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塘江守护神”是怎样炼成的?

2015-12-24蓝颖春

地球 2015年7期
关键词:石塘海塘钱塘

本刊记者 蓝颖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海宁钱塘潮,以“一线横江”被誉为“天下奇观”。自古观潮蔚然成风,唐宋时更盛。北宋词人潘阆所唱“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成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的真实写照。

然而,江潮虽美,观之确不易。

我国东面临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除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南部是岩岸外,淮河、长江、钱塘江下游沿海一带,都是河口冲积平原的沙岸,性软易溃,经受不住海潮的不断冲击,历史上巨大的海潮淹没庐舍,破坏农田,损坏盐灶,淹死人畜的事件经常发生。

海塘是为阻挡海潮侵袭而修筑的人工堤岸,它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今江苏省东部、浙江省和上海市沿海,古代都曾修筑过海塘。其中以浙江海宁的盐官古海塘现存最完好。海塘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引《钱塘记》中的记载说:钱塘县(今杭州)东一里许有防海大塘,名钱塘。这是历史上有关海塘最早的记载。

一条“诡计”诞生的海塘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两岸的洪、潮灾害经常发生。为防洪御潮,东汉末年,华信任钱塘县地方官,当时,钱塘县隶属会稽郡。华信上任仅一年多,钱塘潮就三次淹了县域,他多次上书朝廷,希望修筑海塘,无果。又向会稽郡领导苦苦相求资助钱两,也得不到支持。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条“诡计”:先是让人在县衙门口贴出大红告示,凡挑土一石到江边者,赏铜钱一千。这可是个大价钱!县域百姓闻听有此等好事,纷纷奋勇向前,挑土的人群摩肩接踵。谁知等到挑土的人大量涌来时,县衙却变了卦,说是土够了,不收了!当人们要求兑钱时,华信说:“给的不是现钱,等塘修好了,潮水不泛滥了,县衙收了赋税,有了钱两,自当兑现。如若不然,你们再把土挑回去!”挑土的人虽然大呼“上当”,却想想这塘不建却也是祸及自身,于是纷纷把土石倒在了江边。华信就是利用这些土料,组织百姓,建成了捍海泥塘,也被称为“钱塘”,这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条海塘。

正史中对修筑海塘记载始于唐朝,以泥塘居多。许多地方志都提到了一个人叫石瑰,据记载他生于唐长庆三年(823年),曾带领民众筑堤捍海潮,“功未就,死于海”。官为立庙,封“潮王”。庙称“石姥祠”,又称“潮王庙”。

正式石塘的建立

从五代、两宋到元朝,海塘建设有了初步发展。五代天宝三年(910年),吴越王钱!在杭州候潮门外和通江门外,修筑捍海塘,声势浩大。《吴越备史》《钱塘遗事》以及杭州的历代方志都有记载:一开始他们筑的是土塘,总被潮水冲毁。后来采用“石囤木桩法”——在土堤前面放上许多竹笼子,将石块装在竹笼内,码于海滨,堆成海塘,再在塘前塘后打上粗大的木桩加固,还在上面铺上大石,人称“竹笼石塘”,后世称“钱氏捍海塘”,这在修筑海塘的历史上已经是一个创造性的进步了。

这种新塘,不像土塘那样经不起潮水冲刷,比较坚固,防潮汐的性能也较土塘好得多。但石囤塘的竹木容易腐朽,必须经常维修;同时,散装石块缺乏整体性能,遭遇大潮,无力抵御。于是人们摸索着加以改进,便有正式石塘的兴建。北宋景!四年(1037年),张夏带领民众,在六和塔至东青门的12里地修筑直立式石堤成功,百姓感激,为他立祠堤上,称“昭贶庙”,后世称“张老相公庙”。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浙西提举刘!又在当地创立土备塘和备塘河。就是在石塘内侧不远,再挖一条河道,叫备塘河;将挖出的土,在河的内侧又筑一条土塘叫土备塘。备塘河和土备塘的作用,平时可使农田与咸潮隔开,防止土地盐碱化,一旦外面的石塘被潮冲坏,备塘河可以消纳潮水,并使之排回海中,而土备塘便成为防潮的第二道防线,可以拦截成为强弩之末的海潮。

元代,泰定四年(1327 年)发生了最为惨重的海难,海宁沿海一带陆地沉沦19里,县城危在旦夕,当时在30多里海岸线上用了43.33万个装满块石的竹笼、470多个装满块石的木柜来加固塘体,筑起了一道“石囤木柜塘”。 有史料记载:“元泰定四年,兴修盐官州咸塘。四月,命都水少监张仲仁治海,下石囤木柜。”

元朝时期的石塘修建,在技术上有了许多创新:

一是对塘基作了处理,用直径一尺、长八尺的木桩打入土中,使塘基更为坚固,不易被潮汐淘空。

二是在用条石砌筑塘身时,采用纵横交错的方法,层层垒砌,使石塘的整体结构更趋于稳固。

三是在石塘的背海面,附筑碎石和泥土各一层,加强了石塘的抗潮性能。这种比较完备的石塘结构,是后来明清石塘的前身。

双盖鱼鳞石塘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筑塘材料和技术逐渐改进、提高,但仍不足以抗御潮流的袭击,屡毁屡筑,极为被动。

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浙西提举刘!说:“陆地沦毁,无力可施,以桩石退守,不与海潮为敌。”反映了当时的无奈。明初对上游河段的潮灾仍束手无策。明成化十三年 (1477年),海宁一带江岸崩坍,直逼县城盐官。“群策不能治”时,杭州知府陈让提出“去城一里,支河渠内堤,延袤十里,以宽制猛,不与海争利”的退守方略。

直到1542 年,明代杰出的海塘工程专家黄光升创建了能有效抵御狂风恶浪的“双盖鱼鳞石塘”,稳定了杭州湾北岸的岸线,才得以从被动的退缩转为主动固守。

黄光升为浙江水利佥事,他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认为过去的旧塘有两个严重缺点:一是“塘根浮浅”,二是“外疏中空”。前者指塘基不结实,后者指塘身不严密。因此,他主持建塘时,在这两方面,都作了重大改进。在基础方面,必须清除其表面的浮沙,直到见到实土,然后,再在前半部的实土中,打桩夯实。认为这样的塘基不仅承受力大,而且也不易被潮水淘空。在塘身方面,用大小一致(长、宽、厚分别为六尺、二尺、二尺)的条石纵横交错构筑,共18层,高三丈六尺;底宽四丈,五纵五横,层层收缩,呈“鱼鳞”状,顶宽一丈。石塘背后,加培土塘。认为这种纵横交错、底宽顶窄、状如鱼鳞的石塘,整体性能最好。

鱼鳞石塘由条石堆砌纵横排列,犬牙交错,非常牢固,被称为钱塘江海塘修筑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但其造价很高,每丈需用白银300 两。黄光升改造到全部塘工的1/10~1/5时,筹集的经费便告罄,其他的只好仍用旧塘了。

由于钱塘江潮水的主溜北移,涌潮对南岸的威胁减轻。因此,在明朝,钱塘江南岸海塘的建设,一般说规模较小。

清朝鱼鳞大石塘

杭州、海宁一线,自明末清初江道从南大门北移至中小门,后又渐北移至北大门,北岸海塘形势险峻,潮患加重,修筑海塘工程的规模也随之不断升级,次数则越发频繁。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朱轼曾先后担任浙江巡抚、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在他任职期间,多次主持修建海塘。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朱轼综合过去各方面的治塘先进技术,在海宁老盐仓,修建了500丈新式鱼鳞石塘,塘脚修建坦水防止冲刷,成为抗御涌潮破坏的有效塘型。

雍正二年( 1724 年)7月18日,钱塘江风潮大作,海宁境内的土塘、柴塘、石囤木柜塘全都决了口,只有老盐仓的新鱼鳞石塘巍然独存。起初,朱轼的新式鱼鳞石塘,由于造价高昂,每丈需银300两,没有推广,只造了500 丈。经过这次大潮考验后,被公认为海塘工程的“样塘”。为了浙西的安全,清政府遂不惜花费重金,决定将钱塘江北岸、受涌潮威胁最大的地区,一律改建成新式鱼鳞石塘。

雍正时期对鱼鳞石塘进行了改进。从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时任通政参议总理塘工的海宁籍水利专家俞兆岳,改进原设计,发明用铁锭榫加固塘身,使石塘更为坚固,并先筑样塘六十丈示范,要求施工人员一律按式构筑。此外,雍正多次派遣朝内重臣和地方总督、巡抚等赶赴海宁督办塘工,抢修固塘。雍正在朝13年,共修筑海宁塘工18 次,计各类塘工54080丈,用银34万余两,并为后世开创了浙西海塘的岁修制度。

新式鱼鳞石塘,创始于康熙,考验于雍正,大量兴建于乾隆年间。乾隆五十九年(1794 年),海宁石塘之连贯工程由此告竣。乾隆皇帝南巡6次,曾4次到盐官,亲临海塘视察塘工。“鱼鳞石塘”防御工程体系似一条“捍海长城”,终于束缚住了“钱江潮”狂野的身躯。钱塘江得以“安澜”,百姓得以生息,天下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太平。

康雍乾年间,从杭州到海宁共修筑鱼鳞石塘13300 多丈,至今仍屹立在那里,担当着抗御怒潮的重任。巍峨的鱼鳞石塘蜿蜒伸展,宛如一道江滨长城,它虽无言,却铭刻着历代劳动人民为之奋斗的辉煌史篇。

猜你喜欢

石塘海塘钱塘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浅谈新时代古海塘文化面貌“蝶变”的启示与思考
观钱塘
白居易写诗
Старинный приморский город
观 潮
浙江杭州五代吴越捍海塘遗址
钱塘江海塘及涌潮景观申遗研究
铅山县石塘古镇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研究
鱼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