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牡丹花纹的构图设计

2015-12-25范金金吴志明

纺织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舍尔花边花型

范金金,吴志明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无锡 214122)

多梳拉舍尔花边纹样精致,层次丰富,朦胧通透,被广泛应用于女性内衣、休闲装、西装、外套等[1]。我国是花边生产大国,但是很多企业的自主研发意识不高,大多依靠来样生产。尽管国内在花边花型图案、花型过渡、花型边部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4],但专注于研究多梳拉舍尔花边中传统牡丹纹的构图设计尚处于空白阶段。牡丹纹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服饰品中的应用也早有记载[5]。将华美的牡丹纹应用于多梳拉舍尔花边需要做深层次的考虑,本文侧重研究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方式、归纳了花边中牡丹纹设计的形式美规律,为花型设计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1 花边中牡丹纹艺术特点

牡丹纹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下,具有不同的装饰特点,广泛应用于服饰面料领域[6]。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设计者在借鉴传统牡丹纹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将具有不同特点的传统牡丹纹经二次设计后应用于不同风格的拉舍尔花边中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花边中的牡丹纹具有鲜明的视觉特征:花瓣纷繁多变,造型饱满圆润,枝叶具有流动感,充满朝气和个性。花瓣造型有时采用写实手法,有时变化为卷云状、如意状的花瓣,更富装饰性。花边中的牡丹纹,无论是花瓣还是叶片亦或枝干,一般是由富有流动感的曲线构成。面料花边中的牡丹纹花型较大,花瓣大都是层层叠叠由大到小排列,具有圆润的立体效果。牡丹纹构图多为饱满、花与叶的层次分明,花瓣纹饰虽繁杂却秩序井然,花型有时硕大华美,有时简约精致。牡丹纹饰总体布局严谨、牡丹花头造型多讲究对称与均衡、花茎以S造型为主、整体呈现“圆满、厚实、动感”的艺术特色。

2 花边中牡丹纹构图的形式美规律

构图是结构组合的方式,使花边的不同部分联结并构成一个整体,构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作品的成败。在创作过程中,设计者要在深刻理解多梳经编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纷繁多变的牡丹纹与其相适应的形式进行结合,以达到完美的视觉效果。花型图案形式美的实现,必须要使花型构图中的各种形式语言如布局、比例、形态、线条等有规律地结合,完善构图,提高视觉美感,给观者以生机勃发、完整圆满、动荡回旋的视觉心理体验[7]。花边中牡丹纹构图设计有特定的形式美规律,使设计有规可循、有法可依。

2.1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与变化就是将相异的元素组合在一起时形成的一种差异与对比,它是花型图案构图形式美规律中的总法则。统一是指构成花型图案的各因素之间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能够产生协调美,在设计过程中具体可以通过突出主题、协调主次、相互呼应等方法来表现。变化是指这些因素如线条、布局、方向等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创造了生动、变化的视觉美感。统一与变化是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统一体,缺少任何一方,创作的作品都会有缺陷。如图1中有3朵牡丹纹,主体牡丹纹与次体牡丹纹布局上有大有小,花头朝向有左有右,曲线形成的花纹与直线形成的边部有曲直对比,但牡丹纹从造型上抓住了花瓣肥美扁平,边缘参差不齐的特征。从工艺上统一运用包边线来描绘牡丹纹轮廓,整体布局和谐统一,在变化中求得统一。

图1 统一与变化Fig.1 Unity and change

2.2 调和与对比

调和与对比是花型图案构图设计时需要着重掌握的法则,是统一与变化原则的重要体现。调和是将类似元素进行搭配,减少变化与差异,要产生统一的效果可以在造型上重复使用同一种元素、在工艺上使用统一的组织等方法实现。花型图案中,对比的表现形式很多,外形有疏密对比、虚实对比、方向对比;线条造型有粗细对比、曲直对比、轻重对比;工艺有不同组织效应的对比。对比使花型图案生动、鲜明、富于变化,处理不当会显得零乱粗糙,所以运用对比时要按一定的规范,将各元素组织于一定的内在联系中,以保持花型图案整体的调和、统一,如图2所示。图2(a)中花边的边部和牡丹纹从外轮廓上构成了C型和S型,与直线型的几何底网形成了明显对比,整体风格柔美浪漫,在对比中实现调和。把外形简化,就可以得到图2(b)所示意的几何形。将花边上花型所形成的构图形式进行概括、对照和研究有助于构图规律的探索。

图2 调和与对比Fig.2 Harmonizing and contrast.(a)External profile;(b)Geometry

2.3 对称和均衡

对称和均衡是平衡的2种表现形式。对称可分为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对称的构图形式具有静止、稳定、典雅之感,如果应用不当,会产生压抑、呆板之感。均衡只需达到体量上的平衡即可,更注重心理上的感受,给人以自由、生动、变化之感;可以在构图的疏密、动势、虚实上进行最大限度的变化想象,以创作更加生动离奇的花型图案。但均衡式构图的花型图案也要注意掌握平衡,抓住中心,适当运用对称,达到丰富又稳定的视觉效果,否则会有烦乱、失重之感。图3为牡丹纹对称与均衡式构图。左侧牡丹纹花头硕大,右侧花头则相对较小,为了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可在右侧搭配上肥美精致的叶片。这种构图形式穿插灵活,具有流动感和变化美,在多梳拉舍尔花边中应用非常广泛。

图3 对称与均衡Fig.3 Symmetry and balance

2.4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指花型图案中构成因素有规律的重复或变化,给人视觉上造成有秩序的运动感。花型图案不断交替的重复形成了简洁轻松的节奏韵律。节奏是有规律的重复,韵律是指连续出现的元素之间高低、宽窄、长短形成优美和谐的变化形式。在花型图案设计中,节奏与韵律是建立在重复的基础上:将单元花型纹样在左右或上下方向反复排列会产生节奏感,而在统一的前提下赋予单元纹样抑扬顿挫、强弱起伏的规律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如图4所示,单元纹样中布置的3朵牡丹纹有大有小、有实有虚、有高有低,顺势而上,彼此呼应,形成了鲜明的韵律感。中间的叶片为了迎合这种节奏感,采用了S型构图,左右互生,或左收右放或右收左放,节奏变化明显。包括中间的过渡线也是由优美的弧线依次排列开来,富有韵律感。

3 花边中牡丹纹的构图方式

花型纹样的形式感最为先声夺人,而营造形式感的首要因素是构图[8]。构图能够明确花型中心,引导视觉的先后顺序,使观者按照作者的思路去赏析,强化花型作品的感染力。拉舍尔花边中牡丹纹花型设计常用的构图方式有中心式构图、三角形构图、散点式构图以及弧线式构图等。

图4 节奏与韵律Fig.4 Rhythm and rhyme

3.1 中心式构图

中心式构图是将主体纹样放置在画面中心进行构图。要对素材进行裁剪,将纷繁复杂的客观物象进行艺术概括,取其精髓;要区别主次,达到使作品的主体纹样突出的效果。图5示出以传统牡丹花头图案为中心的构图方式。经过归纳的牡丹纹具有写实华美的特征。牡丹纹普通花梳和阴影花梳采用衬纬组织,使用420 dtex的锦纶高弹丝和150 dtex的粘胶丝丰富面料层次,花瓣内镂空的大网孔和厚贾卡组织形成虚实的对比。在确立中心纹样后要丰富其周围的辅助纹样,可以采用与花头风格一致的肥美叶片来衬托中心纹样,同时要注意布面张力的影响,叶片中贾卡周围应衬一圈大网孔。中心式构图的主次关系一目了然,具有稳固、突出、强势的视觉效果。

图5 中心式Fig.5 Center type

3.2 三角形构图

三角形构图的花型作品具有沉着、平稳等特点,常应用于宽条花边或剪线面料中。根据客户或企业的要求,一般将6~9 cm的大花与4~6 cm的小花进行搭配设计,同时要注意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做好3个点的定位,把造型各异的牡丹纹灵活安排在3个点上,并注意平衡构图。如图6所示,单元纹样3个点中最上方的点放置的是经过精细刻画的体积较大的牡丹纹,其他2个点放置的是较为简洁的体积稍小的牡丹纹,在便于纱线行走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这3点之间的疏密、虚实关系。为了便于过渡,会在周围添加一些辅助纹样如五瓣花、小叶片等,但要注意整体画面中各元素的摆放位置不能超过这3个点给人的感觉。

图6 三角形式Fig.6 Triangular style

3.3 散点式构图

散点式构图的花型图案一般是将完整而独立的单独纹样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开,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形式多样,布局灵活。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牡丹纹组成单元纹样,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如图7所示,以抽象形态的牡丹纹为单独纹样,在画面上作不规则的分散状。牡丹纹通过衬纬组织形成,最外层普通花梳采用200 dtex的锦纶加捻纱,内层阴影花梳采用100 dtex的锦纶长丝,以增加其层次感。为便于纱线行走,每朵牡丹纹之间用放射状的射线相连接,锦纶加捻纱采用直线形式、锦纶长丝采用圆点排列出射线形式、网孔则由大到小次第排列,丰富了布面肌理效果。看似随意的散点式构图,实际上是经过设计者对其均衡、疏密、工艺等要素的精心考虑,总体上还要保持统一和谐的氛围,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3.4 弧线式构图

弧线式构图以弧线为主,如S型构图、螺旋式构图等,这种构图形式的花型作品具有生命运动感和活泼生动的形式感,如图8所示。图中主要轮廓线为S型与C型构图的综合运用,牡丹纹具有写实风格,保留了牡丹花瓣几圆几缺的特征,牡丹的枝干则抽象概括为弧线形。主体牡丹纹的枝干与附属牡丹纹的枝干交相辉映,形成优美的弧线。此款花边中间的大网孔设计成弧型区域,整体和谐柔美、富有流动感。普通花纹为衬纬组织采用200 dtex的锦纶弹力丝,阴影花纹采用120 dtex的粘胶丝,为了使底网效果更加通透,采用40 dtex的锦纶长丝为原料。原料的选择赋予花边一定的弹性,丰富了花边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弧线型构图以它的弯曲、伸展及穿插交错形成丰富的变化,使人感到趣味无穷。

图7 散点式Fig.7 Scattere point style

图8 弧线式Fig.8 Arc type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构图方式被应用于花型设计中,如水平线的构图方式给人以稳重、安定、平和的感觉,在构图中起着传递平静感与抑制画面躁动的作用,常作为辅助纹样来衬托主体花型;花型垂直线构图方式给人以挺拔、明确、向上或下落的视觉感受,在睫毛花边中的应用不仅有清新感且便于纱线行走;辐射线构图既可以突出中心又具向外扩展、放射的视觉功能,辐射线构图使花型整体变得单纯概括,易于统一。事实上,在花型设计过程中,很少单纯运用某一构图形式,常根据设计内容对其进行综合运用,同时以某一构图形式为主旋律,一件花型作品构图的基本形式美感由此而生。

4 牡丹纹层次表现

花边中牡丹纹最重要的层次表现方式是采用不同质感的原料来体现[9]。拉舍尔花边常用的原料有耐磨的锦纶、光泽明亮的人造丝、弹性极好的氨纶、强度较高的涤纶以及吸湿透气的棉纤维等。通过对这些原料的搭配,可以编织适合不同季节不同用途的花边织物,如锦氨高弹面料柔和耐磨适合做女性内衣,夏装多采用全棉的薄型面料,春秋装多以锦纶、棉、涤纶为主搭配,较为厚实暖和。

拉舍尔花边中的牡丹纹一般分为4个层次:第1层为包边线,第2层为压纱,第3层为衬纬,最后一层为底网[10]。包边线常用于勾勒牡丹纹的轮廓,原料多采用氨纶包覆纱和锦纶高弹丝,如涤氨包覆纱、锦氨包覆纱、金银丝包覆纱。压纱多选择较粗的色彩明快的有光丝,如280 dtex锦纶有光丝、420 dtex锦纶加捻丝。衬纬较为平坦,线密度在100~240 dtex之间选择,色泽、粗细不等。贾卡梳纱线和地梳编链的原料较细、强度较高,多选择40 dtex的锦纶半消光长丝。

5 结语

通过对拉舍尔花边中传统牡丹纹构图形式美规律、牡丹纹构图方式、原料表现等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传统牡丹纹在拉舍尔花边中的构图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在表现不同风格的花边时各有千秋,只有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才能将传统牡丹纹成功应用于拉舍尔花边花型图案设计中。

[1] 蒋高明.多梳拉舍尔花边的生产技术与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01,12(4):54-57.JIANG Gaoming.Multi-barraschellace:production techniques and developing trends[J].China Textile Leader,2006(11):54 -57.

[2] 赵岩.多梳拉舍尔花边的图案构成与设计方法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09:27-31.ZHAO Yan.Raschel lace patterns constitute and the design method reserch[D].Wuxi:Jangnan University,2008:27-31.

[3] 辛国红,蒋高明,缪旭红.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过渡设计[J].纺织学报,2010(1):53-57.XIN Guohong, JIANG Gaoming, MIAO Xuhong.Raschel lace transition design[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0,30(1):53-57.

[4] 于静,蒋高明,董智佳.多梳拉舍尔花边的边部设计[J].纺织学报,2011(8):53-55.YU Jing,JIANG Gaoming,DONG Zhijia.Edge design on multi-bar raschel lace[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1,31(8):53-55.

[5] 张静,张竞琼,梁惠娥.牡丹纹样在民间服饰中的形式美[J].纺织学报,2007,28(2):108-111.ZHANG Jing,ZHANG Jingqiong,LIANG Hui'e.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m beauty of peony pattern in the folk clothes[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07,28(2):108 -111.

[6] 严国玮.浅析唐宋元明清时期牡丹纹饰的表现形式[J].景德镇陶瓷,2009,126(4):30-31.YAN Guowei.Analysis of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eony patterns's form[J].Jingdezhen Ceramics,2009,126(4):30 -31.

[7] 段圣君,龚中玲.装饰图案的构图及审美特点[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68-70.DUAN Shengjun,GONG Zhongling.Composition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decorative patterns[J].Journal of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2006(5):68-70.

[8] 蒋跃.绘画构图学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51-81.JIANG Yue.The Composition of Painting Course[M].Hangzhou: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Press,2004:51 -81.

[9] 马晴,蒋高明.原料选择对拉舍尔花边性能和外观的影响[J].上海纺织科技,2006(11):49-51.MA Qing,JIANG Gaoming.Influence of raw material choice on the comfortability and appearance of raschel lace[J].Shanghai Textile Science & Technology,2006(11):49-51.

[10] 蒋高明.经编针织物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451-457.JIANG Gaoming.Production TechnologyofWarp-Knitting Fabric[M].Beijing:China Textile & Apparel Press,2010:451 -457.

猜你喜欢

舍尔花边花型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常熟花边的历史及传承发展研究
棒槌花边的传承与发展
哥特式浪漫
Hand with Reflecting Sphere《手与反射球》
一报还一报
像我父亲那样做
提花圆纬机花型图案嵌入式显现系统
基于WinCE圆纬机花型数据处理系统设计
拉舍尔花边中传统吉祥牡丹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