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姓史志》:开百姓入正史先河

2015-12-19王金杞

时代报告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史志方志百姓

历朝历代,载入国家正史的都是帝王将相、封疆大臣,而普通百姓很难入史。现在我们做的,就是要填补几千年来百姓未入正史的空白,开百姓入正史的先河。这是一项伟大的构思,了不起的民生工程,其意义与影响,非常深远,将及千秋万代!

王金杞

为讲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让新一代当家作主的人民真正载入史册,2015年7月,《时代报告》杂志社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姓氏文化研究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联合策划、编纂《百姓史志》大型系列丛书。然而,目前该书的运作、编纂情况如何,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作为《时代报告》杂志社总编助理、文化产业发展中心主任,也是这一项目的具体负责人,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做一个厘清。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里指出:既讲好国家民族宏大故事,又讲好百姓身边日常故事。这也是我们要编纂这部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全国的老百姓正是 “人民”这一概念的主体。这样的主体,毫无疑问应当载入史册。我们都知道,历朝历代,载入国家正史的都是帝王将相、封疆大臣,而普通百姓很难入史。现在我们做的,就是要填补几千年来百姓未入正史的空白,开百姓入正史的先河。这是一项伟大的构思,了不起的民生工程,其意义与影响,非常深远,将及千秋万代!

这部史书意义重大毋庸置疑,但有人担忧,在目前人员紧缺、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编纂是否能够成功。恐怕这也是广大读者、网友想了解的问题。这一问题可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时代的需要。常言道,盛世修史,泽被后代。我们这个时代,是自夏、商、周、汉、唐、宋、明、清之后,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就要求我们文字工作者,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记述好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建国初期,毛主席、周恩来对方志工作十分重视,曾指出“方志是我国独有的一份文化遗产”。江泽民同志担任总书记后也曾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千秋大业。”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中也提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2014年4月,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作出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

地方政府的支持。近几年来,河南省对史志工作格外重视、支持。2015年,河南省在政府志书、部门志书编纂的同时,全面启动了乡镇志、村志的编纂工作。同时,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霍宪章同志提出“以修志编鉴为基础,拓展修志领域,全面推进史志事业”。这些都为《百姓史志》的编纂创造了最有利的政治氛围与条件。

人民的需要。1.百姓温饱后的思索。在战乱的年代,百姓流离失所,温饱是百姓的头等大事,解决温饱是老百姓的奋斗目标。然而在和平年代,百姓解决了温饱之后有了更多的思索,例如农村的立墓碑、编家谱现象。他们就是想让后人永远缅怀前辈,传承先辈的精神、遗志。这正是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追求,也是编纂《百姓史志》最重要的思想基础。2.经济条件的变化。现在百姓的经济收入,正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这些会有力地支持他们立碑、著书立传等精神需求的实现。3.百姓文化水平素养的普遍提高。一个人文化水平、素养的提高,会直接改变他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当今的百姓,与旧社会的百姓在文化水平上,似乎不是一种概念。旧社会,百姓没有几个能念书识字的,而如今念书识字几乎完全普及,初中、高中生种地非常普遍,甚至大学生回家科学种田,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些都在悄悄地改变着百姓这一群体的结构,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这些对于《百姓史志》的编纂都是非常有利的。

《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拥有强大的采编队伍,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有与全国各地相联系的最广泛的姓氏研究平台,完全可以高质量地编纂出版《百姓史志》丛书。

《百姓史志》的编纂总体上是比较顺利的,但客观地讲,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人认识不到位。他们总觉得这仅仅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像社会上一些人,或者单位出的书一样,写一写某个人的先进事迹,凑成一个小册子,收一些费用。最近,就有一个外省的作者,给我们发来了电子稿,内容非常简单,原稿大致千字左右,既没有照片,也仅仅是写了一个人的几件先进事迹而已,根本不符合要求,但他打电话还认为这已经够了。他还说自己也编过这样的书,就是这样的。可见,这位作者的认识还不到位。我们这部书,是要全面记述一个人一生的历史,体例完全是依据《史记》中的本纪人物要素设计的,从一个人的出生开始,一直到暮年(60岁以上健在的人),或者到病故(已经去世者)。其间,要涉及三代人,即被记述者(详写),被记述者的父母(略写),被记述者的子女(略写)。如果是病故者,还要记述殡葬的情况。这些怎么能与一般的先进典型小册子一样呢?!进典型小册子的主要目的是对事迹的宣传,而《百姓史志》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宣传,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普通百姓一生点滴事迹、情感变化的真实记述,来折射这个时代,反映这个时代,处处留存这个时代的痕迹,并且将这些载入正史,由政府的各级方志馆收藏,传承千秋万代。

宣传还不太到位,不太广泛,还有不少地区、不少人不知道这件事。这也给编纂工作带来了一些压力,甚至是被动。当然,这些会随着媒体的广泛宣传,逐步得到解决,使更多的人参与这项伟大的活动当中来。

个别编委对这本书的认识还需提高,起码在思想上要有所超脱、有所担当,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敢于直面现实,做一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自己的文史工作者。

写作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史书,写人物要倡导春秋笔法。什么是春秋笔法呢?那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记述及材料的筛选,委婉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在文稿中,作者不要直接加自己的议论,因为史书是不允许这样的,与写一般的宣传文章不一样。史书不需要渲染、夸大,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字字句句都要有根据。而现在收上来的一些稿件,到处可以看到宣传材料的痕迹,夸大、渲染、议论,充斥在字里行间,这是不符合写史的要求,应当杜绝。

目前,各方都正在积极地组织稿件,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各个姓氏分会,大部分也都行动了起来,有的稿子已经写成;《时代报告》杂志社为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了专栏,并连续刊发了入编《百姓史志》的人物。根据现在进展的情况,预计到2016年上半年,一部精美的《百姓史志》就会出版发行。

这部书的版本,设计为大16开本,精装、硬皮、烫金,封面设计古朴庄重,既美观,又适合收藏。另外,这部书还计划用较大字号,以便于老年人阅读、查找资料。

这部书出版后,除免费赠给上书者一部分图书外,主要收藏于全国各大方志馆、图书馆,一少部分进入新华书店发行渠道。将来条件成熟的话,我们还会建一个专门的《百姓史志》收藏馆,将全国所有写老百姓的正规图书、志书,统统地收藏在内,以便于百姓查询、借阅,使之成为国家方志馆的补充,开启民间方志馆的先河。

猜你喜欢

史志方志百姓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和爸爸一起回到童年:唤醒你,治愈我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用磁铁治病,由不信到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