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天府迎来“黄金时代”

2015-12-24陈海叶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9期
关键词:郫县武侯区黄金时代

文/本刊记者 陈海叶 蔡 兰

创新创业

经济新常态下,新旧增长动力“青黄不接”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加快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势,将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动力,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紧随中央科技创新重大部署,贯彻四川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都加快创新创业、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成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创业之城、创新之都。

加快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促进发展,对于稳定就业形势、推动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5年,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升温,一股创业浪潮正在成都如激流般涌动。

天府新区依托“天府创客”打造天府大道创业走廊,郫县利用闲置楼宇建设“菁蓉创客小镇”,武侯区结合老街区转型打造“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一批批创新创业载体建成,支持高校、园区、企业创业发展;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窗口、优化大学生创业补贴流程、为创业青年大学生提供额度最高为50万元的创业信用贷款,一系列政策“红利”向创业者袭来......

成都从激活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和强化创新创业保障等方面着力,努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如今,成都每天都会新增数百名创业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引领下,成都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一座令人向往、充满活力的创业大都市逐渐成型。创新创业也已成为成都提升就业的新契机,成都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引擎。

菁蓉创客小镇——提供创业优质“土壤”

沿着成都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一路向南,便能看到全亚洲规模最大的单体软件园——天府软件园,被誉为国内移动互联网创业者天堂的著名创业孵化器。

而这仅仅只是成都的创业一角。

像天府软件园这样的孵化园区、孵化大楼、创客空间在成都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为创业者提供了优质的创业载体和创业服务。

与天府软件园相隔46公里外的成都郫县德源新城,一个属于青年大学生创业者的“创客小镇”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成都郫县提出了独具自身特色的“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

据悉,“创客小镇”主要依托县域内高校聚集、产业聚集等资源优势,探索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业链条,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支撑有力、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的创业孵化体系。规划打造了近120万平方米的菁蓉创客小镇,建成了24万平方米创业园区,加快助推“布谷鸟创业公社”建设,并成功举办“创业天府菁蓉汇·郫县”系列活动。

“全县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一座令人向往、充满活力的菁蓉镇初具雏形。”郫县就业局副局长蔡昌林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已经引进了国家级光谷咖啡创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成创空间、三创谷等12个孵化器。已签约入驻219个创业项目,聚集创业创新人才4000余名。

记者前往“创客小镇”一探本真。进入园区,温馨舒适的光谷咖啡馆里,早已汇聚了许多有“志”之士,他们或是高校大学生,或是企业名士,三人一桌五人一群,或在认真聆听,或在详细分享,无数创意的新点子在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交融中产生了。

光谷咖啡是园区引进的12个孵化器之一。谈及为什么会选择落地“创客小镇”,光谷咖啡成都片区负责人施勇臣坦言,“西南交大、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等19所高校都在这里,选择这里就是因为郫县境内的大学生资源优势。”

同样入驻“创客小镇”的勘客科技公司,其创始人杨大川刚刚大学毕业,走出校园。杨大川告诉记者,郫县的创业扶持政策非常吸引人。“公司于5月入驻创客小镇,刚来办公室时园区就已经布置好了桌椅,基本是‘拎包入住’。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办公楼,三年之内租金、物管都是全额补贴,不仅如此,园区还配套有青年公寓,步行到公司只要十分钟。这对我来说,的确是很大的帮助。”

和许多创业者不同,“创客小镇”还吸引着很多未毕业的大学生。刘然还有一年毕业,但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就业问题了。

“大学生一职难求,如果有条件和创意,不妨自己创业。”刘然说,现在很多政策鼓励了无数在创业路上“有心无力”的大学生,她希望自己毕业后也开始创业。她告诉记者,目前正打算参加一个“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无论得奖与否,对我来说都是难得的经历,也为我以后打下基础。”

蔡昌林说,2015年,郫县就业局紧紧围绕“创业天府·郫县行动计划”,以高校毕业生为服务重点开展了一系列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活动。

今年3月14日,郫县就业局组织的首场“菁蓉汇”校园行宣讲活动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举行。在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5个创业宣讲组走进全县10所高校开展“菁蓉汇”校园行宣讲活动。“这一系列宣讲活动充分激发了青年大学生的创业激情,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

不仅如此,郫县就业局还积极与高校对接。目前就业局已经成功引进4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团队)入驻德源菁蓉创客小镇,为90名创业成功大学生及时兑现了创业补贴。并与西南交大、西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高校学生创业培训,已培训人员2200余人。“我们还在德源菁蓉创客小镇设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窗口,落实了专门人员,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看到“创客小镇”无数创业者匆忙的身影,蔡昌林一脸欣慰。“创客小镇不仅是创客的聚居地,更是他们的精神乐园。我希望每一位创客不仅要创业,更要享受创业。”蔡昌林说,下一步工作将继续考虑如何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环境,更重要的是政策如何落地,落地之后如何切实地为创业者服务。

青创汇争霸大赛——掀起创客创业热潮

除了郫县“创客小镇”之外,成都武侯区也致力于将武侯区打造为“精英人才集聚地、创新创业首选区”。今年6月5日,武侯区正式启动了“青创汇·2015武侯创业争霸赛”。武侯区广纳贤才,不限地域、领域、团队,向全国有志创业者抛出橄榄枝,旨在通过公正公平的选拔方式,挖掘出优秀的创业项目。

武侯区就业局局长康景斌介绍,自6月5日启动以来,青创汇·2015武侯创业争霸赛采取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方式报名,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个项目(创业团队)和50余名创业导师的参与。经过海选、“100 进50”、“50 进25”、“25进7”的层层选拔,最终7支创业队伍脱颖而出,站到了争霸赛的决赛巅峰。

年近四十的符家宁也参加了本次“青创汇·2015武侯创业争霸赛”。“创意第二名,获得项目奖金3万元。”不曾想,一个多月后他就站上了这次比赛的领奖台。

站在领奖台上,符家宁显得有点激动,“真的很意外。我本是抱着侥幸心情参加这次比赛,没曾想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竟冲到第二名的好成绩。”符家宁告诉记者,激动之余,他更坦然,获奖的背后更是团队共同的努力。同时,他还说:“这次大赛不仅是‘选拔’,更是创业者的一场盛会。创业者们在这里碰撞创业灵感、聆听创业感悟、是互相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

“青创汇系列活动,为成都‘创业天府’行动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注入新活力。”康景斌说,武侯正是借力“青创汇”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整体互动,挖掘出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创业项目,并着力孵化培育优秀项目。“对于此次争霸赛的优秀项目,经过评审后,将引入武侯区创业园进行孵化,为他们提供成长期必要的创业服务。”

康景斌表示,争霸赛的选拔只是第一步,随后还有不断完善的创业政策以及孵化空间,都是希望能让真正好的项目和创业者实现梦想。“目前武侯区有青年聚落、八号平台、武侯创业园等多种孵化平台,今年还打造了创客空间,对一些优秀的创意项目进行预孵化。”

一站式服务窗口——创业路上“拉一把,扶一程”

想创业,但没有项目?有了项目,却不知从何开始?相关政策不了解?办证来来回回跑路太麻烦怎么办?这些创业的老大难问题现在有了新的解决方法——一站式服务。

2014年8月5日,四川省首个创业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圆梦空间”—成华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是成华区整合区内资源,精心打造的集创业指导、创业服务、就业推荐、人才交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据成华区就业局局长张青艳介绍,该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和特殊群体实现创业梦想。这里可以帮助创业者寻找创业途径,有创业导师为创业者开启创业的窗户,有创业项目超市供创业者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有创业成功人士为创业者点燃创业激情、助其成功创业,同时还为创业者提供工商、税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代理和服务等。

说起服务中心,如今的美甲店老板李研一脸感激。“刚开始我脑海里的创业是很模糊的,我并不清楚我具体要做什么,更不知怎么办。”由于创业“有心无力”,李研抱着试试的心情来到服务中心,通过服务中心的创业项目库,李研开始筛选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并通过大厅里的自助查询机熟悉了项目和创业扶持政策。

让李研意想不到的是,确定创业项目后的创业者还可以免费参加区政府举办的岗位培训。在服务中心导师团的指导下,李研参加了政府为她“私人定制”的岗位培训。创业理论、职业技能训、创业实践指导、创业扶持政策……参训后的李研受益匪浅。

李妍说,通过培训她了解了第一步要如何做,如何发现和适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如何顺应互联网+的大趋势等业务知识。为了获得实地经验,她还到服务中心为她联系的美甲连锁店体验学习。“有了经验和市场经营思路,我豁然开朗,培训结束后便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

在服务中心,像李研一样通过政府指导帮助后走上创业路的多达200余人,带动了至少1000余人就业,从服务中心获得岗位者更是数不胜数。

“创业是就业之源,在创新就业服务工作中,要让群众少跑路,就得让数据多跑路”。成华区就业局局长张青艳表示,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就业创业者开启就业服务“绿色通道”,真正为就业创业者搭建了一站式服务平台。

张青艳说,下一步区就业局将着手在“圆梦空间”中建立一个专业培训教室,丰富“圆梦空间”的功能。同时,将联合区社科联,联合区内高校、培训学校,在现有创业培训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定项式创业培训”实际,编纂一部观点领先、体系完备、实用性强的创业培训教材,并力争在全市推广。不仅如此,还将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中心”作用,提供人事代理、就业培训、岗位推荐、就业援助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力争打造“政、校、企”合作参与的创业孵化基地,与大学生创业园形成“互补”,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一叶而知秋。成华区、武侯区和郫县在创新创业路上的积极探索仅仅是成都“创业天府”大氛围、大动作下的小小缩影。在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背景下,成都正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向着建设创业之都的目标而发力跨越。

今年8月,成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紧密结合创业和就业,着力于深化改革、创业扶持、就业服务、税费优惠等方面,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奋力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环境。

“本次出台的就业创业纲领性文件,其中有8条直接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都市就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成都将把创业和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推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创业带动就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逐渐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5年高校毕业生达749 万人。因此,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郫县武侯区黄金时代
成都市武侯区:解锁招聘新模式 聚力赋能促就业
成都市武侯区:开启招聘新模式 聚力赋能促就业
武侯区:“线上+线下”双渠道 精准送岗促就业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小豆瓣 大产业川菜之魂完美升华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城市社区实践
——以成都市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长寿苑社区为例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聚焦“最美创客小镇”记录成都郫县的创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