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015-12-19姚冠新戴盼倩张冬梅

物流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镇江市农产品物流

姚冠新,戴盼倩,徐 静,张冬梅

YAO Guan-xin1,2, DAI Pan-qian2, XU Jing2, ZHANG Dong-mei2

(1.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224001;2.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1.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01, China; 2. 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0 引 言

近年来,农产品物流业作为沟通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第三产业越来越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一个良好的农产品物流系统可以解决很多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如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成本过高、浪费巨大、风险居高不下等,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快速高效低耗的运输,真正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新鲜度与高质量、降低市民农产品购买成本等。从更深层次上讲,建设良好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更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响应国家“三农政策”号召的必要措施。而对于镇江这样一个“鱼米之乡”,历来都是全国粮食、果蔬、水产品重要生产地的城市来说,良好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规划设计镇江市的农产品物流系统也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浅谈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希望对相关实践有指导意义。

1 系统建立条件分析

1.1 丰富的农业资源。镇江市地处江南,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度、光照、水分比较协调,有利于农业生产,是历史上著名的鱼米之乡。盛产小麦、水稻、茶叶、蚕桑、油菜、瓜果蔬菜以及多种淡水产品和畜牧产品,此中,“恒顺香醋、丹徒茶叶、句容葡萄,东乡羊肉、扬中河豚,镇江肴肉”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目前,全市共有2 651 平方公里丘陵山区,240 万亩耕地,80 万亩林地,123 亩水域,每年出产主要农产品:粮食100 万吨,油菜籽8.5 万吨,蔬菜72 万吨,名特茶叶

1.2 万吨,应时鲜果1.9 万吨,肉类8.7 万吨,水产品7.4 万吨等。小部分供应本市人民日常消费,绝大多数需要通过物流运送到全国或出口进行销售,因此,其农产品物流的需求量巨大。

1.2 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镇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江苏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交汇处,拥有长三角最优越的区位条件。而在其境内,纵横分布着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104 国道,京沪铁路、沪宁城际高铁等,又有润扬长江大桥贯通南北。水路运输方面,镇江拥有259 公里的长江岸线,其中稳定使用的深水岸线80 余公里,镇江港也是长江第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超1.1 亿吨/年。可见,镇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镇江农产品物流迅速发展的一大助力。

1.3 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当前镇江已完成了全省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镇江专项子规划编制,有1 个交通物流园区和4 个物流基地列入省级规划,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农村物流示范点的三级货运场站网络格局基本形成,也已建成长江、金山、扬中四通等大型物流基地,拥有天安物流、镇江金山物流等专业物流公司。在改善物流业硬件条件的重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镇江市政府连续多年投资,已拥有6 201 公里等级公路,28 个万吨级泊位,并形成了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互通互联的格局。此外,还正在努力建设物流信息化平台,引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在农产品物流方面,有中国供销丹阳农商批发大市场,镇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句容市唐陵花木交易市场,句容市丁庄老庄葡萄批发市场,镇江市丹徒新城市场等多家专业农产品流通市场。但我们发现,目前镇江市大部分的物流设施是为工业服务,而专业的农业物流的设施很缺乏,因此本文要做的即在这些物流资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进行系统规划,结合各自的特点从新分配资源,加大农产品物流园区的建设,以期实现农产品物流的顺利运转。

2 结构规划

图1 镇江区位结构地图

查阅镇江市地图发现,整个镇江市呈扁平状,像一只张开双翼的蝙蝠,它包括4 个区3 个市,其中城市中心区为京口区和润州区,丹徒区、镇江新区紧随其后,丹阳市在更靠后的位置,句容市和扬中市分列最左端和最右端,其中京口区、镇江新区、扬州市紧靠长江,与它们隔江而望的是扬州市、泰州市;而句容市与南京为邻,丹阳市与常州市为邻。考虑周边城市位置、各区相对位置及面积,本文绘制抽象化的镇江市区位结构图,见图1。

根据这个抽象地图,在结合下面的一些原则,进行镇江农产品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规划。

首先,要根据农产品的出产区域分布来规划。为了保持农产品的新鲜,维持农产品的价值,物流园最好尽可能地接近农产品产地。其次,对出产农产品品种丰富,出产量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多的区域,要优先设立物流节点。这种按农产品出产区域的划分来进行物流系统节点布局的方法,能体现自然资源禀赋状况。且在这种有着资源优势的区域,物流需求量大,容易形成生产规模和物流规模,从而降低成本。在镇江市下辖的4 区3 县中,句容市是著名的果蔬之乡,境内有句容林场、九华林场、省句东农场、省暨南农场、浮山果园等水果、茶叶、木材的产地。句容的“贵妃”牌和“张小虎”牌葡萄,“修林”、“大卓”牌水蜜桃等都是著名品牌,销往全国各地。扬中是著名的水产品之乡,他四面环绕长江,境内水网密布,盛产鲥鱼、刀鱼、河豚、回鱼等长江珍品,“长江四鲜”更是名闻遐迩。另外,扬中的咸秧草也是一大特色农产品,其三叶牌咸秧草被评为有机食品和江苏省名牌产品。因此,考虑在句容和扬中建立物流节点。

其次,要根据备选物流节点的交通运输条件来规划。众所周知,物流节点大多建在城乡边缘带或郊区的主要交通枢纽附近,靠近交通主干道(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等)。比如铁路与高速公路的交汇点、港口处、飞机场附近等,方便货物的装卸、周转,并能快速的分散、集中。就镇江市而言,丹阳市的铁路运输相当发达,它是沪宁高速铁路上唯一的县级市站点。丹徒区的交通优势也很明显,沪宁高速公路、312 国道、京沪铁路横贯其境内,与西边的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东边的常州机场仅相距不足1 小时路程;另外,天然深水良港—丹徒高资港,为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运输条件。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联贯,港航衔接的立体式、多层次交通运输格局,可为句容的果蔬产品进行中转运输。水运方面,东面的新区和扬中市较具优势,有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形成的中国最大的“十字黄金水道”。还有适宜发展港口产业的深水良港,如大港港口,开通了日本、美国、德国等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运输航路,万吨级深水泊位有8 个,年吞吐量达5 000 万吨,是我国沿海十大开放港口之一,可将扬中市的江鲜水产品运送至各个地方。

最后,物流节点的数量要适当。物流系统节点承担着农产品的集散任务。由于腐烂变质的农产品不能食用,因此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是农产品的主要价值所在,即具有时效性。为减少农产品的损耗,维持或增加农产品价值,产出后的农产品必须实现及时处理加工。因而应当强调物流节点在农产品收获后的快速集货功能,这使得物流节点的活动范围有一个距离的限制,这就要求物流系统中的节点的数量要适当,以便物流系统的功能能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物流节点过少会导致农产品的集货距离太长,但物流园数量过多、分布较密集又不利于物流园的物流规模的形成。物流活动遵循规模经济的原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环节。所以规划设计农产品物流系统既要考虑物流园活动的辐射范围,还要考虑规模因素。

图2 三级物流节点构成的网络结构图

图3 物流系统的从属关系

如图2、图3 所示,根据上文的分析,设计的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包括1、2、3 级物流节点,形成3 道物流圈。其中,一级物流节点对应物流园区,是各地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物资流转需要而兴建的物流集中运作地,主要功能包括流进农产品的分拨,中转、仓储和区域配送及流出农产品的集资、中转、拼装箱、仓储、进出口报关等。服务范围覆盖京口区和润州区,市外覆盖扬州市。自营的农产品有恒顺香醋、恒顺酱菜、金山翠芽茶叶。由于润州区已有金山物流园区,其主营物流对象不仅有农产品还有工业产品、日常消费品等,为节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一级物流园区也可以放在金山物流园区。二级物流节点对应物流中心,是指具备集货、分货、中转、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四项以上主要功能的节点。在镇江市的农产品物流系统中规划有3 个物流中心,第一个服务范围覆盖句容和丹徒,主营物流对象为句容果蔬、木材、茶叶、丹徒鸡肉、食用菌等,地址可在句容与丹徒的城郊结合处。第二个覆盖新区和扬中,主营物流对象为扬中江鲜水产品、扬中咸秧草等,地址可在新区的大港码头。第三个覆盖丹阳,地址可在京沪铁路丹阳站附近,主营物流对象为丹阳花卉苗木等。三级物流节点对应配送中心、货运站,是指具备信息服务、配送、中转、集货等一项或多项功能的节点。每个二级物流节点下按照具体需要设立若干三级物流节点,覆盖各自的乡镇,大部分负责农产品田间地头的收购。

3 功能介绍

本文设计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系统,除了具有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如运输、储存、配送、集货散货、包装再加工、装卸搬运等,还根据近年来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增加了新的功能,即农产品信息服务功能、风险防御功能、质量控制功能,以期更好地完成镇江市的农产品物流服务。

3.1 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即传统意义上的物流系统的几大功能:运输、仓储、包装、配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本文设计的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也包括这些功能。其中,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最基本的和最核心的业务。只有通过运输,才能把镇江市各县、区出产的水果、蔬菜、粮食、肉食品等从生产地运送到销售地,实现位置上的转移进而进行商品交换,满足农民和市民的生活需要。其次是仓储,包括保管、堆存、管理、维护货物等一系列活动。而农产品具有易腐性、季节性等特点,对仓储的要求更高,部分需要冷藏储存。装卸搬运是随运输和仓储而产生的必要物流活动,指物品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强调存放状态改变时称之为装卸,强调空间位置改变时称之为搬运,包括农产品的装上卸下、分类、拣选、移送等。流通加工功能是在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对农业原料、农村消费品、采摘的农产品等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如清洗去皮切割、装袋、定量化小包装、贴标签、挑选、混装等。

3.2 农产品信息服务功能。21 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活动,物流也不例外。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先后产生有农产品生产信息,包括农产品产地的天气信息、品种信息等;农产品供应信息,包括各类农产品的产量、品种信息、政府相关政策信息等;农产品销售信息,包括各类农产品的销量、销售地点、售后评价信息等。农民根据农产品的销售信息来制定生产计划、决定销售渠道等;超市、餐厅等农产品的需求方根据农产品的供应信息来制定采购计划。因而具备信息服务功能的镇江市农产品物流信息必须高效有序的运转,为各个参与主体带来便利。

3.3 风险防御功能。众所周知,从事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面临极大的风险,未知的天气因素、市场需求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而其参与主体大多为农民这一收入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的群体,因此本文在镇江市农产品系统的设计中增加了风险防御功能,争取将农产品流通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损失。而农产品流通风险是指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市场的供求和价格因素的不确定性而给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增减的可能性。本文规划与设计的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拟通过建立完善的缓冲库存储备、风险基金、能增强农户预测和经营决策能力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的农产品销售合同制度等措施来降低农产品流通风险。

3.4 质量控制功能。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民群众的关注,“民以食为天”,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食物的安全对人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农产品物流系统希望建立起完善的冷链物流,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建立协议运作模式与农产品回溯机制和严格的质量检验机制,在流通过程中层层把关,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4 运作模式设计

本文规划与设计的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采用协议流通的运作模式,所谓协议流通模式是指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环节参与主体以签订协议的形式确认各自的分工、责任、利益及权利,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合理规划分配资源,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交易博弈产生的人力、财力浪费,最大限度提高流通效率,提高系统收益。在此种模式中需要选出核心企业,其它参与主体与核心企业签订协议,由核心企业承担整条流通链上的质量管理、利益分配、风险管理、信息平台构建等工作。

如图4 所示,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参与主体应当包括农资产品供应主体(产前)、产中生产主体(农户和农企)、农产品销售主体(产后),具体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企业,生产的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农产品批发与零售中心。农业科研机构也是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员,它能向生产者推广新的优良品种、传输农业科技知识,进行产中的生产管理和产品加工的科学指导,促进供应链上流动的农产品增值。这些参与主体以物流公司为核心企业,彼此间签订相应协议,服从核心企业管理。在利益分配方面和风险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缓冲库存储备、风险基金、能增强农户预测和经营决策能力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系统、完善的农产品销售合同制度来降低风险;在质量管理方面,通过协议约束各个参与主体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同时每一流通环节都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一旦农产品出现问题通过回溯找到主要责任主体,追究责任;在物流管理方面,由核心企业——物流公司统一安排运输路线、运输车辆、运输时间等,使运输效率达到最高。

5 结 论

当前,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多从区域角度开展,缺乏专业物流,如农产品物流的系统规划设计,因此,本文创新性的从该角度展开,但存在研究偏宏观,具体实施环节不够深入,部分设想理想化等问题,今后将继续深化研究。

图4 镇江市农产品物流系统的运作模式

[1] 孙剑,李艳军. 基于一体化战略的农产品物流系统模式[J]. 商业时代,2003(17):54-55.

[2] 胡云涛,贺盛瑜. 西南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支持系统研究[J]. 企业经济,2008(11):9-11.

[3] 战书彬,郑丹. 山东半岛农产品精益物流链构建[J]. 物流科技,2009(3):30-32.

[4] 战书彬,李秀丽. 基于精益思想的山东半岛农产品物流体系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09(4):1801-1804.

[5] 刘东英. 我国生鲜荡菜物流体系研究—制度、组织与交易效率[D]. 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镇江市农产品物流
镇江市“双管齐下” 全力保障重大事故隐患“回头看”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农产品争奇斗艳
镇江市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