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面高精度磁测在孜洛依北一带铁铜矿详查中的应用

2015-12-21丁在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有色金属 2015年1期
关键词:磁测黑云母磁铁矿

丁在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地面高精度磁测在孜洛依北一带铁铜矿详查中的应用

丁在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地球物理探矿队乌鲁木齐830011)

新疆阿克陶县孜洛依北一带铁铜位于西昆仑山北麓,工作区中心位于阿克陶县城南西226°方位约124 km处,喀什市南西216°方位约154 km处。矿区处于元古界变质岩分布区,地理位置位于西昆仑褶皱带克孜勒塔格-库斯拉甫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化十分普遍,是新疆西昆仑成矿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区域上金属、非金属及稀有分散元素矿产均有分布。岩性以元古界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其中部分地段因含磁铁矿丰富而形成了磁铁矿体,ΔT≥4 000 nT的磁异常可做为近地表贫→富矿体的直接找矿标志。

地面高精度磁测高磁异常孜洛依北铁铜矿

1 矿区地质概况

1.1 矿区地层

矿区为元古界变质岩分布区,岩性以元古界黑云母石英片岩为主,其中部分地段因含磁铁矿丰富而形成了磁铁矿体,主要岩性为含磁铁矿黑云母石英片岩。矿区构造主要为单斜构造,地层整体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一般在45°~5°之间。岩体主要为片麻状黑云母斜长花岗岩,

1.2 构造

矿区为简单的单斜构造,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45°~55°。矿区内断裂及褶皱构造不发育。

1.3 岩浆岩

矿区北东部出露岩浆岩体1处,岩体出露面积大于0.53 km2,岩石类型为华力西早期侵入的灰白色二长花岗岩,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岩体内及其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均见有明显的矿化蚀变现象。

2 地球物理特征

2.1 磁化率特征

标本测定结果显示:相对于非矿岩石,磁铁矿具有非常明显的强磁性、高极化率、低电阻率特征,在矿区开展磁测和激电找矿工作具有良好的物性前提。

表1 新疆阿克陶县孜洛依北一带铁铜矿物性参数测定表

图1 孜洛依北铁铜矿物性标本统计曲线图

2.2磁异常特征

从磁测成果ΔT等值线平面上看,测区磁场总体走向为北西向,以正磁场为主,磁场强度总体较低,局部磁异常强度高并伴有负磁异常分布,磁场强度变化大,反映了岩石普遍含磁性物质相对丰富,局部铁磁性物质富集成矿的特征。

3 磁测成果概略性推断解释

如图2,纵观全区,根据异常分布特征可将磁异常划分为6个异常带,分别编号为C1、C2、C3、C4、C5、C6,异常带编号遵循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编号顺序。各异常带由数个大小、强度都不等的系列单个异常呈串珠状组成。磁异常带总体上顺地层走向展布。

局部与地层产状并不一致(以现有1∶10 000地质图所标明的地层产状比较而言)而且同时有异常强度变大的现象,最强的异常C1-3、C1-4与已知Ⅲ#、Ⅳ#矿体相对应。

根据异常带分布特征结合矿区现有地质资料,推测矿区矿化可能存在两种形式。

3.1 沉积变质为主的矿化

此矿化形成了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的矿(化)体,导致多数磁异常带的展布方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

图3 新疆阿克陶县孜洛依北一带铁铜矿区地形地质图

3.2后期岩浆热液改造成矿作用

这种矿化导致了已知矿体和强磁异常的展布并非都与地层走向一致(原有1∶10 000地质图显示矿区地层几乎完全为走向近北西西、倾向北北东的单斜层。异常走向与地层走向不一致时异常强度有变大的总体趋势且有较大的已知矿体与之对应,推测属于后期与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再次使铁元素活化、运移、沿断裂或层间裂隙填充而形成了品位相对较高的富矿体。

根据ΔT数据处理结果认为C1-4、C1-3、C3-3、C4-2、C4-1、C4-3等6个磁异常为具有找矿意义的重点异常,现对该部分磁异常做较为详细的分析推断。

C1-4磁异常:该异常强度和规模都较大,与已知Ⅳ矿体相对应,异常性质应属矿致异常。从化极等值线图上看,异常总体走向约35°,长约1 000 m,异常宽度较大且向北西方向延展。根据异常特征,推测Ⅳ矿体附近存在一系列整体倾向北西、呈北东35°走向的矿体群。因异常总体走向与地层走向不一致,根据前面推断的成矿演化模式,该异常可能主要由后期岩浆热液充填形成的品位较富的磁铁矿引起。根据延拓处理结果,该异常属区内磁铁矿总含量最高的异常,是矿区找矿潜力最大的重点异常。

C1-3磁异常:该异常强度为全区最高,规模仅次于C1-4磁异常,与已知Ⅲ矿体相对应,异常性质应属矿致异常。从化极等值线图上看,异常总体走向近东西向,东端向南弯曲,长约900 m,异常宽度较大且向北延展。根据异常特征,推测Ⅲ矿体主体走向近东西向,向北倾斜,与地表工程所见产状基本一致。现有见矿钻探工程均处于异常向北延展的区域内,根据异常延展趋势,推断钻探工程控制区以北仍然有较大找矿前景,应该继续向北、向深部控制矿体。该异常总体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局部存在弯曲变形,根据前面推断的成矿演化模式,该异常西部的C1-1、C1-2应以区域变质,矿化相对较差,C1-3磁异常以后期岩浆热液充填成矿作用为主,形成了品位较高的富铁矿。根据延拓处理结果,该异常属区内磁铁矿总含量第二的异常,是矿区找矿潜力很大的重点异常。

C3-3磁异常:C3-3磁异常、C3-2磁异常在化极处理后实际上连成了一体。该异常强度为全区第三高,目前地表无已知矿体相对应,深部有ZK21钻探工程,但所见资料仅仅标识“孔深101.58 m,贫铁矿”,无采样化验记录。根据异常特征及所处位置,推测异常性质应属矿致异常。从化极等值线图上看,异常总体走向约297°,长约1 100 m。化极后异常宽度变大,西南一侧负异常变得明显,北东一侧正异常变大变宽,向北东延展。根据异常特征,推测C3-3、C3-2磁异常代表的矿化体主体走约297°,倾向北西,南东段矿化较好,自南东向北西矿化强度逐渐变弱。该异常西段走向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东段走向稍有变化且矿化强度变大,根据前面推断的成矿演化模式,该异常西部的C3-2应以区域变质矿化为主,矿化相对较差,异常东段C3-3磁异常以后期岩浆热液充填成矿作用为主,矿化程度提高,形成了品位较低的贫铁矿。根据延拓处理结果,该异常属区内磁铁矿总含量第三的异常,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C4-1、C4-2、C4-3磁异常:从化极、延拓结果看,这3个异常属于同一个异常带上的3个类型相同的异常。这3个异常强度为全区第四高,目前地表无已知矿体相对应,但在磁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地段地面存在较高品位的磁铁矿露头或转石,据此认为C4-1、C4-2、C4-3磁异常性质应属矿致异常。从化极等值线图上看,3个异常总体走向约270°,断续延长大于1 800 m(东段C4-1异常未封闭)。化极后异常南侧负异常变得明显,异常北侧原有负异常消失,正异常范围变大变宽,向北延展较大。根据异常特征,推测C4-1、C4-2、C4-3磁异常代表的矿化体主体走约270°,倾向北,向北延伸较大。根据前面推断的成矿演化模式,这3个异常同属于以区域变质矿化为主的矿化引起,在局部地段存在后期热液叠加可形成部分贫→富铁矿。从化极结果看,这3个异常强度虽然较差,但总体走向上长度较大、向北延伸较大,根据地表看到的矿化露头和转石情况,在该带上可能存在有较大储量的贫铁矿,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4.1 方法有效性

从孜洛依北矿区1∶55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成果看,强磁异常与地表出露的已知矿体对应关系良好,其他异常在地表均发现有较高品位磁铁矿,通过ΔT数据处理能够对矿区矿化集中地段作出判断,对矿化体产状作出大致推断,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利用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该区域开展找矿工作是首选的有效方法。

4.2 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1∶5 000地物化综合剖面工作,基本查明了矿区磁异常主要由磁铁矿化黑云母石英片岩引起,清楚地圈定了磁铁矿化黑云母石英片岩带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明确了矿区构造为简单的单斜构造,西区岩层产状大致北倾,东区岩层产状大致北东倾。北部磁异常带主要由含磁铁矿黑云母角闪石英片岩引起,地球化学测量成果显示该磁铁矿化带上局部存在以Cu、Au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为矿产资源综合开采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另外发现,在已知矿体上下盘界面和已知磁铁矿化地段岩性分界面上往往也存在多金属矿化情况,为已知矿体综合开采利用提供了新的信息。

参考资料

[1]地面高精度磁测技术规程(DZ∕T0071-1993).

[2]张良臣,刘德权,等.中国新疆优势金属矿产成矿规律.(2006年)地质出版社,国家305项目部.

收稿:2014-11-25

DOI∶10.16206∕j.cnki.65-1136∕tg.2015.01.014

猜你喜欢

磁测黑云母磁铁矿
花岗岩中黑云母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新疆蒙其克辉长岩脉黑云母和角闪石矿物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封面“海洋地磁测量立体探测场景图”介绍
黑云母的标型特征简述
高精度磁测技术在塞拉利昂北方省GPAFAYA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黑云母温压计在岩浆系统中的适用性研究
高精度磁测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分析
钒钛磁铁矿冶炼工艺比较分析
利用福建地区磁测资料计算分析居里面深度
钒钛磁铁矿球团氧化焙烧行为和固结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