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J2046型野战救护车的应用与改进

2015-12-22夏思文黄益灯郑贵亮

医疗卫生装备 2015年6期
关键词:输液泵野战伤病员

夏思文,黄益灯,卓 阳,董 波,郑贵亮

NJ2046型野战救护车的应用与改进

夏思文,黄益灯,卓 阳,董 波,郑贵亮

介绍了NJ2046型野战救护车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通过分析该型救护车存在的局部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指出了通过野战救护装备的不断改进和加强研制单位对使用单位的教育和指导,可使装备切实形成保障能力。

NJ2046型野战救护车;卫勤保障;改进建议

0 引言

现代化战争条件下,战场伤病员的救护后送、机动卫勤力量的展开和正常运转等均依赖于野战救护车的使用。我军总装备部对野战救护车进行了多次的更新和换代。目前,我军装备部队的主要现役轮式救护车辆为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其具有安全、舒适、设备配备齐全且合理、机动性能良好等优点,在性能上已部分达到或接近外军先进水平[1],在基层一线使用过程中受到广泛好评,但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现将我院卫勤训练过程中该车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1 医疗器械物品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救护车的医疗器械物品架主要存放急救药品、无菌物品及一般医疗物品,并要求摆放固定有序、标志清晰可见[2]。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如图1所示)救护舱左前上的位置,即医疗器械物品架(如图2所示),其内有较大的空间,设计的最初目的是便于救护舱内大量救治物品的摆放,同时在救治过程中方便使用。

图1 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

图2 医疗器械物品架

1.1 存在的问题

在卫勤演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车辆行进中,如遇颠簸或紧急制动的情况,医疗器械物品架的物品容易滑出,较重的物品还可能会对车内医护人员甚至救护床上的伤病员造成二次损伤。分析原因有3个:(1)医疗器械物品架缺少封闭门设计;(2)物品架内分配不合理,设计的物品架无明显分隔、分类,达不到物品架充分利用和器械物品的定装;(3)物品架内底壁未处理,整个物品架储物空间内均很光滑,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储存物品与底壁摩擦力减少,也是物品容易滑出的原因之一。

1.2 改进建议

在卫勤保障中,密闭、定物、不易滑动的空间更有利于物品的存放和固定。根据此原则可进行3个方面的改进:(1)增加可拉式封闭玻璃门设计,既可避免架内物品滑落,又可以直视下层定位物品架内物品摆放;(2)物品架合理分隔、分类,空间充分利用,器械物品定位、定装;(3)物品架内壁需行粗糙化处理,增加储存物品与内壁摩擦力,减小物品滑出概率。以上改进方法在一些普通救护车上已实用化,可行性高,应用后可将物品固定在医疗器械物品架中,而且通过分隔定位和人员培训,可以让随车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找到所需医疗物品,缩短了反应时间,提高了救护效率。

2 输液泵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伤病员急救的首要保证是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静脉通畅[3]。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设计时极其重视静脉通路通畅的维持,在救护车救护舱的右前上位置增加了输液泵的设置,如图3所示。其可连接输液皮条,控制液体的滴注速度,利于伤病员的抢救和液体量的控制;设计放于右前上的位置,便于接电源和随车军医的观察。

图3 输液泵连接状态(A处为墨菲氏滴管,输液中处于水平状态)

2.1 存在的问题

由于其设计位置较高,常规使用的输液皮条长度有限,严重影响了实际使用效果,易出现2种情况:(1)空气易进入输液皮条下段。常规输液皮条连接好输液泵后,由于输液泵与液体悬挂处的间距过长,导致正常输液时,墨菲氏滴管可能位于水平或近水平位置,空气在输液的过程极易进入输液皮条下段,导致输液泵报警停止工作,严重时可出现空气栓塞,引起不必要的并发症,危及伤病员的生命[4]。(2)救护床上铺伤病员输液中血液回流。输液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液袋内液体与人体内血液的压力差来完成液体输注。位于上铺的伤病员与车顶的位置较近,通过输液皮条连接输液泵,再连接伤病员后高度差太小,无法达到所需脉压差,很可能引起液体无法输注或者静脉血回流,影响伤病员静脉通道的建立以及输液效果。

2.2 改进建议

输液过程中保证适当的液体压力差和避免空气误入静脉回流是保证静脉输液成功的关键。根据原理可进行3个方面的改进:(1)可将输液泵直接半嵌入固定在救护舱中间输液架前后位置,可明显减少与输液袋、伤病员的间距,常规的输液皮条即可正常使用。(2)车内备输液袋便携加压装置,上铺输液伤病员可适当加压输注。(3)改输液泵为静推微泵,上铺伤病员输液时直接用大注射器抽取后微泵静推,也可以达到输液效果。以上改进利用目前临床上的一些成熟的输液技术和设备,可行性高、实用性强、通用性好,解决了上铺伤病员输液的难题。改进后不仅可以弥补目前输液系统存在的一些缺陷,同时对大面积体液丧失、低血容量性休克伤病员的大量快速输液提供了切实保证[5]。

3 海绵靠垫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救护车在救护床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轻重伤员搭配的问题,当重伤员需后送时,救护床上铺放平固定;当轻伤员后送时,可将救护床上铺折叠,下铺作为座位让轻伤员坐姿后送。为了防止坐姿时伤员与金属救护床的磕碰导致不必要的损伤,设计人员在救护床上铺的背面添加了白色海绵靠垫,通过可拆卸式黏合方式固定(如图4(a)所示)。海绵靠垫的使用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的人性化设计理念,但在卫勤训练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图4 救护床不同状态实物展示

3.1 存在的问题

(1)当救护床上铺更换为平铺状态继而通过升降功能将担架抬上救护床时,由于海绵靠垫的边缘阻隔作用,救护床不能拉放到最低并固定,增加了担架员将担架抬上或抬下救护床的难度,同时救护床不能处于完全固定状态,易上下晃动,也间接增加了上下担架的风险(如图4(b)、(c)所示)。(2)如临时将海绵靠垫拆卸,由于车内空间有限,海绵靠垫无固定储存空间,在卫勤保障条件下可能要做抛弃处理,造成浪费。(3)海绵靠垫和海绵坐垫均为白色皮质包裹,很容易受到污染变质,平时及战时维护成本加大,实用性不强,战时降低野战救护车的隐蔽性。

3.2 改进建议

军事卫勤装备需考虑到其实用性、耐用性和易维护性,在设计上需考虑到局部细节对整体的影响。根据此原则可对海绵靠垫进行2个方面的改进:(1)可将海绵靠垫改为迷彩色或者黑色皮质材料。(2)其两端边缘部分可折叠黏附于海绵主体部分,折叠长度以折叠时避免海绵的嵌入为准,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降低海绵厚度。改进后的海绵更耐脏、实用,污染后清水擦拭即可清洁,既提高了伤员的舒适性,也不影响救护床在救护过程中的展开,同时在野战条件下,可明显减少车内设备引起的救护车暴露,切实保证隐蔽效果[6]。

4 折叠式担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配备了我军通用的折叠式担架,该型折叠式担架轻便、坚固、方便携带、适于战场生存,与轮式野战救护车、履带式野战救护车以及救护方舱的救护、治疗床兼容。担架两端有可延伸装置,便于担架员在各种行进状态时使用[7]。

4.1 存在的问题

在卫勤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在承载质量50 kg以下体质量的伤员时,担架稳固无变形;当其承载质量>50kg以上体质量的伤员时,随着伤员体质量的增加,伤员身体对折叠床帆布中央的压迫,使折叠床出现变形,担架两侧固定把手变形外展,加大担架两侧固定把手进入救护床轨道的难度,甚至无法进入救护床(如图5所示),造成了担架无法车载固定的现象,给卫勤保障带来了不便。

图5 折叠式担架固定于救护床轨道内

4.2 改进建议

车载折叠式担架选择了我军现有成熟装备,具有通用性好、携行方便等优点。救护床上担架固定轨道的设计考虑了与担架常规承载质量下的契合,未给担架变形的固定预留出空间。近几年来我军官兵的平均体质量有上升趋势[8],这就对担架的材质和承载质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致力于装备研究换代的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根据以上原则可进行2个方面的改进:(1)从担架方面出发,我们可通过改进担架金属骨骼的材质来提高担架的承载质量能力,使担架在100 kg体质量以下不发生变形。此种改进方法比较简单、实用,目前工艺上完全可以达到。(2)适度拓宽固定轨道宽度,在担架固定把手上加装弹性滚珠。这样可使担架更易于在轨道中滑行,同时可充分考虑变形的影响,但改进工程量大,此类担架需要定制,提高了成本,降低了通用性,实用性不佳。

5 救护床上铺的折叠固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救护床的设计需考虑的救护车的空间、不同伤病员比例情况下携乘、重伤员上下车转运等方面的问题。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中救护床可快速倾斜升降,伤员上下车便捷,转运轻伤员时可将救护床上铺折叠固定在救护车两侧,伤员呈坐姿转运,大大增加了后送伤员数量;转运重伤员或需平躺伤员时,救护床上铺展开固定,充分利用救护车空间,增加转运人员数量,设计合理、使用方便。

5.1 存在的问题

救护床上铺在折叠状态时需要用钢栓固定在救护车两侧,但在卫勤训练过程中我们发现救护车的固定螺栓普遍存在着较短的问题(如图6所示),这可能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考虑到螺栓过长会引起车内人员(包括伤病员)不必要的磕碰,但同时也导致上铺固定不牢的现象。

图6 救护床上铺折叠螺栓固定状态

5.2 改进建议

固定螺栓在整个救护车中只是小细节,但细节也决定整体的成败,设计制作上的更多考量可完全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根据存在问题可进行2个方面的改进:(1)在后续的设计制作过程中适当延长固定螺栓长度,在其前端加上塑料保护帽。此类方法简单、通用,而且可更换现有车辆配件,成本小、效果好,建议作为首选。(2)用高强度工程塑料制作该固定螺栓。工程塑料的发展已完全能解决该问题,但成本和工作量可能较大,可作为备选方案。

6 结语

野战救护装备的生产、定型、改进是一项漫长的过程,在一线的反复使用装备、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再发现再改进的过程中促进了野战救护装备的成熟。NJ2046型多功能野战救护车凝聚了我军技术装备专家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对我军机动卫勤力量发展和壮大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装备的切身使用者,一方面迫切需要设备研制部门对基层使用者多加教育和帮带,减少在演训过程中不必要的误差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费[9];另一方面,在完成好卫勤保障的过程中也要做个有心人。正是使用人员的不断反馈、不断要求,才能帮助科研技术人员早日按照后勤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保障能力(二成一力)”的建设要求[10],让各类装备高效、实用、实战化,不断提升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的实力和能力。

[1]沈瑞娟,沈开金,吉善和.外军野战卫生装备现状及发展趋势[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A):32-34.

[2]胡小华,徐四德,徐聪.救护车急救药品的管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7):84-86.

[3]陈丹萍,彭敏文,徐小丽.救护车上静脉输液技术改进的效果研究[J].现代医院,2012,12(7):73-74.

[4]杜爱仙,周敏.静脉输液导致空气栓塞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7):1 556.

[5]张晓慧.输液泵在临床抢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3B):194.

[6]曹宇,张冬梅.信息化条件下野战医院防卫能力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48-949.

[7]刘鹏庆,聂涛,戚增力,等.野战卫勤车辆装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3):104,110.

[8]周玉来,宋国林,祁艳萍,等.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体型及发育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3-5.

[9]张立红,尚晓娜,吕美娜,等.《野战救护车的维护与使用》教学方法初探[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6):451-452.

[10]林晓成,林灯旭,陈铁军.军队中小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探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6):531-532.

(收稿:2014-06-12 修回:2014-09-22)

Appl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NJ2046 field ambulance

XIA Si-wen1,HUANG Yi-deng1,ZHUO Yang1,DONG Bo1,ZHENG Gui-liang2
(1.The 118th Hospital of the PLA,Wenzhou 325000,Zhejiang Province,China; 2.Changhai Hospital,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of NJ2046 field ambulance was described.Through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ages of NJ2046 field ambulance,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improvement.The equipment supportability may be enhanced by sustaining improvement of field medical equipment and the instruction of research facility for utilization facility.[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5,36(6):108-110]

NJ2046 field ambulance;medical service support;suggestion for improvement

R318;R82;U469.6+7

A

1003-8868(2015)06-0108-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5.06.108

南京军区面上项目A类(10MA024)

夏思文(1981—),男,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及军事训练伤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xia_si_wen@126.com。

325000浙江温州,解放军118医院(夏思文,黄益灯,卓 阳,董 波);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郑贵亮)

郑贵亮,E-mail:icing_blue@126.com

猜你喜欢

输液泵野战伤病员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某大型综合医疗救援船急救流程优化仿真研究
集束化管理策略在输液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军人病区住院伤病员管理模式探讨
医院在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阳澄湖三十六个伤病员的由来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抗震救灾野战医疗队不同运用模式及启示
小小野战兵
输液泵的校准及常见故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