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

2015-12-18王亚丽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

王亚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摘要]促进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是刻不容缓和必要的。坚持就业导向,通过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满足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的诉求,使河南广大人民拥有更高的职教获得感,从而构建河南职业教育品牌。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教育;品牌示范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全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编号:JYB2014220)。

[作者简介]王亚丽(1969—),河南范县人,副教授,高级会计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就业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8.5

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是全面推进河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我省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和层次,提升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型人才。

一、建设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的必要性

1.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设河南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适应我省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重要发展战略。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2012]49号文件指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大计。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崛起战略处在实施的关键点,这都需要强大的高新技术人才的支持,整合职业院校,形成特色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成为了必要和必需。

2.提升我省高职教育水平的需要

尽管河南高职教育在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和提升,但是与国际职业教育水平和沿海地区职业教育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职业理念不够先进,专业设置未能凸显特色,课程结构不够合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实训基地建设不够扎实等。我们必须加快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明晰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创造条件推进职业院校品牌建设,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缩小与先进院校之间的差距。

3.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改善生源状况的需要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随着生源的持续减少和高校的继续扩招,河南部分高职院校生源锐减,压力重重。一些高职示范(骨干)院校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些高水平建设成果,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这些院校多数是大型企业(行业)办学或合作办学,经验推广性有很大局限性和制约性。促进河南本土高职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的建设,提高河南高职院校竞争力,增强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改善生源状况,显得尤为必要。

二、就业导向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的核心要素

品牌是能够为顾客提供值得购买的功能利益或附加值的产品。[1]品牌是根植于组织文化中的一种吸引力、一种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具有特定质量、特定文化、特定价值的重要无形资本。[2]职业教育品牌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教育质量的升华,独特个性的品牌形象是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符号和标志。职业教育品牌战略是立足于学校内涵发展、整体发展、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创新理念,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层次。

1.就业导向对于职业院校的重要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根本原则、根本特色和根本目标。就业是高职院校的“民生之本、立校之根、发展之基”。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工作就是培养人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提升学校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级联动,走内涵发展之路,助就业于教学,导创业于教育,使毕业生有尊严高质量的就业。

2.就业导向对于学生和家庭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办学进入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好形势,迫切需要构建高职教育品牌,提高高职教育的吸引力,适应社会、家长、学生、企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以应对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异常凸显的情境下,唯有尽可能使更多的毕业生有尊严、有质量地就业才能体现出教育的核心价值和职业教育的担当,才能不辜负学生和家庭对学院教育和学院品牌的信任和期望。

三、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河南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的路径

(一)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的宏观诉求

1.通过政策引导,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

河南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占省内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河南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与再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职业教育依然很难走进公众视线,很难被公众认可和接受。职业教育依然生存在高等教育的“树荫”下,高职教育成为了一种“兜底教育”和“终结教育”的代名词。

近几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愈来愈难的报道屡见不鲜,而河南高职毕业生就业却“这边风景独好”。河南省市各级政府应提高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改善高职院校办学设施条件,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出台教育、法制、税收、就业、创业等积极政策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通过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宣传的引领为高职教育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崇尚一技之长,不惟学历凭能力”应该成为社会、企业、学校、家庭、学生所普遍接受的理念和观念,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可以享受同样的地位,优势互补,促进河南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科学规划调整职业院校布局

我省目前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形成了“条块分割”、“小而全”、“大而全”的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该布局的劣势日益显现。必须把科学规划、调整优化河南省职业院校布局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形成职业院校联盟或职教集团,下力气引导高职院校加强教学内涵建设,按照生源特点,系统设计、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过程。

调整职业院校布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人才质量,提升河南人口综合素质,把河南省的人口压力和劣势转化为河南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强势,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人力资源高地。要科学分析,合理分类,长远谋划,优势互补,把建设、调整院校布局与资源整合充分结合,达成优势互补,促进省际院校相互对接、区域院校之间相互对接、校校之间相互对接,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学生共育的良好平台。

3.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高职示范特色院校建设的历程,就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成长、发展、完善的过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关注多元群体,需要通过多元化表达、多元化渠道去实现人人成长、成才和成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制定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体框架与建设方案,引导和激励各级政府、各个行业、众多企业乃至各层职工积极参与,合力共同做好体系建设这项工作。

我们应该系统总结多年来职业教育品牌院校建设的成功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通过中高职衔接、职教与普教互通解决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的弊端,打造河南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早日形成适应发展、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教与普教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河南特色、一流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形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化、长效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科学化决策、长效化坚持、常态化管理、制度化规范。

职业教育的科学决策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体系,结构合理的决策者班子,高素质的决策参与人员,高水平的参谋咨询人员和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实现职业教育建设的长效化要求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内涵建设,成效长期巩固、经验长期坚持,形成良性运转长效机制;常态化管理式追求完美和实现职业教育卓越发展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在“常”上下功夫,在“态”上提要求,将职业教育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制度化规范是指职业教育发展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制定规范和建立机构,构建稳定、有序、和谐的河南职业教育体系。

(二)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建设的微观层面

1.示范品牌院校建设的起点——顶层设计

学校的顶层设计是统揽全局、高屋建瓴的谋划,左右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成长的质量。河南省职业院校的传统发展路径是“扩大招生规模——重视就业工作——强调就业质量”三部曲。各级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学院全力谋划,做到思想、体制、队伍、经费、设施、制度“六到位”,多举措并举多渠道并行促进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逆向设计路径“强调就业质量——重视就业工作——扩大招生规模”,以规模促效益,以效益促质量,以质量促发展,形成量大质优。

2.示范品牌院校建设的核心——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的核心是专业,院校必须具有优秀的专业群,能够引领专业领域的发展,同时在某一领域形成专业发展群,从而凝聚本专业的群体优势。伴随着河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职业岗位要求逐步升级,为实现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无缝对接,必须凸显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布局。

职业院校需要注重需求导向,不能蒙着头、闭着眼、关着门、脱离社会需求办学,应该坚持就业导向,密切联系产业、行业与企业的需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依据自身硬件设施、师资特色、历史传统等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切实做好专业调研,及时做实专业调整。“强优、改老、调困、育新”,重视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加强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把握人才规格的复合性,实施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彰显实践教学的综合性,建构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强化师资队伍的兼容性,加强开放办学的合作性,实现专业发展要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适销对路。

3.示范品牌院校建设的重点——理实一体化

黄炎培先生说:“职业教育就是要使读书的动手,动手的读书,把读书和做工并起来,让学生‘一面做,一面学,从做里求学,从随时随地的工作中间得系统的知能’,使之‘学而习,习而复学,使其所学与社会需要相配合,免蹈一般学而非所用的流弊’”。就业导向,项目导向,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有利于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全面实现“八个合一”,即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科学与科研合一,生产车间与实训教室合一,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3]

4.示范品牌院校建设的基点——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

学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处处、事事、时时以学生的需求为本;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仿真、模拟和真实的实践教学中收获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服务人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提供最实际、最真诚、最朴素的服务,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坚持就业导向,以家长、学生、学校和社会四方利益为着眼点,开创“就业指标刚性化、就业任务全员化、就业信息网络化、就业渠道多元化、就业重心基层化、就业服务实用化,实现一次就业零距离,二次择业有基础,创新创业有实力,走出一条符合高职发展规律、顺应家长愿望、实现学生理想、贴合学院实际、满足社会需求的成功之路”。

5.示范品牌院校建设的难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示范品牌院校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难点。目前的校企合作形式、校企融合度、校企利益分享等还不尽如意。产教融合、企校合作、学工结合,理应按照“立足行业、根植企业、搭建平台、合作共赢”的定位,利用现有的资源,围绕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坚持就业导向,贴近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走“同建一门课、同编一本书、同营一基地、同育一方人”之路,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做好“三育人”,依据行业企业需求变化规律,探索人才培养的规律,大胆借鉴企业中符合工业文化精神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结合本校特色和实际,构筑职业院校特色文化。

6.示范品牌院校建设的关键点——“双师型”教师团队

“双师型”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之本,是职业教育之基。“双师型”教师团队可以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存在的重教轻学、重教轻育、重理轻实、重硬轻软等问题。自从百科全书般的智能手机问世和普及后,职业教育必须从以前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技能和思维的培养。职业教育也需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实践,让学生更好地成为他们自己。

河南省职业院校应该搭建更多元的平台和渠道,坚持“名师引领、骨干带头、专兼结合”的原则,采取“引、聘、带”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实现教师集理论知识、教学艺术、岗位能力、职业素养于一身,“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徒弟、教学即生产”,教学、实习、生产一体化。通过教师团队去吸引和满足学生而不是控制和强迫学生,通过教师的魄力和技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成就学生。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河南职业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洒下了职教人励精图治的汗水和咬牙坚持的泪水。实施品牌示范计划可以促进高职学校内在的动力与活力的迸发,构建让百姓、企业、社会普遍认可、放心、信任的职业教育品牌,提高河南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家长接受度、学生满意度,使河南人有更多的职教获得感,在国际上提升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约翰·菲利普·琼斯.广告与品牌策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王明论,彭玉池.论高职院校品牌[J].职业技术教育,2011,(12).

[3]任文杰.高职院校“校中厂”运行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工厂”建设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责任编辑:G]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药学生色谱分析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