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5-12-24常立杰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美术课创新思维学生

常立杰

摘  要

小学的美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真正地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给自己制定了“多维求思、创造新形象”这一实验课题。这一实验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逐步改变学生初级意义上的原始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学生们的作品创作更具新鲜感、独特性、更加的标新立异。

【关键词】美术课;学生;创新思维

1 提问根据内容设计适合的问题,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思维,从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有创意的作品

孩子们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及创造力。他们都知道世间的万物“包罗万象,变化万千”。但在具体的创作中,因为他们的绘画水平和思维的惰性影响着他们,有些孩子就会表现为不论画什么内容的画,表现形式都是单一的、千篇一律的一个样儿,为了能够让孩子们从固有的思维与绘画习惯中解脱出来,我在不同课型中结合实际教学设计有差异的问题,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欲望。

如:如在《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中,我设计如下问题:

(1)你都见过那些漂亮的靠垫,请你用语言加以描绘?(它的外形、色彩、材料、图案)等等。

(2)你打算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靠垫?把它送给谁,来表达一份你的爱意呢?

如在《画风景》一课中,为改变儿童象上图所示的表现方法,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师:你看到家乡都在哪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因为车多了,家乡的道路上架起了很多的立交桥、很多的地下隧道。

生:楼房建得是越来越高,外形也越来越美观漂亮了。

师:谁能描述一下,你所见到最美的风景?它美在哪儿?

生:家乡的江边景色最美,特别是夜晚的景色更美,如五颜六色的灯光,灰色的教堂钟楼与它旁边林立而起的高楼形成的鲜明对比,冬天的雾凇等等都美化、点缀着我的家乡。

面对教师的提问,孩子们会打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从身边的事,从细小的到整体展开他们的记忆大搜索,即脑海中会浮现出自己所领略过的风景:身边的高楼大厦、宽敞的街道、飘着雾气的美丽的松花江,千姿百态的树木,这些美好的形象在孩子们的大脑里经过重新加工、锤炼、优化、组合,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带有个性表现的新形象,这样他们就又完成了一次再创作,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想马上使之跃然纸上,作品比之前有了更大的提升。显而易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孩子们的作品有了“质的”飞跃。

2 欣赏典型作品,引发人我互比,从而达到否定“旧”的原有形象,再创“新的”形象

从美术鉴赏课中,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种精神活动,把观者带到一个特定的具体的艺术境界中,激发起学生们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感情的波涛;另一方面,观赏者又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时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认识去丰富和补充艺术作品的内涵。

例如,当我们鉴赏《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等作品时,这些作品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就会激起学生们思想感情上的种种表现,或崇拜、或自豪、或感慨。中外美术史上优秀作品之所以能够让我们百看不厌,耐人寻味,其主要原因是他可以激发我们对艺术的热爱与崇拜,激发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创作出带有自己个性的优秀作品。

例如:在《邮票设计》一课中,我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并掌握邮票的基础知识,欣赏了一组组古今中外的邮票作品。通过欣赏激起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从而创作出许多不凡的作品。

3 利用想象画,诱发新思维

在小学美术课本中有许多的课题是——想象画,这些个想象画就要利用虚拟现实意境来完成创作。其中有些课题都是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具体的空间、时间的,那么“形象”便如同字词离开了段句文,不能使学生产生联想,这时,我就利用网络教学,看录像或播放图片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孩子们来完成没有见识过的世界,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创作出有意义的新形象。

例如《太空城》想象画,没有实物可看,于是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网上下载视频,让学生们通过观看纪录片,观察太空与我们地球上人类的区别,在处理这课时创设了若干的“假如”,例:

假如太空城也和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一样,那么太空会是什么样子?

假如太空城也能绿化造林,它将变得怎样?等等。

这些个提问,会使学生们感受到,原来太空城里没什么可以表现的东西,就有了表现的可能性,在朦胧中开发着孩子们最纯真的感情色彩,学生们会沿着这条感情线展开自由的想象空间,此时的学生们会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自我的创作之中,其作品必然表现出孩子们大胆的创新能力,使其作品更加地生动感人,形象更加的新奇。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要明确创新不等于奇思妙想、海阔天空,在教学中只有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才能使学生创作出符合艺术规律的新形象。因此,形象的再创造,要加强美术教学的艺术手段,这样学生的作品才能新的合理、新的让人百看不厌、新的让人赞美。

如在《漫画肖像》一课教学中,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夸张和变形,抓住人物主要特征,超越自己对自然的可以模仿、按主观臆想和感觉来表现,去充分体验艺术创新活动的乐趣和胆略。结果个个学生都画出神态各异的肖像画,显得个性丰富,极富形象张力。

又如在《剪纸》一课中,运用不同的颜色的衬纸,表现的效果不一,让学生讨论哪种衬托方法好一些?为什么?再按他们说的衬托,让学生直接多方感受到这种创作方式所带来的乐趣和新奇感,从中让学生学会审美,从而新、奇、美的新形象。

通过26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要想培养出富有创新思维的学生,首先教师要先具备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真正地体现“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发挥想象,从而创作出许许多多标新立异的新形象。

作者单位

吉林市昌邑区汇文小学校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2

猜你喜欢

美术课创新思维学生
美术课
赶不走的学生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学生写话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