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15-12-24李中耀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李中耀

摘 要 本文根据普高《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为高中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的理念, 作为一名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应及时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接受新的课程理念,在工作中积极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笔者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拟对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初浅的探讨。

1 优化教与学的方式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阅读自学、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 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1.1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思维的参与,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 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在学习上的差异,因材施教,重点是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可实践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可收集资料、调查研究,还可采用讨论交流、阅读理解、撰写论文等方式。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也开采用“放羊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对有关课题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给学生足够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有些章节比如反函数的一般概念、概率中几何概型的计算等都可作为“放羊式”的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去拓展、延伸这些知识、培养分析解题运用的能力。

2 拓展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新的总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强化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参与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并获取一定的数学视野, 最终发现数学的科学、应用和文化价值、数学的美。

3 加强数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准备案例,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和理论, 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有关内容的教学中,例如, 运用函数、不等式、数列、统计、导数等,教师应引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通过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 并建立为数学模型,引导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在社会中的广泛存在的问题,增加兴趣和信心,也开阔学生的视野。

4 注重与其他学科知识间联系

在教学中, 既要注重数学本身内在的分支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还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呈现的。因此, 教学中应注意通过类比、联想、知识迁移和应用等方式,沟通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知识间的有机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整体性,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的发展既有内在的动力, 也有外在的动力。例如, 教学中要注意数列与函数的联系;注重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注重向量与三角恒等变形、向量与几何、向量与代数的联系;注重数与形的联系等。此外, 还要注意数学与语文、数学与物理、数学与化学、数学与生物之间的联系等等,这些联系会让学生耳目一新,触类旁通,给学生产生无穷的趣味。比如,艺术家兼数学家的赫拉曼R.P.弗格森运用传统雕塑、计算机和数学方程创造出像《野球》和《带有十字形帽和向量场的克莱茵瓶》这样的作品。作品中,有立方体、多立方体、球形、环面、三叶形纽结、多面体、半球、正方形、圆、三角形、角锥体、角柱体等等,学生可以发现数学模型也用作艺术模型,把数学与艺术联系到一起就不令人奇怪了。

5 改进数学学习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学习评价只注重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而且评价也很片面。《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培养, 又要重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

5.1 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因为过程更能反映学生的发展变化。学习过程的评价, 应关注学生是否肯于思考、善于思考、坚持思考并不断改进思考的方法与过程、是否愿意和能够与同伴交流数学学习的体会、与他人合作探究数学问题、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否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以及能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 并改进学习方法;另外,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勤奋、刻苦以及毅力等意志品质也是数学学习过程评价的特别需要关注的内容。

5.2 实施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含主体多元化、方式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和目标多元化等。主体多元化,是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结合起来;方式多元化, 是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结果与评价相结合等;内容多元化,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 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身心素质等内容的评价;目标多元化,是指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不搞“一刀切”、“一把尺”,不以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定量评价可以采取百分制或等级制,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且避免排列名次。定性评价可采取评语或成长记录等形式,评语或成长记录中使用激励性语言描述学生的状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高中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大力倡导数学教学的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基本功,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贾玉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J].学科教学探索,2011(07).

作者单位

安徽省庐江县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心 安徽省庐江县 231500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