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2015-12-24白亚亚王生智

石油化工应用 2015年10期
关键词:发热量原煤室温

白亚亚,王生智

(1.兰州石化质检部,甘肃兰州 730060;2.兰州石化矿区事业部,甘肃兰州 730060)

电力系统和化工企业,原煤发热量测定是质量判等的重要指标,分析测试只有85 %测定结果达到GB/T213-2003 所规定的精密度范围(≤120 J/g)的要求,分析数据的重复性很不理想。因此,找出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迫在眉睫。在分析方法确定的前提下,对充氧压力、充氧时间、仪器的标定、内外筒温差等条件进行测试,以确定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因素。

1 实验部分

1.1 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对2014 年原煤发热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统计(见表1)。

表1 原煤发热量的分析数据统计表

从表1 看出,2014 年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很不理想。

为了找出影响煤质发热量分析精密度的因素,对实际测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影响因素统计表

1.2 主要原因的确认

1.2.1 样品称量 对2014 年1 月-2014 年5 月的原煤分析原始数据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发现样品质量符合要求,称量范围为0.9 g~1.1 g(称准至0.000 2 g),天平精度符合要求,故样品称量不是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1.2.2 充氧压力 通过现场检查对不同充氧压力下发热量为30.81 MJ/kg 的标煤结果进行了统计(见表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充氧压力<2.8 MPa 时,氧气量不足,样品燃烧不完全,发热量测定结果偏低,重复性差。氧气压力>3.0 MPa 时,结果重复性差,且氧弹容易发生爆炸,极不安全。故充氧压力是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1.2.3 充氧时间 对不同充氧时间下发热量为30.81 MJ/kg 的标煤结果进行了测试(见表4)。

充氧时间过短,导致充氧量不足,样品燃烧不完全,发热量测定结果偏低。充氧时间过长,氧气过量,容易使样品产生爆燃,导致结果偏低。故充氧时间是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表3 发热量在不同充氧压力下测定结果统计表

表4 发热量在不同充氧时间下测定结果统计表

1.2.4 室内温度、内外筒温差 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当室温变化较大时,会使内外筒温度产生较大误差,从而导致大的发热量误差。对结果为30.81 MJ/kg 的标煤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测试(见图1)。

图1 室内温度、内外筒温差对发热量的影响图

实验数据显示:一季度由于室温较低,分析精密度超出了120 J/g,误差较大,故室温及内外筒温差是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1.2.5 仪器的标定(苯甲酸标定发热量) 选用热值为26 458 J/g 的苯甲酸标准物质对量热仪1403129 和1403133 进行发热量测定,数据(见表5)。

GB/T213-2003 规定:以苯甲酸作为样品进行5 次发热量测定, 其平均值与标准热值之差不超过50 J/g。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仪器稳定可用。故样仪器的标定不是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1.3 解决方案

1.3.1 控制充氧压力 当氧气瓶压力低于4 MPa 时,及时更换氧气瓶;更换完氧气瓶后及时试漏;定期检定氧压表,使减压阀上的压力与自动充氧器保持一致。

表5 不同仪器发热量测定结果统计表

实施效果: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充氧压力稳定于2.8 MPa~3.0 MPa,解决了充氧压力过高或过低的问题。

1.3.2 严格控制充氧时间 当充氧时间短发热量测定结果偏低。充氧时间长样品易爆燃。控制充氧时间为25 s~40 s 进行实验测试(见图2)。

图2 不同充氧时间发热量的比较测试图

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看,充氧时间控制在25 s~40 s 分析数据稳定。措施:在自动充氧器旁边安装一台电子计时器。

实施效果:通过安装电子计时器,有效解决了因充氧时间不够或不一致而引起数据稳定性差的问题。

1.3.3 控制内外筒温差 当室温变化较大时,内外筒温度变换较大,发热量测定结果误差较大。控制室温在19.5 ℃~21.5 ℃,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测试(见图3)。

图3 内外筒在不同室温下发热量比较测试图

从数据统计情况来看,室温控制19.5 ℃~21.5 ℃分析数据稳定。措施:提出仪器室内安装空调。

实施效果:在仪器室内安装空调后,室内外温度控制在19.5 ℃~21.5 ℃,分析数据稳定,消除了由于室内温度低及内外筒温差大而引起的分析误差。

1.4 效果检查

措施实施前后的分析数据进行对比(见图4)。通过对充氧压力、充氧时间、内外筒温差等条件的严格控制。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得以提高,为锅炉用煤提供准确数据。

图4 措施实施前后的对比图

2 结论

不同充氧压力、充氧时间、内外筒温差是影响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控制充氧压力介于2.8 MPa~3.0 MPa,充氧时间为25 s~40 s,室内外温度为19.5 ℃~21.5 ℃,原煤发热量测定结果重复性好,准确度高。

[1] 刘珍.化验员读本(上册)分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瑞雪.化验员习题集(第二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3] 申军会,邓小波,张颖君,李月霞,李建洮.石油化工产品实验方法标准汇编[M].兰州:兰州石化公司技术处编,2004.

[4] 工业锅炉水处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发热量原煤室温
煤炭中全水分对发热量的影响分析
曹家滩煤灰分和水分对发热量影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97056.1万t
3月份全国23个省、直辖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34076.2万t
煤炭中全水分对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影响的规律分析
室温采集装置及供热二级管网智能化改造
Effect of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enteral nutrition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同煤集团石炭系原煤浮选可行性探讨
一种在室温合成具有宽带隙CdS的简单方法
一种碳纳米管填充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室温硫化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