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

2015-12-24刘丽媛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油画借鉴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已逐渐成为新趋势,而国际之间的文化和艺术交流也日益频繁,油画是一种国际绘画形式,也是一种备受欢迎的艺术。中国引入油画已有百年历史,在其发展进步过程中,不断地融入了中国画的元素,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究和改善后,中国油画已经有了其独特的内容表达形式和审美情感表现。因此,本文具体探索分析了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

【关键词】中国油画;中国画元素;借鉴

油画起源于欧洲,自明代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扎根。油画其实是使用调和油和色彩颜料进行绘画的,以此描绘现实社会或者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中国油画在艺术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和非凡的意义,饱含艺术和文化价值。伴随着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和深入,中国人早已接受了这个外来绘画模式,并对其加以完善和创造,积极吸收中国画元素,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中国油画。本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的现状,其次是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的现实意义,最后是具体分析了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

1 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的现状

中国画重视的是视觉感和意境中,画者利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感情。油画在西方则主要是通过科学的描绘手法,反应真实感受,重视的是色彩搭配。两者的差别虽大,却相互借鉴融合,从而造就了中国油画的新局面。中国油画借鉴了中国画元素,又与其做到了很好的融合,完成了最终的转变。中国引进油画,并将其与中国画结合,这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于中国画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使得油画改进了本身单调贫乏的弊端,使得油画成为了倍受人们喜欢的一种形式。不仅如此,油画更成为了人们情感的表现形式,更直观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

2 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的意义

中国油画自引进后,积极吸收中国画元素的营养,使得油画逐渐被人们接受喜爱。不仅如此,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有着许多现实的意义。

2.1 发扬中国国画艺术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注重文化传承,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明的一大主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国画艺术出现了过分追求随性简单和单调匮乏的问题,与此同时,西方油画传入了中国,并扎根于此。徐悲鸿作为第一代油画画家,开始尝试着在进行油画创作时,加入国画的形式、技术和方法等,成就了具备中国国画气韵的油画作品,当时的油画还处于浓重的色彩状态。中国油画是中国国画艺术和西方油画艺术的结合,更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给人带来新鲜感和成就感。

在几代油画画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中国油画已经在中国艺术界有了自己的位置,也早已深得人们的喜欢。这不仅是由于油画画家的功劳,也是中国国画元素的功劳,中国油画汲取中国国画元素使得其备受中国人们的喜爱,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事实上,中国油画可以说是中国国画艺术和西方油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产物。但是,为了提升中国油画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需要大力结合中国国画艺术,吸取中国国画艺术的精髓和价值,为中国油画的进步发展提供新生力量。吸收中国国画元素给油画带上了浓重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事实上也是对中国国画艺术的发扬光大。

2.2 丰富中国油画文化的必然途径

油画在世界文化艺术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作为一种外来绘画形式,其也早已成为中国艺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艺术包含着浓重的民族色彩,具有自身的特色。油画自进入中国后,经过几代油画画家的努力探索,借鉴汲取了中国国画艺术在构图和色彩等元素,最重要的是融入了中国国画的意境和精神。油画在借鉴了中国国画元素之后,注入了大量的新活力,从而形成了全新的独具特色的油画艺术形式。不只如此,油画在吸收了中国国画元素后,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意境内涵也取得了更大的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步,多元化早已成为现代化社会的一大主题,不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多元化,又或者是文化的多元化,都是一种发展进步。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想要获取更多的成效,就要尝试着想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吸收中国国画艺术的技术和方法,也应该尽量汲取中国国画的民族特色和意境气韵,这样的营养吸收是丰富中国油画文化的必然途径。

2.3 符合人民审美标准的审美需求

中国国画艺术和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环境下,那么表现形式存在差异性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国画注重的是主观感受,然而油画则更加偏向于客观事物的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民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审美标准,在油画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不被接受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中国人民而言,讲究气韵和意境的国画艺术才是符合他们的审美意识的,但是西方油画却过分注重浓厚的色彩搭配,强调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两者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巨大落差,从而阻碍了油画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油画画家的出现拯救了这一局面,他们开始尝试着在进行油画创作时,积极引入中国国画元素,借鉴其技术和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油画表现形式。这些画家也是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中国国画元素进行汲取借鉴,在收获了良好的成效之后,又在自觉的状态下,主动借鉴吸收中国国画元素,渐渐地形成了属于其自身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由此可见,想要促进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中国人民的审美标准,所以说,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是符合人民审美标准的审美要求。

2.4 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内在要求

全球化不仅要求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也提出了新要求。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不再只是政治和经济实力,还包括文化软实力。文化实力的增强可以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绘画是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用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和真实感受的。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各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油画是一座架起中国和西方绘画艺术的桥梁。油画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早已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也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就,并被社会艺术界所认可。正是由于油画在引入中国后,吸取了中国国画元素,并保留了其自身的西方本质特色,才得以使中国油画被接受,从而提高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3 中国油画对中国画元素的借鉴

油画引入中国后,在中国国画界扎根,吸取中国画元素的营养,与中国画艺术相融合,并借鉴,逐渐形成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油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油画画家有徐悲鸿和吴冠中等,经过他们的努力,中国油画在构图布置上、笔墨线条上、色彩选择上和意境气韵上,都十分明显谦虚地借鉴了中国画元素,进一步促成了油画的民族特色,形成了属于中国的并具有中国自身特性的油画。

3.1 构图布置上的借鉴

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绘画的构图布置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诸多的中国油画画家都会在构图上优先选择借鉴国画元素。中国国画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形体表达精神情感,画家通过主观意识对景物进行描绘,处理上也更注重自身想法和感觉,更加随性自由,不会过分关注画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主要是想表达出其中的思想情感。但是西方油画讲究的是真实,在构图设置上注重对客观事物的现实反应,更倾向于理性、客观和科学。中国国画在构图的空间设置上与西方油画大不相同,前者是趋于平面化,后者则是立体化。中国国画的表现手法大体上都是看中作品画面意境的。

中国国画画家在绘画前,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构图设置上,然而油画更加侧重的是作为对象的客观事物的选择及绘画的位置,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重现。中国国画在构图设置上讲究虚实结合,因为虚实结合可以使画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更加生动形象,但是油画更多的是注重从某一特定的角度展现出客观事物,将其体现在画面中。中国的许多油画画家借鉴了中国国画的构图设置形式,将东方和西方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收获了更好的效果。

3.2 笔墨线条上的借鉴

笔墨的使用一直都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和重点,所以,几千年来,中国画家都未曾中断过对笔墨功夫的研究,经过多年的时间经验,给后人带来了宝贵的意见。中国国画的流派很繁杂,然而笔墨则主要是平、圆、留、重、变五笔和浓、淡、破、泼、渍、焦、宿七墨,五笔七墨缺一不可,而将其运用到中国油画中,则已经成为现今诸多油画画家面临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吴冠中等人在进行油画创作时,已经较多地采用了中国国画的表现形式,具备了典型的中国特色。

线条是中国国画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也是体现中国国画意境的一种手法。掌握好线条的力度也是体现画面意境的关键所在,西方油画的线条在画面中是用来表达转折的。随着现在油画和中国国画艺术相结合,许多西方油画画家也深受影响,开始尝试将客观与主观融合在一起,不再一味地反应客观事物,而是更加注重客观事物映射出来的思想情感。受到中国国画艺术的影响,中国油画画家对线条的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甚至把线条当成是增加油画民族特色的出发点。吴冠中等中国油画画家,一直注重强调艺术的民族特色,在油画作品中,也使用了大量的线条这一国画元素,使油画吸收了东方的意境美和西方的现代性。

3.3 色彩选择上的借鉴

中国的油画和中国的国画在颜料材质的选择上差异很大,这就造就了两种绘画形式在色彩搭配和体现上的差异性。中国国画经历许多的改变,由开始的浓墨重彩到后来的清淡水墨,使用的色彩颜料自然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颜料的选择也是中国国画调色的关键性因素,淡雅的颜料使得中国国画呈现出一种清澈、干净的意境,而浓重的颜料则使得中国国画显露出浓郁、厚重的意境。不仅如此,色彩的选择在油画中更是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构成油画的主要元素。在西方国家,油画使用的大都是色彩浓重的颜料,想要获得更加丰富的效果,表现出更真实的内心感受。

中国国画的主色调主要是黑白灰三色,其饱含中国国画的气韵,再选取上清雅的墨色,使得画面展现出更加美妙的意境。尤其是国画中的山水画,更是能体现出中国国画的独特味道。中国油画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发展,部分油画画家在进行创作时,尝试着在原有油画色彩的基础上,加入中国国画的色彩元素,从而使得油画作品更充满了视觉感。中国油画画家还可以尝试着借鉴早年时期中国国画中采用的浓厚色彩的手法,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气韵的油画。

3.4 意境气韵上的借鉴

中国国画一直讲究神韵,画家们也一直坚持使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客观事物及其内在意境。从古至今,艺术家们坚持主张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然而传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仍旧是不可小觑的,很明显从现在的情景来看,中国国画和油画所体现出来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境和美感。

西方国家的油画已经经历过各个时代,至今早已展现出各种各样的繁华,各种流派也随之出现。距油画传入我国已有百年历史,其也已经经历了几代画家的探索研究,逐渐形成了具备中国特色的油画,在国际上也已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逐步进步发展,西方国家与中国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有了交流,在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渐繁多,中国国画和油画艺术深受世界各国油画的影响,虽其中也有盲目追随的情况,造成了精神情感的遗失,但是大体上来讲更多的是受益。吴冠中曾努力在油画中融合进中国国画艺术的意境和思想情感,使得中西方艺术文化趋向结合,从而造就了具备现代美和意境美的中国油画,这为后来诸多的油画画家进行创作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帮助。

4 结语

综上所述,油画从明代末年传入中国后,经历对中国画元素的吸收和借鉴,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油画。刚开始的时候,油画对于中国画元素的借鉴更多的是表面的吸收,所显现出来的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反而略显不和谐,失去了其自身的特点,甚至有些只是一味地照猫画虎,模仿中国画,并未深入研究过中国画的独特性,从而既没有借鉴到中国画的优点,也丢失了其原本的个性特征。在经历了对中国画元素不同的借鉴学习阶段以及改善、创造、创新之后,中国油画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有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丁金界.论民族化发展中的油画对中国绘画审美元素的借鉴和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2010(06).

[2]李俊杰.浅谈油画风景创作对中国画形式美的借鉴[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3]胡君美.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轨迹及艺术风格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4]张亮.从中国传统绘画材质和技法的关系谈当代中国画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1(15).

[5]赵金秋.论民间艺术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

作者简介

刘丽媛(1982-),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人。硕士学位。现为山东英才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油画专业。

作者单位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

猜你喜欢

中国油画借鉴
中国油画的本土化与意象油画分析
浅谈民族色彩在中国油画中的体现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发展情况刍议
浅析原创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