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浪费也是一种犯罪

2015-12-24

东方剑 2015年2期
关键词:公务活动厉行节约浪费

◆ 沈 栖

浪费也是一种犯罪

◆ 沈 栖

自不待言,贪污是公认的一种犯罪行为。当年,毛泽东将“浪费”与“贪污”同列为“是一种极大的犯罪”。浪费性质之严重,于此可见一斑。

伟人说此言的那个年代,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统摄下,经济发展缓慢,物质供应奇缺,且不说像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之类颇为罕见,就连生活必需品如布料、粮食乃至火柴、油盐等都得凭票供应,上海还发行过半两的粮票哩!多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与消费的矛盾时隐时现困扰着社会。于是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持家)”成为了全社会的口头禅,那些时代楷模如雷锋、焦裕禄的身上都具备着勤俭节约的精神元素。

改革开放带来了时代巨变,其最大的变化是,在思想解放的同时,生产力也得以极大的解放,市场经济体制释放出不可估量的活力,催生着物质产品源源不断,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水平日臻小康,“仓廪实”、“衣食足”不再是一种奢望。然而,人们在告别贫穷落后的同时,似乎也告别了勤俭节约。近些年来,追求奢靡,大吃大喝,挥霍无度,铺张浪费,比比皆是,几成社会顽疾。人们不禁要大声诘问:浪费难道不是一种犯罪么?

继《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之后,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力求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该文件所列的公务活动用餐、单位食堂用餐要求以及对餐饮企业的要求,都是旨在推进科学文明的餐饮消费模式,减少各环节粮食损失浪费。“反对食品浪费”无疑成为当下倡导科学文明的一项带有实质性意义的举措。它回应了当年伟人名言:浪费依然是一种“犯罪”,全社会亟需畏之。

说浪费是“犯罪”,是因为它肆意糟蹋和虚掷了国家的宝贵资源。我国人口众多,每人每天浪费一元钱的价值量,合计便是一个天文数字。就以食品浪费为例,每人每天扔掉一口饭、一两肉,堆积起来便是一个庞然大物,足以养活一个小国家。我国虽说已列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还排在全球100名之后,中国还有很多吃不饱饭、用不上水的老少边村寨。再说,我国即使连年粮食丰收,还是多少要进口一些以补缺口。更何况,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也不是一代人可以独自尽享的,它还属于子孙后代。有鉴于此,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中国社会健康、节俭、符合伦理的餐饮消费方式仍然须牢牢占据道德和舆论高地。

至于官场蔓延的奢靡之风,很大程度上便是表现在公务活动的大吃大喝方面。近些年,“三公消费”屡为社会诟病,公款吃喝在相当一部分官员眼里并不忌讳,相反,显摆、攀比,甚至以会议、培训等名义组织宴请,狂饮猛喝,直至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官场仍有一些饕餮之徒顶风作案。公款大吃大喝业已成为了党内腐败的表征,倘再不严禁,它不止是食品资源的浪费,还是政治资源的销蚀:败坏党的风气,腐化党的作风,侵蚀党的肌体——孰能断言:这不是一种“犯罪”?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对于浪费这种社会痼疾,似也该有畏,因为它是一种“犯罪”,决计不可等闲视之呵!

发稿编辑/浦建明

猜你喜欢

公务活动厉行节约浪费
不浪费
厉行节约 浪费可耻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公务活动中应高度重视“函”的使用
越来越严的“禁酒令”
浪费等于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