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的社会学归冈分析

2015-12-23魏磊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参与

魏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因法对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进行社会学归因分析,对我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的社会学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主要指情绪、态度、能力等;外因主要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运动环境;内、外因紧密联系,共同影响着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改善我国青少年运动参与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中止;社会学归因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05-0023-05

近些年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而进一步引发了学者们对国内外青少年运动参与的研究。美国从初中开始组建学校运动队参加各类运动竞赛,并由此形成了初中、高中、大学、职业体育一条龙体育竞赛体制,因此长期以来以教育为依托的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体系是其体育强国的重要保障,深受肯定和推崇。然而笔者通过走访调研发现,近些年来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状况喜忧参半。例如,竞赛参与人数增多,但中止率也非常高。早在1990年密歇根州立大学青少年运动研究机构研究显示,45%美国人在10岁开始参与运动,但在18岁时只有20%仍然坚持参加体运动赛活动。进一步以“青少年运动参与”、“体育参与”等关键词进行文献整理发现:第一,很多研究笼统的以体育参与、运动参与为关键词,对运动参与形式和内容缺乏明确的界定;第二,对运动参与过程缺乏跟踪性研究,国外运动参与研究一般分为开始和持续、转换和中止,而我国目前多数研究仅局限于前期的参与动机、兴趣,对后续的持续、转换、中止等环节研究不足;第三,目前对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的研究较为片面的关注其参与率,而对运动中止率缺乏深入分析研究。鉴于此,该研究从社会学归因角度分析了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的内外因素,对促进我国青少年运动参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观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为关键词,通过上海大学图书馆浏览了中国期刊网,查阅了近10年相关中文文献15篇。分别以“youth sports”、“Adolescent sport participants”等为关键词,通过美国印第安纳州瓦尔帕莱索大学图书馆浏览了Elsevier、science direct等学术网站,查阅了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Science&Sports、Research in Kinesiology等多家期刊,搜集整理了相关外文文献22篇。同时查阅了全美大学体育协会( NCAA)官方网站、全美州立高中协会联盟( NFHS)官方网站以及各州体育协会官方网站等,为该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撑。

1.2.2 访谈法笔者于2013-2014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瓦尔帕莱索大学访学期间,通过指导教师介绍,实地走访了印第安纳波利斯全美大学体育协会(NCAA)总部、肯塔基大学、密歇根大学、加哥大学、西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高校,并与走访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了面对面访谈。通过当地孔子学院中文教学点实地走访了印第安纳州瓦尔帕莱索高中、芝加哥佩顿中学、普利茅斯高中、约翰格伦高中、华盛顿镇高中等部分中学。针对研究主题,围绕“参与和中止原因”与有关人士进行了面对面访谈,其中访谈学生62人、家长45人、教练28人、体育工作人员17人,共计152人。

1.2.3 归因分析法归因理论描述了我们怎样来解释人们的行为,归因理论创始人海德认为人们通常试图将个体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或归结为外部原因。按照归因理论,将访谈结果进一步分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主要指动机、兴趣、态度等,外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运动环境。内因和外因紧密相关、没有明显界限,人们的行为是由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因对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的影响分析

人的有意识行为受其心理因素所驱动,而人的驱动力不是单一的,它们是一个与个性倾向紧密相连的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动力体系。它们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以个人的需要为基础,由动机、兴趣、态度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并受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支配调节。因此青少年运动参与和中止内因可以从兴趣、动机和感知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2.1.1 运动参与内因分析 国内外诸多相关研究显示,兴趣是青少年运动参与的主要内在动因。进一步通过对美国青少年访谈得知,因为兴趣爱好而参与运动竞赛活动的占到了45%,可见兴趣的确是青少年最初运动参与的重要内在动因。同时针对为什么参与体育运动活动进行访谈得知,功利性的参与目的也占到了一定比例,调研显示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占28%、改善运动能力占25%、获得奖学金占24%、成为职业运动员占17%。美国体育竞赛文化盛行,可以给运动员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极大的满足,功利性的参与动机无疑成为青少年运动参与的重要内在动因。另外,良好的运动体验也是青少年运动参与的重要内因,例如有33%的青少年是因为喜欢挑战,享受刺激的感觉而选择体育运动活动,当然这些活动更多的是一些户外探险类项目。

2.1.2 运动中止的内因分析兴趣、动机和感知等心理因素是美国青少年运动参与内因,这些心理因素同样也是美国青少年运动中止内因。不良的运动体验和挫败感必然会导致运动兴趣下降,进而中止运动竞赛参与。通过访谈发现由于缺乏兴趣而选择放弃运动参与的占到了43%。同时由于感觉比赛枯燥乏味等不良的运动体验而选择中止参与的占23%。另外,还有部分青少年具有明确的运动中止动机,由于致力于学习而中止运动参与的占36%、因为担心受伤而放弃运动参与的占26%。以上美国青少年运动中止的诸多内因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参与实践研究具有较好的警示意义。

2.2 外因对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的影响分析

2.2.1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的促进作用主要与美国社会体育文化和时代背景紧密相关。首先就美国社会体育文化而言,学校体育竞赛一直是西方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1852年美国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竹筏比赛成为美国校际体育竞赛的开始。19世纪后期美国民众为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让他们懂得努力T作的价值、履行公民义务、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逐步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竞赛。20世纪50年代美国大众进一步将运动竞赛看作是青少年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并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开始与持续、中止与退出的决策与社会和文化背景有关,并且是随社会环境变化而持续决策的过程。因此盛行的社会体育竞赛文化极大的促进了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

其次就美国的社会时代背景而言,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例如,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参与人数成爆发式增长,通过文献和访了解到该时期美国女权主义得到解放,家庭妇女的就业率猛增,从1970年的40%到了2008年的71%,特别是那些孩子不到18岁的家庭来说,孩子们放学后无人看管,为了避免当时的儿童诱拐、性侵、毒品等不良社会犯罪风险,这个时间段正好用来进行体育锻炼,学习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同时女权主义的解放进一步导致女孩运动参与人数增加。特别是1972年教育法修正案通过后,改变了以往女孩在体育运动中仅仅m现在啦啦队、花样滑冰等问题,女孩运动员开始出现在软式棒球、篮球、冰球以及越野、足球等项目中,这也是运动参与总人数递增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状况与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促进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同样也会成为其中止运动竞赛参与的重要因素。例如,近些年职业体育的发展导致了体育竞赛的商业化和竞技化,进一步导致过参与动机功利化、过早专业化、伤病增多、精神负担加大、高淘汰率、偏离教育轨道等一些列负面问题,进而导致大量青少年运动竞赛中止行为。

表1进一步列出了美国高中、大学、职业球队各级之间的入选情况,从中不难发现每一级别的人选率都非常低,中止率特征鲜明。另外,由于过于竞技化、过早专业化等不良特征,进一步导致青少年运动损伤情况较为普遍。据统计,每年超过350万的青少年在14岁之前获得过运动损伤的医疗救助。同时受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美国青少年白发的运动量减少,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等体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接近三分之一(31.7%)的美国男生超重或肥胖。

2.2.2 家庭环境美国社会学家P·布劳曾经指出:一个人的家庭对他的爱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他的爱好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教育,而他所处的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家庭。家庭环境对美国青少年运动参与和中止的影响主要三个方面,父母体育文化观念、父母体育行为习惯、家庭经济条件。受西方体育文化影响,美国民众以健壮唯美,以高超的运动技能为荣,大多数美国家庭都秉持了传统的体育竞赛文化观念,对体育竞赛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具有较为客观深刻的认知。这些都成为他们参与运动竞赛的重要动因,并进牵引着青少年积极参与运动竞赛。但同时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运动损伤后,感觉到竞赛的竞技风险过大而让孩子中止了竞赛参与。

其次父母的锻炼习惯和方式无疑会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在访谈的45名家长中,有接近38名家长表示有日常体育锻炼习惯,主要项目有健身、跑步、篮球、游泳、棒球等传统项目等。双亲极大地影响了子女的体育社会化进程,在此过程中她们扮演了重要的榜样角色,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活动,孩子们不断模仿双亲的体育行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并完成了早期的体育角色社会化。但父母过度的干预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通过访谈了解到这种消极的表现主要有: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而不是让孩子经过多个项目尝试之后自己决定;强迫孩子参加太多比赛,而没有自由时间;过于关注比赛结果;强迫孩子去参加有危险或对身体过度应用的运动;过于投入到比赛或球队中;强迫孩子参加其他级别的孩子抵制不愿参加的比赛。家长应该让孩子通过运动竞赛获取积极的运动经历,例如学习新技能、保持动作、与朋友相处、获得独立性、提高H信等。

最后,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或中止的又一重要因素。在美国很多公立中学无力支付课外体育竞赛活动,需要社会团体的商业介入得以运转。2009年34个州的公立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是需要收费的,18个州的公立学校是免费的,并且由于学校财政吃紧,通常只给家庭无力支付的学生免费,而私利学校都是要收费的。通过访谈一位美国家长得出了他儿子(高中棒球运动员)开支的一个具体数据:2010年总开支9095美元、2011年11 806美元、2013年10300美元。如果一个家庭有多个孩子从事运动竞赛,即使中产阶级家庭也难以承担。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家庭其参与动机则更为功利一些,通过访谈了解到很多家庭让孩子参与运动竞赛是希望可以获得奖学金、免去学费等功利性目的,运动能力较强的则更希望成为职业运动员,以此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特别是一些黑人家庭,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无力承担继续参与的费用,或运动成绩不尽人意,则会选择中止。这进一步导致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具有持续性,而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青少年则更容易中止。

2.2.3 运动环境运动环境主要包括硬件体育设施环境和人际环境,人际环境主要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来自教练、队友、组织管理人员的反应。良好的反应会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运动竞赛,反之则会影响其中止运动竞赛。教练员在训练竞赛过程中,不仅传授运动技能,良好的人格魅力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好朋友一起相处、结交新朋友是很多青少年的参与动机。包括学校在内的运动竞赛组织机构为了吸引更多的运动员加入,通常也是具有积极的组织管理态度。这些良好环境都会对青少年的运动竞赛参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不良的反应必然会导致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中止。通过访谈了解到,来白教练员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于强调赢而不是提高技能和表现;以牺牲普通运动员或低水平运动员的时间,而花更多的时间在优秀运动员上;通过体罚作为戒律;与官员、裁判的争吵;片面要求孩子们早期专业化,排斥其他运动项目和学校相关的活动;专横粗暴的教育方式等。来自运动组织人员的不良反应有:不能从自然遵从的政策中为联盟建立哲学价值观;不能通过日常的训练、信件、网站等将这些哲理和政策与父母、教练和运动员沟通;过于注重输赢,缺乏孩子健康计划的考虑;对家庭有过高的经济需求,特别是那些同时有多个孩子的家庭;缺乏正确的安全程序;不能为练习和比赛提供安全的、干净的、有吸引力的设备等。这些不良的反应导致了不良的运动环境,对参与竞赛的青少年产生了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从而导致运动竞赛参与中止行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兴趣、动机和自我感知等心理因素是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的内在动因。兴趣是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的重要内因,良好的兴趣培养可以较好的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而由于对运动项目不了解、缺乏运动技能所导致的运动挫败感将会大大降低运动参与兴趣,从而导致运动中止。功利性参与动机可以促进青少年的运动参与行为,但由于个体的价值取向不同,参与动机也会转化为中止动机。良好的运动体验所带来的白我感知促进运动参与,反之则会造成运动中止行为的发生。我国学校体育对青少年运动参与兴趣和参与动机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但对其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体验关注不够,对如何提高青少年运动参与的持续性研究不足,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2)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运动环境是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的外部动因。社会体育文化浓厚为青少年运动参与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家庭体育观念认知、父母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经济条件是影响青少年运动参与的重要因素。教练员、管理人员的所创造的运动环境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运动感知,对运动参与和中止行为具有直接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社会、家庭对体育存在较大偏见和误区,这较大的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参与行为,导致了较多运动中止行为。近些年经济消费水平和文化观念的转变,社会和家庭逐渐转化成为了青少年运动参与的动因。因此对美国青少年运动参与和中止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促进我国青少年运动参与具有较好对启发意义。

(3) 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运动参与和中止行为。主体受环境的影响而会作出反应,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运动环境都会对参与主体产生消极或积极对影响,这些影响会变成自我感知体验,从而影响到运动参与兴趣、参与动机,进而对运动竞赛做出参与或中止行为对选择。因此在改善我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内外因素,避免孤立的研究方法和实践行为。

3.2 建议

(1) 运动参与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突出其社会化教育功能。青少年运动参与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体育锻炼不仅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致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凸显运动参与的社会化教育功能。

(2) 转变社会、家庭体育文化观念,合理利用外部环境影响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大众对体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层面上。在中国很多父母因为白身对体育认识的不足,在激烈的升学制度和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下,都不希望课余体育活动占去自己孩子的业余时间,他们会陪孩子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很少有家长会在中学阶段陪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因此社会、家庭必要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到运动参与的教育价值,身体力行、正确引导、积极鼓励青少年参与运动。

(3) 运动参与要以人为本,尊重成长规律。青少年运动参与要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发展和教育规律,避免过多的竞技化、专业化,力争做到大众化、日常化,不仅要培养参与兴趣,还要积极促进参与毅力的培养,提高广大青少年参与度和持续性。

(4) 建立标准化的青少年运动环境。标准化的青少年运动环境主要包括运动硬件设施质量及安全性;公平的运动机会;适宜运动内容;教练员、运动组织人员、家长的良好的竞赛观念和情绪反应等。

猜你喜欢

参与
“互动式”英语教学之浅析
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研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