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展览馆项目多目标风险管理模式探索

2015-12-17朱剑锋

建设监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展览馆风险管理目标

朱剑锋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2)

大型展览馆项目多目标风险管理模式探索

朱剑锋

(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2)

大型展览馆项目具有建筑规模大、占地面积大、结构类型复杂、人流物流量大、配套功能繁多和投资巨大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因素非常多,这样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方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质量、安全、投资和进度等多方面的风险,因此,参建各方要加强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等多个目标的风险管理,做好风险的识别和防范,方能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基于国内外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对大型展览馆项目建设多目标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并以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某大型展览馆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质量、安全、投资、进度控制的多目标风险管理实践,为建设方的多目标决策提供了参考。

大型展览馆;多目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

0 引 言

近年来,在发展城市展览馆经济热潮带动下,各地大建展览场馆建设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把展览场馆作为城市的必要基础设施,纷纷规划建设展览场馆,甚至包括拉萨也在积极争取建设一个展览馆中心。

对于一项大型展览馆工程而言,紧张的工期往往会给工程的质量保证和安全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故,轻则会影响施工顺利进行,重则会给工程留下隐患或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甚至会使建筑物成为危房,影响安全使用甚至不能使用,最为严重的是使建筑物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大型展览馆项目的投资规模一般都会达到数十亿元,如果投资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投资额会大幅的增加,给建设方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再者,大型展览馆项目很多是政府投资项目,工期要求高,一旦进度滞后,会影响到后期开馆布展,造成不利的社会影响。

以往很多国内外学者对大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质量安全方面,例如,孔敏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的风险分析和控制进行了研究。目前针对大型建筑工程建设投资风险管理研究的相对较少,主要是针对投资控制的,例如,欧莉、易振华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总控进行了研究,刘峥、安雪梅对建设单位如何做好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行了探讨。在进度控制研究方面,岳军以某校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为例,得出成本因素对工程进度影响深刻,组织验收也是工程滞后的主要因素,并对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和组织模式进行分析,对高校大发展时期的工程项目管理提出可供参考建议。

综上所述,以往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型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维度单一,极少有人对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等多个目标的风险管理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本文以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内某大型展览馆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质量、安全、投资、进度控制的多目标风险管理实践,为建设方的多目标决策提供了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大型展览馆工程建筑面积超过 100 万 m2,量大面广,施工进度要求紧,质量安全要求高,总包单位有两家,分包单位近百家,现场施工人员高峰时超过 1.3 万人,大型机械设备多、交叉作业多、管理协调难度大。

工程建设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质量目标、安全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

质量目标为:确保工程验收合格率 100%,获得国家“鲁班奖”,获得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证书(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获得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和标志(运营阶段)。

安全目标:确保工程无重大安全事故,创建市级文明示范工地和标化工地,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93 号)相关要求。

进度目标:工程总工期目标为 848 d,工程主要节点计划、设计出图计划、专业分包招标计划等满足工程总进度要求。

投资目标:同口径下竣工结算价格不超过建设投资估算的 10%。

2 项目多目标风险管理实践

2.1 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本工程建设单位项目组织结构为职能制组织结构,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保证了风险决策的有效性;建设单位管理部门按照职能分别设置了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综合管理等部门,分别对应了项目进度、质量、安全和投资的风险控制目标,职责明确,组织系统稳定性强,以保证决策层形成的决策在执行层得以有效执行,有利于强化针对每个项目目标的风险管理。

结合本工程建设方的组织架构,为了有效控制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风险,组织建立了面向项目全体参与者的风险管理小组,该风险管理小组采用的是矩阵式的组织形式。风险管理小组是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风险管理体系中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勘测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测单位、外聘专家等,风险管理小组成员随项目实施阶段相应进行动态调整。

风险管理小组内部指令关系以横向指令关系为主、纵向指令关系为辅。因为各相关单位项目管理目标还是以合同约束方式为主,其最终风险管理绩效由合同约定方式进行考核。但信息中心指令以纵向为主,因建设单位是以项目全局进行风险管理,需要各相关单位及时、准确反馈信息以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2 风险管理的维度

项目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并明确项目组织、过程控制和持续时间。因此,项目建设风险管理的维度一般包括目标维、过程维、组织维和时间维,如图 1所示。项目建设的目标维主要包括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和质量目标。过程维是指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分析与识别、风险评估与预控、风险跟踪与监测、风险预警与应急等四个过程。项目组织维是指项目的参建各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以及检测单位、监测单位等。时间维主要是指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筹备、设计、施工和验收及试运营等 4 个阶段。

2.3 风险管理的内容

2.3.1 项目筹备阶段

项目筹备阶段风险管理工作内容主要是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编制各项计划:参建各方协助建设方编制建设项目实施阶段风险管理计划,编制施工质量、安全、投资、进度、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计划,项目管理计划等。

(2)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参建各方协助建设方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检查制度、施工监测布置及检测预警标准、编制风险管理实施说明书、建立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风险信息沟通协调制度等。

(3)建设方确定项目承发包模式、招投标管理办法及合同格式等内容。

2.3.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质量和投资两个目标维度,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1)设计方案风险识别:设计方对设计方案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包括设计方案及施工过程中对第三者建筑的影响分析),并形成设计方风险清单,报监理方和建设方审核。

(2)可施工性分析:设计方分析各种施工方法对设计方案的适用性以及设计方案的可施工性和经济性,包括职业健康和施工安全的考虑,以及对第三者的影响。并在设计说明中推荐适用于本设计费方案的预期施工方案,报监理方和建设方审核。

(3)设计方案风险评估:设计方根据项目调研资料和预期的施工方法对设计方案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形成设计方风险评估报告,并更新设计方风险清单,报监理方和建设方审核。

(4)预期风险策略:根据预期的施工方法和相关资料,提供设计方建议的预期风险减轻和风险应急等策略,并更新设计方风险清单。

(5)设计方案检查:包括建设单位、设计、监理及审图机构对设计方案的检查,包括设计复杂性、技术可行性、风险因素评估、预期施工方案等内容。

2.3.3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筑实体的形成阶段,该阶段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风险最高,因此,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各个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构建施工现场风险管理体系:施工方负责编制施工方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规划、工程风险管理计划、工程施工质量、安全、职业健康及环境保护计划等,报监理方和建设方审核。

(2)设计交底:由建设方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由设计方向施工方进行设计方案交底及相关资料交接,包括设计方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报告、设计方风险清单、设计方案可施工性分析报告等。

(3)技术方案风险分析:施工方进行设计可施工性风险分析、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风险分析、临近构筑物影响风险分析、场地地质条件影响风险分析等,报监理方和建设方审核。

(4)施工风险识别:用 RBS 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分解,结合设计方风险清单及设计方风险评估报告等设计方资料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建立施工方风险清单,同时施工风险识别还包括施工中因考虑工程施工实际的新增风险识别,因风险策略实施后的风险因素再识别等施工动态风险识别内容。

(5)施工风险评估:结合设计方风险评估报告、施工方风险清单等相关资料进行施工方风险评估,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风险因素进行定级评价,形成施工风险评估报告。此外,施工风险评估报告还包括施工中新增风险以及因风险策略实施后的风险因素再评估等内容。施工风险评估的最终成果体现为施工风险评估报告和更新后的风险清单,报监理方和建设方审核。

(6)施工风险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策略,编制风险策略实施计划并实施。此外,还应编制施工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及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7)施工风险监控:实时监控风险因素、施工风险预警预报、风险策略实施结果跟踪监测及实时效果分析、风险清单的持续更新等,此外还包括运营阶段风险监控措施在施工阶段的实施。

(8)施工风险通告。

(9)现场重大事故上报及处置。

2.3.4 竣工验收及试运营阶段

竣工验收及试运营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的质量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运营期质量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估:项目参建各方根据项目施工情况及风险管理结果,对项目运营期间的质量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并最终形成运营期风险评估报告,转交至运营方。

(2)项目试运营:主要从风险管理角度检查运营阶段风险管理工作以及运营期风险监控设备试运行。

(3)风险工作总结:建设方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风险管理效果进行总结并对参建各方的进行绩效考核,最终形成风险管理总结报告。

2.4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的总工作流程见图 2。风险管理总体工作流程包括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并制定风险管理策划方案,以及风险识别与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控、风险跟踪与监测、风险预警与应急等四个子流程,其中,四个子流程是一个闭合的动态循环过程。

风险识别与分析主要是寻找、辨别和分类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因素,并系统地识别风险源、确定风险事件的过程。风险评估与预控主要指对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风险事件进行等级评价、重要性排序,制定针对风险事件及风险因素的预防性措施。风险跟踪与监测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跟踪与监测的动态过程。风险预警与应急主要是根据风险跟踪与监测的结果,对风险事件进行预测预报,并视风险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图2 风险管理总工作流程图

2.5 风险管理绩效评价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单位应定期对所承担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自评价,其上级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绩效评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管理绩效评价采用评分法,主要包括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状况、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工作内容、风险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的结果。

3 大型展览馆项目多目标风险管理实践效果

通过建立大型展览馆项目建设方的风险管理体系,分别从目标维、过程维、时间维对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目标为核心建立统一的目标体系,以联系、协同的方式开展风险控制工作,通过不同维度对工作内容设计整合,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整体,解决了建设工程中工期紧张、投资难、质量要求高以及安保压力大等交叉影响下的投资风险、进度风险、安全风险、质量风险等核心问题,从根本上确保大型展览馆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有序完成。

4 结 语

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开展大型展览馆项目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大型展览馆和场馆建设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环境风险的影响,能够减少工程总投资、节约资源,尽量减少社会资源浪费,降低项目建设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文仅仅是对大型展览馆项目建设多目标风险管理初步探索,是在借鉴国内外风险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基础上,并结合大型展览馆项目建设的特点而提出的。然而一种新的成果,除了理论上的合理外,还必须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的检验,方能发现问题及查找错漏,更能进一步丰满理论框架。另外,不同目标维度风险之间不是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是彼此影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进行研究。

[1]何文才. 大型展览馆场馆集成化管理建设模式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孔敏.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和控制[D].山东:山东大学,2005.

[3]欧莉,易振华.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总控[J].建筑,2002(7):35-36.

[4]刘峥,安雪梅. 建设单位如何做好重大工程项目投资控制[J].经济论坛,2003(22):77-83.

[5] DB 31/T 688-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风险管理规范[S].

[6] 岳军.高校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以A校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通信地址:上海市安航路200号1号楼209室,邮编:201207。

F407.9

B

1007-4104(2015)12-0067-04

2015-10-10

朱剑锋,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展览馆风险管理目标
中国展览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全球首个水下展览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展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