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关系的研究

2015-12-26张玲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特质焦虑回归方程学历

张玲玲

张玲玲/郑州大学教育系在读硕士(河南郑州450001)。

自信心、社会支持、焦虑和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紧密相关,这不仅是现代教育需解决的问题 ,也是教育工作者与心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从目前已发表的文献来看,关于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自信心、社会支持、焦虑作为研究维度,旨在探讨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状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实证研究方面丰富人们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一、方法

1.研究对象。以随机选取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87份,全部收回问卷,数据分析后,共获得有效问卷265份,其中被试年龄均在18-25岁,男生121人;独生子女61人;城镇112人。

2.研究程序。采用毕重增、黄希庭等编制的青年学生自信心量表(YSCI),[1]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斯皮尔伯格等人编制状态-特质焦虑问卷,[3]分别对被试的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进行测量。

3.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采用了SPSS21.0软件包。

二、结果

1.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的特点。为探讨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与学历、性别、城镇与否之间的关系,分别把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作为因变量,把学历、性别、城镇与否作为自变量,进行2(学历)×2(性别)×2(城镇与否)的三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分析后,发现不同学历的青年学生在自信心水平上主效应显著,不同性别的青年学生在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上主效应显著,学历和城镇与否及性别、学历和城镇与否在社会支持上交互作用显著,性别和城镇与否及性别、学历和城镇与否在状态焦虑上交互作用显著,性别、学历和城镇与否在特质焦虑上交互作用显著。

2.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的关系。一是相关分析。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考察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分别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显著负相关,自信心和社会支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显著正相关。二是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程度,以自信心、社会支持为自变量,分别以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为因变量,采用了逐步进入法进行回归分析(见表1,表2)

表1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一个:自信心。多元相关系数为0.533,调整后的决定性系数为0.281,即进入回归方程的一个自变量能预测状态焦虑的28.1%。根据所得结果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如下:Y状态焦虑= -0.246X自信心+69.956。可以看出,青年学生自信心对状态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这说明青年学生自信心得分越高,状态焦虑就越小。

表1 以状态焦虑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2 以特质焦虑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表2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一个:自信心。多元相关系数为0.558,调整后的决定性系数为0.308,即进入回归方程的一个自变量能预测特质焦虑的30.8%。根据所得结果可以建立回归方程如下:Y特质焦虑= -0.242X自信心+71.179。可以看出,青年学生自信心对特质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这说明青年学生自信心得分越高,特质焦虑就越小。

由回归分析可知:青年学生自信心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这说明青年学生自信心得分越高,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就越小。

三、讨 论

1.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状况差异的比较。该研究结果显示:自信心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研究生的自信心程度高于大学生;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在性别上差异均显著,女生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显著低于男生,这和国内有些研究一致。王海霞[4]等研究也发现:男性师范大学生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显著高于女性。但也和部分研究不一致,如国内学者王云强[5]等研究表明:理工科大学生的状态焦虑与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相关。

2.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间的相关分析。该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分别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别与自信心显著正相关。这和国内的部分研究一致,王才康[6]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黛丽英[7]研究认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3.青年学生自信心、社会支持、状态-特质焦虑间的回归分析。该研究结果显示:青年学生自信心对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自信心对社会支持的预测作用则不显著。自信心程度高的青年学生,有潜在的安全感,相对于低自信心者,不容易产生焦虑,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孙崇勇[8]等人认为就业评价可以对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但是社会支持对焦虑的预测作用却不显著,由此认为社会支持可能是通过中介变量间接地对焦虑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青年学生的自信心水平,帮助他们构建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此来降低他们的焦虑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1]毕重增,黄希庭.青年学生自信心问卷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9,41(5):444 -453.

[2]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42-4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4.

[4]王海霞,周新霞,徐建平.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状态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56-59.

[5]王云强,乔建中.理工科大学生焦虑状况测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11):1007-1009.

[6]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0,29(3):563 -569.

[7]黛丽英,王操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2009,41(5):444-453.

[8]孙崇勇,刘浩强,袁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焦虑及抑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2):1518-1519.

猜你喜欢

特质焦虑回归方程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特质焦虑在面部表情前注意加工阶段的影响:来自ERP的证据
采用直线回归方程预测桑瘿蚊防治适期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线性回归方程要点导学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教养方式在特质焦虑代际传递中的中介作用
走进回归分析,让回归方程不再是你高考的绊脚石
知识无力感
状态焦虑、刺激呈现时间、特质焦虑水平对注意偏向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