特征,结果如图2。

2.3 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从送检病料中扩增出本地区PRRS病毒Nsp2基因,利用DNAstar软件进一步分析表明,本分离株与其他毒株国内分离株同源性在97.9%~98.9%之间,与经典毒株亲缘性较差。

从系统发生进化树可以看出本次扩增PRRS毒株与国内广东分离株亲源关系最近,同属一个小分支,并且同属于Nsp2基因缺失型蓝耳病病毒。

3  讨论

图1 Nsp2基因扩增结果

图2 本分离株与其他PRRS毒株的核苷酸序列比对

图3 本分离株与其他PRRS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图4 Nsp2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构图

PRRS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变异率较高的RNA病毒,基因组长约15 kb,含有9个开放阅读框,线性排列顺序为5′-ORF1a/1b-ORF2-Gp3-Gp4-Gp5-M-N-3′,病毒基因组的每个读码框都和相邻的有部分重叠[4]。PRRSV最主要的非结构蛋白是Nsp2,具有3C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区域,该区域的功能是Nsp2蛋白研究的热点。Nsp2蛋白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具有很高的变异性,但不论是欧洲株还是北美株的Nsp2蛋白都包含大量线性B细胞抗原决定簇,表明Nsp2蛋白是机体感染PRRSV后能够引起机体抗体应答的免疫活性蛋白,同时Nsp2蛋白具有细胞和组织嗜性,与病毒的复制复合体的形成有关。ORF1a中的NSP2基因是PRRSV高变基因之一。有研究表明NSP2基因突变与缺失可能影响病毒对组织和细胞的嗜性,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2006年暴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NSP2基因存在不连续的30个氨基酸的缺失为基因特征,因而推测该30个氨基酸的缺失可能是引起毒力增强的原因。而有研究表明,30个氨基酸的缺失与其毒力增强无关。本试验成功扩增到1 株毒株PRRS-NSP2基因,应用 DNAStar 软件对分离的毒株和参考毒株进行了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具有基因缺失的特征,另外也存在有散在不规律的碱基和氨基酸的突变,证明本地区仍然存在蓝耳病的流行。

[1] Bilodeau R, Dea S, Sauvageau R A, et al.‘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in Quebec[J]. Vet Rec. 1991,129(5): 102-103.

[2] 夏伟,袁远,张宇辉,等.高致病性蓝耳病临床案例分析与防治策略[J].养猪,2014(4):89.

[3] 孙明,涂长春,李红卫,等.应用多联PCR对引发猪繁殖障碍有关病毒的检测I.JEV、PPV、PRRSV、PRV多联PCR引物设计[J].中国兽医学报,2000,20(1):10-14.

[4] 朴明淑,蔡锦顺,鲁承,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延边地区地方株的分离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08-210.

2014-12-29)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猪蓝耳病动态研究”项目编号:12525074

李晓娟,女,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出生年月1982年1月。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

猜你喜欢

离心管耳病毒株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奥密克戎毒株为何“需要关注”
试剂盒制备胸腹水细胞蜡块的应用体会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魔方型离心管架的设计及研发
离心管架研究现状及魔尺型离心管架的设计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
燃烧条件演示实验的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