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邱县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规划初探

2015-12-24陈晨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控制区水源树种

陈晨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合肥230001)

霍邱县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规划初探

陈晨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合肥230001)

本文以霍邱县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应结合周边现状构建以水源涵养生态效益为主,兼顾景观和经济效益的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立体水源涵养林体系,打造一种由水生草本植物逐渐过渡到陆生木本植物的完整连续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城东湖的水质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形成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水源涵养林;规划;生态效益

水源涵养林,也叫水源林,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水土防护林种之一,它泛指河川、水库、湖泊的上游集水区内大面积的原有林(包括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和人工林。水源涵养林是一种复杂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不同的效益,它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净化水质和调节气候等生态服务功能[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枯竭、水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而充足洁净的水源,又恰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怎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现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水源涵养林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既能保护植被、涵养水源,还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维护“水缸”安全。本文以霍邱县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例,对水源涵养林的建设规划进行一些探索。

1 基本概况

霍邱县城东湖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县城东部,流域面积2 170 km2,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湖泊洼地和蓄洪区,国家级调蓄洪生态功能保护区和重要的水源地,同时也是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组成部分。湖区周边涉及11个乡镇,1个渔业村,1个国有农场,是周边各乡镇城乡群众重要的生产生活用水,出是霍邱城区近18万居民唯一的生活饮用水源地。同时,孟集、花园、潘集、三流等乡镇也把城东湖作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规划中的长集自来水厂亦取自城东湖。可以说城东湖是霍邱县名副其实的“大水缸”,是霍邱县的母亲湖。

近年来,城东湖由于非法圈圩、非法捕捞、过度养殖、私自投肥等行为,导致湖区物种多样性减少,水质下降,富氧化加剧,破坏了城东湖的生态环境,更影响到全县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城东湖水源保护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县政府在2013年6月印发了实施《霍邱县城东湖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把城东湖水源地的综合整治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内容。为保护城东湖饮用水水源地及其流域的水质和生态环境,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势在必行。

2 规划原则及理念

2.1 规划原则

2.1.1 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2]

工程措施的布局要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宜宽则宽,宜窄则窄。把水资源永续利用同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着重综合效益。

2.1.2 统筹规划、分区实施的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注意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并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和水土流失形式等进行水源涵养林建设分区,确定各类型区的造林模式及技术措施。

2.1.3 适地适树、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

植物的选配要考虑立地条件、自然环境的因素,做到适地适树。通过种植功能性乔木、灌木、草本以及实施相应技术措施来改善湖区生态环境,以期营造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相结合的高效益水源保护林综合体系。

2.2 规划理念

水源地保护: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修复和重建湖泊湿地,强调水系的自净功能。

湖泊湿地恢复模式: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淡水湿地的生态功能及其社会经济价值。

高标准建设和管理模式:突出科技对项目建设和后期管理的引领作用。

3 分区规划

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将水岸与堤坝之间的区域划分为湿地区、严格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三个层次,依次种植水生草本植物,灌木、小乔木,高大乔木,构建立体的水源涵养林体系,打造一种由水生草本植物逐渐过渡到陆生木本植物的完整连续的生态系统。

3.1 湿地区规划

3.1.1 植物选择

湿地区紧邻或为水体潜淹,坡度较缓,有利于芦苇、菖蒲、香蒲、水葱等挺水植物的生长。芦苇根系发达,泌氧功能高于菖蒲、香蒲、水葱、水葵等水生植物,其根系的输氧速率远远大于由于空气扩散所得的氧量。芦苇湿地处理与常规二级处理法比较,出水水质达到和超过常规二级处理标准,而成本节省达2/3,且具有常规二级处理难以达到的脱氮、磷的作用;另外,芦苇具有耐盐碱,耐低温,耐水深,一经种植可以多年生长的特点。因此,规划主要采用高效、便利、廉价的芦苇湿地处理系统,以修复城东湖生态环境,最大化地发挥对城东湖水体的净化作用。

湿地区植物的特征是形成芦苇荡的景观,表现出一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近自然式生态景观效果。

3.1.2 技术措施

种植芦苇主要采用种根繁殖,每年开春适宜种植。施工前应全面清除地面杂物,降低地面高程,使荡底地面保证在水下0.5 m左右。在此基础上深挖水道,深度控制在水下1 m左右,宽度也在1 m左右。芦苇将被密植在荡底平面上,但不会蔓延到深水道中。

3.2 严格控制区规划

3.2.1 植物选择

严格控制区是湿地区外围与高程24 m之间的陆向辐射区,由于城东湖建闸后历年最高水位达到24.03 m,所以严格控制区在树种选择上需考虑到水淹情况的发生。不同林分结构的水源涵养林在防止土壤流失、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功能有很大差异。据有关实验测定,涵养水源方面,阔叶林比裸地增加有效迳流量分别是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1.2倍和2.2倍;净化水质方面,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具有良好的水质贮滤效应,能使流出该区域的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一类饮用水,针叶林的效果相对较差,但绝大多数能达到国家地面水质标准的二类饮用水。综上来看,严格控制区应选择耐湿、耐涝、根系深、根域广、生长旺盛的阔叶树种、针阔混交树种为宜,要避免造林树种和林分结构单一化。具体选择的树种有杞柳、垂柳、池杉。

严格控制区植物的特征是形成湿地森林景观,营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湖滨生态景观意境。

3.2.2 技术措施

以小班为单位配置造林模式,以带状、块状混交为主,针阔混交阔叶树种比例应占50%以上,形成混交林分。地势由低向高树种依次为杞柳、垂柳和池杉,见图1。采用挖穴植苗造林的方式,根据苗木地径来定种植穴规格。选用优良的实生苗,于冬末春初完成栽植。造林后应连续三年采用2-2-1的方式进行幼林抚育,抚育过程中不得使用化肥和化学除草剂,以免对水体造成污染。

3.3 一般控制区规划

3.3.1 植物选择

一般控制区是严格控制区外围与堤坝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发生水淹频率较低。该区是水源涵养林工程工程最外围的生态屏障,树种选择上应选择树形高大、季相多变的乡土乔木树种,丰富森林景观效果。具体选择的树种有乌桕、枫香、枫杨、楝树、刺槐、香椿、香樟等。同时,在该区高程较高处,可适当选择经济效益好的树种,以兼顾经济效益,具体选择的树种有银杏、桂花、红叶石楠等。

一般控制区植物的特征是通过常绿树与色叶树的搭配,营造富有季相变化的森林景观。

3.3.2 技术措施

以小班为单位配置造林模式,方式以带状、块状混交为主,阔叶与阔叶混交时伴生树种比例应占30%以上,形成阔叶混交林分(如图2),尽快充分发挥其生态防护功能。同严格控制区一样,根据树种选择合适的苗木及栽植方式。同时,还可根据树种的生态习性,森林生长发育阶段选择间种模式,在林分内种植固氮植物或药材、花卉等作物,以增加地表覆盖、改良土壤、提高经济效益。

3 结语

根据城东湖区域的立地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从满足水源涵养、控制面源污染及湖区生态景观营造等方面的要求出发,通过三大功能区——湿地区、严格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的建设,逐步建立起层层保护圈,最终建立起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高效益的立体水源涵养林体系。

城东湖水源涵养林工程的建设,将使城东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净化水质、水土保持、生态植被恢复等方面得到显著改善,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损耗,更好地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生态环境,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生态霍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当然,由于该工程涉及面较为广泛,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例如会因为自然灾害、资金供给、人力保障等不可预见因素,对项目的实施进度、效果产生影响。对此,工程建设中应采取多种保障措施予以防范,争取项目早日建成,发挥其功能效益。

[1]艾侠,李可.浅谈鹅颈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9).

[2]陈晓翠,管婷婷.浅谈城市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以龙口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例[C].中国首届城市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224-228.

(责任编辑:杨婷婷)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Chengdong Lake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s in Huoqiu County

CHEN Chen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Anhui Province,Hefei 230001,China)

This paper took the construction of Chengdong Lake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s in Huoqiu County as the study object, analyzed the necessity for establishing Chengdong Lake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s and proposed that a stereoscopic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 system with multi-tree species,multilevel and multicolor should be established with water-conservation ecological benefits as the main goal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landscape and economic benefits.An integrated and consecutive ecological system should be built with gradual transition from herbaceous aquatic vegetation to land woody pla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water and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lak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and form a stable,highly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echanism.

Water conservation forests;Planning;Ecological benefits

S727.21

A

2095-0152(2015)02-0057-03

2014-12-15

2015-02-20

陈晨(1984-),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及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E-mail:58128175@qq.com

猜你喜欢

控制区水源树种
靶向敲除β-珠蛋白基因座控制区增强子HS2对K562细胞转录组的影响
树种的志向
核电厂建安阶段防异物管理
水源探测器
树种的志向
南水源头清如许
浅析核电站射线探伤的安全防护
寻找水源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
两种贵州地方鸡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