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2015-12-24李渊樊春梅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休闲农业协同发展生态旅游

李渊++樊春梅

摘 要 受社会经济的影响,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所发展,并在消费需求和一系列技术、政策的支持下逐渐走向融合,衍生出一种新型产业即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协同发展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对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作出论述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江西省农业与旅游产业的环境,并提出了一些促进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构建江西省推动农业与旅游两大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江西省;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协同发展

江西省幅员辽阔、文化多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扎实的农业基础,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国逐渐确立了“五位一体”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念,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融于一体,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西省应该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拉动省内经济增长。

1 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纵观江西省内各个地区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实际,由于资源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发展程度。有的地区农业较为发达,而有的地区则旅游业比较发达,我们应该根据各地特色资源不同,创设不同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对于农业基础扎实的地区,应该以休闲农业促动生态旅游为主,即以农产品为核心,着力于农产品开发。具体而言,我们可以打造多个特色乡村,结合当地的休闲和生态优势,对有特色农产品进行专业化经营,在建立本地知名品牌之后再发展生态旅游业。而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应该采用生态旅游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弥补农业特色资源不足。该地区可重新包装农田果园、花圃苗田、动物养殖场等,让城市游客重回大自然的怀抱,感受乡村独有的淳朴气息,给予他们纯真的情感体验。首先我们应该打造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大量游客到此地观赏游玩,在此基础上,适当引导游客参与休闲农业消费,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针对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资源优势都不明显的地区,可采用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方式,相互促进。例如,可开展生态农业旅游体验活动,让游客参与到农村生活中,吃住在农家、下田间干活等,让他们感受快乐;也可组织开展乡村游览活动,修建一些特色农居、土作坊或农事活动地等供游客观赏,使游客了解农业知识和技术,开辟一块游客种植场地,让游客自主进行耕种,在采摘时节请游客收获果实,如此增强游客的直观体验,促使游客到此地重复消费,从而推动本地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江西省应该充分了解各个地区的特点,明确优势和劣势,创新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特色生态农业旅游产品。

2 江西省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偏中部,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利于动植物的生长,是农产品供应基地之一。作为农业大省,江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加之政府的财政支持,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综合开发能力呈现连年上升趋势,省内出现了一批农业名品,如崇仁麻鸡、赣南脐橙、高安肉牛以及南风蜜桔等等,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这样的环境中,江西省观光农业更是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除此之外,江西省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江西省的建筑古香古色,人文环境极富特色。境内的千古第一村流坑、人间绝境上堡梯田、客家文化标志赣南围屋、婺源的李坑古驿栈等景观都广为人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同时,江西省还拥有着大量的红色资源,包括南昌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永新三湾改编遗址、上饶集中营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爱国教育作用和意义。以此为基础,本省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观光农业,逐渐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完善交通网络,成功打造了一批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如三清山田园牧歌、新光生态农庄、南昌凤凰沟度假村等,刺激了民众的农业旅游消费热情,提高了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上述提及的这些天然资源和后天条件,都为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环境支持,是两大产业互动发展的保障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来看,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已具备了联合发展的条件,各地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重视,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本省的资源优势,形成全新产业链条。

3 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结合上文的认识和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种促进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3.1 重视创新,加强引导

协同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符合国家提出的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政策,是创新农业和旅游业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为此,江西省政府应该进一步统一思想认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达成共识,清楚地了解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并将其纳入到政府工作体系当中,明确协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确定其权责范围,从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生态农业旅游促发展工作。在生态农业旅游管理工作小组的主导下,各个农业及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其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大行业监管、监察力度,为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进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江西省还应该在原有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保障机制上进行创新和完善,出台更多有效的支持政策,加大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扶植力度。通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一套健全的政策体系应该包括资金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价格政策以及培育政策。其中,资金、税收、土地等系列政策都属于支持性政策,主要是给予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或企业基础物质支持,刺激他们的开发和创新热情,促使他们将想法付诸于实践。而价格和培育政策则属于引导性政策,主要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作出正确的定位和指导,让更多的人接受和消费生态农业旅游,以点带面,通过典型示范的形式,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渐扩大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辐射范围。

3.2 强化管理,保护环境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强有力的管理下,才能持续、顺畅地进行下去。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要素,牵扯到农业、旅游、环保等众多部门,因此,强化管理、制定规划对促进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江西省虽已意识到了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加强了相关建设,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产出效率不高。江西省政府及其行政部门应该仔细分析各地的特色资源、交通条件、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在经过充足的认证之后,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极富文化内涵和地区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保证区域内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与此同时,根据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承载力理论,各地政府应该深化生态旅游的内涵,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完善的行业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保护现已拥有的农业、旅游资源,明确各方职责和保护范围,实现动态监察和管理。政府应该始终秉承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有效整合农业与旅游资源,以资源保护促进旅游发展,从而保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部门则需要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动态监管机制,着力于景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优化生态农业旅游环境。

3.3 完善服务,培育人才

某种意义上讲,生态农业旅游也是一种提供服务的方式。现代消费者更加注重自身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时期,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本地区生态农业旅游接待能力,让消费者体验到高品质的服务,吸引更多人到此游玩、消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江西省需要加快对内、对外交通网络铺设速度,与周边省市浙江、湖南、安徽、广东等融会贯通,实现城乡路网无缝对接,增加停车点位,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自驾游需求。为了缓解节假日旅游所带来的交通压力,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倡导人们绿色出行,适度增多公交通勤次数,规范游客通行行为,尽量保证畅顺通行;软件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应该引导休闲农业主流地区改善通信、水电、食宿、网络等条件,为景区提供良好的服务设施,增加特色生态旅游景点的吸引性。同时,政府还应该联合通信部、旅游部搭建公共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将地区旅游资源以文字、图像、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及时发布、更新旅游相关信息,包括交通信息、服务信息、优惠信息、人流信息等,帮助消费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攻略,如此增强消费者的愉悦感。另外,人是服务主体,是兴业之本。政府职能部门还应该重视和加强人才建设,努力培育一批既懂旅游、营销知识又懂农业生产知识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生态农业旅游是一个系统消费的过程,其发展需要大批旅游人才、餐饮人才、管理人才做支撑,政府应该引导生态旅游公司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配备完善的人才,从而提高生态农业旅游服务质量。

3.4 宏观调控,优化资源

在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具有不可推的引导责任,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引导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健康协同发展。目前,江西省根据自身的资源现状,制定并出台了《江西省潘阳湖湿地保护条例》、《江西省森林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保护了本省的生态环境。在江西省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本省要着力于经济生态融合发展, 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转变本省经济增长模式、创新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积极打造生态文明省,这些都为江西省协同发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由于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政府应该加强此方面的研究,不断优化和完善部署,以经济市场为导向,在原有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此为前提,政府部门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各地区的特色休闲农业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并有效地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优化资源配置,因地制宜,指引不同区域走特色发展道路,避免资源浪费或重复建设等现象出现,形成完整而且科学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链条。我省应该转变传统以采摘和观赏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模式,创新服务方式,将时下流行元素融入到生态农业旅游中,不断深化和扩展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内涵,打造休闲农庄、采摘园、农家乐、民俗村等特色农业景观。例如上饶市田园牧歌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将红色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和古城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形成入口服务、民俗风情展示、农艺观览、木屋板块四个生态农业旅游区,独有的景观和人文吸引了全球各地游客到此消费。

4 小结

总之,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西省各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构筑完整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产业链条,实现两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作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希望以后各界学者和专家持续关注江西省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实际,提出更多有效建议和意见,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强,冉静,吉莉,何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3(02).

[2]赵丽宁,欧维新,逄谦.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

[3]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02).

[4]张三丽.依托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生态旅游之浅见[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01).

作者简介

李渊(1977-),男,陕西省渭南市人。现为九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与营销。

樊春梅(1979-),女,湖北省沙洋县人。现为九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5

猜你喜欢

休闲农业协同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之利弊
生态旅游的不同类型
生态旅游
南雄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咸阳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烟台地区休闲农业营销状况及对策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滦平县休闲农业的文脉分析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