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海上巡逻船“武装到牙齿”

2015-12-24

环球时报 2015-12-24
关键词:保安厅火炮海警

环球时报/2015-12-24/ 第08版面/军事·科技 /作者:本报特约记者 田聿

日本“木曾”号巡视船的船首部署有40毫米和20毫米火炮各一门。

日本共同社援引海上保安厅的消息称,一艘中国海警船22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航行时,日方发现中国海警船甲板上配备了疑似机关炮的装备。多家日本媒体立即炒作“首次发现中国海警船配备疑似武器的装备”。实际上,各国海上执法船配备必要的武器装备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日方对中国海警船武装出巡如此“大惊小怪”,属于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要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的武装化远高于中国海警船,并早已在实际操作中动用过杀伤性武器。

借朝鲜战争重新武装

22日,中国31239号海警船出现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称,这是首次发现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的中国公务船搭载武器。中国外交部23日对此回应称,中方海警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巡航无可非议,中国海警船装备为标准配置,与各国实践并无不同。

如今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艇同样装备有各种武器。事实上,海上保安厅巡逻船装备武器的历程,与日本重新武装化的步伐一脉相承。1948年日本海上保安厅初创时期,盟军总部对其看管极严,防止日本“暗度陈仓”重新实现“军备化”。当时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船只连非杀伤性的水炮都不允许安装,操船人员也不得携带武器,甚至不能接受使用武器的训练。1949年海上保安厅建造新巡逻船时,美方故意在设计方案中将新船前甲板等适合安放武器的地方部署各类物资起吊设备,防止日本人巧立名目改装武器。

但朝鲜战争爆发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一纸命令,让海上保安厅的限制全面松绑,不仅船舶保有量可以增加到200艘,吨位额度也提高到8万吨。在日本政府的授意下,海上保安厅还派出20艘扫雷艇前往朝鲜元山前线扫雷。为感谢海上保安厅的助战,美国从此不再干涉其巡逻船建造与舾装工作。美国主导的旧金山对日和约签署后,美国名义上放弃对日军事占领,日本就此得以自行提高海上保安厅的装备水平。

日本巡逻船大都有火炮

目前,日本海上保安厅无论是千吨以上的大型巡视船(包括“敷岛”“瑞穗”“宗谷”“津轻”“伊豆”“阿苏”“波照间”等多个型号,排水量从6500吨到1300吨不等),还是几百吨巡逻艇,大都配备有火炮等武器,口径从20到40毫米不等。在这些巡逻船上,普及最广的是20毫米JM61型六管机关炮,它系美国M163“火神”机关炮的翻版,最高射速可达每分钟6000发,采用北约制式20毫米弹药,包括实心弹、穿甲弹、曳光弹、训练弹等。

海上保安厅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到,20毫米速射炮的炮弹虽然后坐力小,易于操控,但飞行存速小,穿透力不佳,很难对船只造成严重伤害。为了让巡逻船具有更大的威慑力,日本新造的大型巡视船上普遍换装瑞士厄立孔公司的35毫米速射炮或瑞典博福斯公司的40毫米主炮。例如近年新服役的“秋津岛”号大型巡视船就装备有20毫米和40毫米速射炮各2门。相比之下,这次让日本媒体“惊诧”的中国海警船,不过只配备了37毫米火炮。

更重要的是,海上保安厅越来越多的巡视船不再完全按照民船规格建造,而是采取“半军半民”的方式建造。吨位最大的“敷岛”级更是完全按照军舰规格设计建造,严密的防护使它即使被多枚炮弹击中,也不会失去战斗力。另外,日本巡视船开始引入军用雷达和火控系统,像“敷岛”级便采用海上自卫队战舰上的OPS-14型对空搜索雷达。与民用雷达相比,它的搜索距离更远,精度更好,并配有带红外夜视能力的RFS火控系统,可指引火炮全天候作战。

除了火炮,日本巡视船还普遍装备强力水炮,如果遇到海上冲突,可用高压水柱直射对方船只的驾驶台和舱门。日本巡视船的水炮并非以消防为主,而是基于海上压制的需求,因此喷嘴口径偏小,喷出的水柱也较细,目的是让水柱的射程更远,冲击力更大。

海上保安厅曾在实战中开火

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不但配备有各种武器,而且已经有了实战中开火的经验。2001年12月22日,日本在专属经济海域内发现一艘“形迹可疑”的不明国籍船只。海上保安厅当即出动25艘巡逻艇、14架飞机对可疑船只进行追踪和围堵。日本巡视船“奄美”号、“雾岛”号、“水木”号与“东南风”号向目标倾泻了近千发20毫米炮弹,其中“水木”号一口气射出228发炮弹,最终导致可疑船只起火并最终沉没。

这次实战经历也让海上保安厅有了针对性改进装备的机会。此前日本巡逻船上的火炮是人力操作,此事后已全面改成由光电火控仪操纵的遥控炮塔,降低人员暴露在外的作业风险。▲

猜你喜欢

保安厅火炮海警
乌拉尔车辆厂将建立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冒着炮火拍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