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发更须弯道赶超
——媒体融合的市州报路径探索

2015-12-21蔡志勇

新闻前哨 2015年1期
关键词:黄冈日报传统媒体

◎蔡志勇

后发更须弯道赶超
——媒体融合的市州报路径探索

◎蔡志勇

近年来,“媒体融合”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一热词。放眼媒体融合大潮,智者抢占先机,勇者追浪逐潮。黄冈日报媒体融合2013年起步,通过一年多来持续发力,由思到行,由冷到热,由慢到快,饱尝融合的艰难和收获的快乐,深感后发更须弯道赶超。

变思为行:谋划良策,寻找路径

观念引领行动,认识推动实践。推进媒体融合,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传统媒体融合转型须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形成适应融合发展的新观念新认识,以适应新时期快速发展的需要。

实践证明,早融合早主动,迟融合就被动,不善融合则是盲动。

当下党报系列已基本形成纸媒、网站、手机报、官方微博、微信、电子版、杂志等多种媒体共生格局,可谓“儿女”齐全,为媒体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有些媒体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媒体并没有用好这一优势,而是家有“儿女”,各自一家,单打独斗,互不融合。

创刊于1958年7月7日的黄冈日报,旗下现有8家媒体: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手机报、黄冈新闻网、鄂东都市网、新黄冈杂志、官方微信、微博、掌上黄冈(微信),在职人员177人。2014年经营总收入可望突破4000万元。

论媒体种类、公信力、影响力及经营实力,黄冈日报社位居黄冈传媒业前列。然而,放眼周边,纵观荆楚,黄冈日报与兄弟市州报差距不小,与沿海发达地区地市报同台亮相更是相形见绌。

面对新媒体冲击,如何应对?黄冈日报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经过调研和座谈,发现报社部分同志认识上存在误区:一是不想融合,认为报社小日子过得去,小富即安,不思进取;二是不愿融合,旗下媒体各自一家,分灶吃饭,分化风险,不致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三是不会融合,担心弄不好会适得其反,伤了“儿女”苦了“娘”。

发现问题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才是关键。于是,全社上下广泛进行“头脑风暴”,消误区,上认识,谋良策,寻路径。大家认识到,报社要走稳走好,加快发展,唯有推进媒体融合,实行优势互补,携手共进。2013年9月27日晚,黄冈市举行首场电视“百姓问政”,报社抓住这一契机,实行报网融合,日报、晚报推出常规报道,同时加大报道面,重点通过黄冈新闻网、鄂东都市网及晚报官方微博·微信,现场与网友互动。当晚,两网视频及微博点击量达37万人次。接连几天,点击量仍不断攀升。报网融合首次试水,让人振奋。

变冷为热:强化学习,加大投入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远的变革,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发展不仅表现在传播渠道和传播形态的变化,更涉及到资源整合、生产融合、内容融合、终端融合、渠道融合、组织和管理融合等方面,甚至包括媒体与用户之间的深度融合。2014年是黄冈日报媒体融合发展元年,一年里,我们围绕媒体融合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融合模式。

首先,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建立创新融合机制。坚持先进理念为引领、一体化发展为保障、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充分发挥媒体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在信息、人才、资源上共享,在机制、模式、流程上再造,形成一体化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实现多平台刊播、多渠道推广、多方面收获。2014年6月4日,我们出台《黄冈日报社关于优化新闻宣传工作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围绕媒体融合发展目标任务,在创新目标定位、常态性工作机制、协作联动融合机制、经营融合发展机制、应急保障工作机制、人才培养融合机制和激励方式等“七个创新”上下功夫,求实效。

其次,强化互联网思维,培育融合发展新观念。推进媒体融合要有互联网思维,传统办报思维显然难以适应。我们下大力开展“头脑风暴”,强化全员互联网思维。7月23日至9月5日,日报和晚报领导、部室主任、新媒体及传媒公司负责人29人,分三批到北京大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收获颇丰。

第三,成立网络传媒中心,建强新媒体平台。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更多的是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优势,实现借船出海,借梯上楼,要求我们把握融合发展核心,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趋势,建强新媒体平台,实现报纸、杂志、户外媒体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融合,向全媒体转型。2014年5月,市委批准我社成立正科级事业单位——黄冈网络传媒中心,核定编制30人。中心包括黄冈新闻网、黄冈手机报、鄂东都市网、官方微信、微博等媒体,是新媒体综合体,现有正式职工11人。2014年开始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全年可完成经营收入200万元。

第四,寻找融合突破口,探寻媒体融合路径。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强化技术引领和驱动的同时,始终坚持“内容为王”,把内容建设摆在十分突出位置,以内容优势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真正的全媒体生产、全介质传播、全方位经营。融合先要打通,后整合,再提升。让做报纸、网站和社交媒体的采编人员坐在一起,想到一处,干到一块。

融合碰撞火花,融合激发活力,融合提升效率。2014年11月,黄冈日报社组建大新闻采访中心,将日报采访部、晚报采访部、黄冈新闻网、黄冈手机报及鄂东都市网五部门融合打通,联动运作,建立统一指挥调度的多媒体采编平台,培养文字、图片、视频、新媒体报道“一肩挑”式全媒人,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扩大报道影响力,实现“强责、提质、增效、育人”目标。通过报网融合练兵实战,推出的 “全国企业500强”山河集团 “山河榜样”、《铁血红安》央视一套热播、遗爱湖公园等系列报道,受到市委书记刘雪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立兵的充分肯定,网友和读者好评如潮。

变慢为快:后发赶超,全力做大

媒体融合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拓宽视野,与时俱进,既积极向内挖潜,实现报网融合、共兴共荣,又主动向外伸手,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平台、渠道、资金等,借力推进,在融合路上走稳走好。

黄冈日报一年来变慢为快的融合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弯道赶超的曙光。

第一,更好依靠“市长”,更多依靠市场。作为市委机关报,黄冈日报社的发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2014年4月出台的《中共黄冈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快黄冈日报改革发展,支持黄冈网络传媒中心建设,组建黄冈日报传媒集团”。报社提出更好地依靠“市长”、更多地依靠市场,推进现有资源和外部资源整合,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探索传媒与文化、科技、资本结合发展,实现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混合发展,力争2015年12月建成传媒集团。2014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分两年向报社拨款1160万元,用于筹建传媒集团、更新印刷设施和采编设备。

在更多地依靠市场求发展方面,报社迈开了坚实步伐。目前有6个市场主体:黄冈日报电子报有限公司、黄冈新闻传媒有限公司、黄冈鄂东晚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黄冈正文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黄冈鸿楚教育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黄冈博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运转良好,效益明显。拟筹建黄冈传媒印务有限公司、黄冈日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黄冈传媒户外广告有限公司和报刊发行有限公司。

第二,有效借助新技术,全力做大新媒体。借助技术启动融合引擎,利用最新技术推动融合发展。2013年10月,黄冈手机报与湖北手机报实现对接,联合打造《湖北手机报·黄冈版》新型媒体,用户已达5万。黄冈新闻网、鄂东都市网借助新浪网、人民网技术,建立微信、微博、掌上黄冈等平台,拓宽社会化传播渠道,提升传播效果。黄冈新闻网荣获2013(第六届)中国地市新闻网联盟全国地方网络媒体最具价值品牌二十强。鄂东都市网面向市场,主打电商,影响力成倍上升。投资170多万元成立的黄冈日报电子报有限公司,在市区设立55余块(电子)阅报栏,颇受读者欢迎和客户青睐,现正着手增设新网点。报社2014年对黄冈新闻网、黄冈手机报、电子报公司、新闻传媒公司等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让他们主动适应市场,发展态势良好,为建设传媒集团打下了基础。

第三,整合资产资源,实现融合共赢。整合市内媒体资源,致力于整合市内新闻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宣传网站,逐步将其归并到黄冈网络传媒中心,实行统一建设、规范管理和抱团发展。2014年10月20日,报社与东坡赤壁诗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拥有正式期刊号的《东坡赤壁诗词》整合到正在筹建的黄冈日报传媒集团,统一运营,在保持诗社现有总体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传媒集团支持诗社发展,共享诗社资源。

第四,利用外部雄厚资金,跨界强强联手发展。媒体融合的高层次是跨界产业融合,形成新的商业经营融合模式,实现强强联手发展,这样的融合更具生命力。2014年3月,黄冈日报与新九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定,联办黄冈日报社旗下媒体《新黄冈》杂志,报社出智出力得利,公司出资出刊扬名,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期发行量已达1.5万份,是市内独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新闻期刊。

媒体融合已成趋势和潮流。融合不分先后,路径各有异同,步伐亦有快慢,收获有得有失。只要我们意志坚定,路径选准,步履铿锵,黄冈日报社在媒体转型中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

(黄冈日报)

猜你喜欢

黄冈日报传统媒体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写生作品选登
黄冈师范学院书法作品选登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