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详解法文版《中国地震年表》

2015-12-17高继宗苏彦高山子

城市与减灾 2015年4期
关键词:法文年表神父

高继宗 苏彦 高山子

详解法文版《中国地震年表》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Earthquake Chronology of China” in French version

高继宗 苏彦 高山子

法文直译图书《中国大地震目录》或《中国地震目录》,作者认为书名与实际内容不符,因为,书中提到的所有地震只有两个要素:地震的公历日期与地点。无论波及多少省、府、州、县的地震,都没有给出震中、震级、烈度等基本参数,惟称《中国地震年表》才名实相符。

黄伯禄

内容简介

法文版《中国地震年表》(以下简称法文《年表》)共2卷。第1卷出版于清宣统元年八月二十四日(1909.10.07),署名作者:南京教士中国黄伯禄。第2卷出版于中华民国二年十月(1913.10),署名作者:南京教士中国黄伯禄和助手管宜穆、田国柱。出版单位都是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又称天主教孤儿院印刷所)。

第1卷的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作者自述,缩写词说明,陕西、甘肃、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直隶、盛京、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四川等省的地震年表,19省地震年表索引,勘误,本卷目录,共计307页。19省地震年表,采取一省一表,一地一震编一号,19省连续编号,共编5793号。最早的地震为夏桀五十二年(公元前1767年),最晚的是光绪二十二年正月二日(公元1896年2月14日)四川潼川府地震。

第2卷的内容包括:前言、缩写词说明、参考书目、3322次地震的简要说明(其中138次地震附有受震地点分布图、1668年7月25日山东沂州府大地震附有等震线图)、附件一、附件二、本卷目录等,共计451页。本卷很多内容都是编者依据第1卷的资料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如地震的时、空分布图、表。

法文《年表》比《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1956年出版、以下简称中文《年表》)早了47年,虽然已年过百岁,但知道它的人却寥若晨星(由于多种原因,黄伯禄曾被一些学者误认为外国人),甚至连一些著名的地震专家也没有耳闻过,更没有目睹过。

编者简介

法文《年表》的主编黄伯禄(1830-1909)神父(以下称黄神父)是江苏省海门直隶厅(今南通市海门市)人,生于清道光九年十二月九日(1830.01.03);字志山、斐默,号成亿,又号裳。幼年就读于私塾。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五日(1843.05.04)入上海松江佘山张朴桥天主教修道院(洗名伯禄),学习中文、拉丁文、哲学、神学等课程。咸丰十年四月十三日(1860.06.02)晋升司铎(神父的别称),即在修道院教授拉丁文、哲学,后到上海、苏州、海门等地传教。光绪元年至三年(1875-1877年)任徐汇公学校长,兼管小修院。光绪四年任江南教区主教秘书及神学顾问,并专务著作。曾两任震旦大学校长。黄神父一向不隶会籍,宣统元年(1909)夏,乃发愿入耶稣会,当年10月8日卒于徐家汇,1910年1月20日葬于上海圣母堂。

黄神父去世后,高迪爱(1849-1925)为他写了小传,刊于1910年的《通报》(世界汉学权威刊物)。1938年10月3日北平出版的《公教学校》第4卷第22期曾刊出《黄伯禄司铎传略及其著作》(作者尧山)。1970-1980年间,方豪(1910-1980)在《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中为黄伯禄写了长篇传记,传记末句为赞语:“清末,江南教区,耶稣会与非耶稣会中、西司铎,人才辈出,氏为其中之佼佼者。”

黄神父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一生用中文、法文、英文和拉丁文发表的著作共约30多种,其著作之丰富,涉及的学科之广,在中西神父中是极其少有的。

宗教类中文著作有:《圣女斐乐默纳传》、《正教奉传》、《集说诠真》、《正教奉褒》、《训真辨妄》、《圣母院函稿》、《圣年广益总目》、《圣教理证》等。社会学类法文著作有:《中国产权研究》、《从法律观点看中国婚姻》、《盐之公卖研究》、《行政杂记》等。自然科学类著作有:《中西历日合璧》、《中国地震目录》、《中国古代太阳黑点考》、《中西新月对照》、《日月蚀考》等。字汇类著作有:《四库书目字汇》、《明一统志舆地字汇》、《广舆记地方字汇》、《历代职官表字汇》、《大清舆地字汇》、《佩文韵府汇目》等。文牍类著作有:《函牍举隅》、《函牍碎锦》、《函牍举隅碎锦注释》、《契券汇式》等。

黄神父著作的影响广及国内外,如《中西历日合璧》在出版的当年(1885年)就被译为英文;《中国产权研究》、《从法律观点看中国婚姻》、《盐之公卖研究》、《行政杂记》、《中国地震年表》等,被分别刊于《汉学丛书》第11号、第14号、第15号、第21号、第28号、第28-2号,发行于欧洲各国。法国知识界尊称黄神父为杰出的“汉学家”,并两次给他颁发儒莲奖:一次是1899年,一次是1914年(法文《年表》第2卷出版后的翌年)。

黄神父编辑法文《年表》始于1906年中(时年76岁),第1卷于1909年10月7日出版,黄神父于次日去世。黄神父的两位外籍助手管宜穆和田国柱对他遗留的第2卷文稿,进行了补充与修改,历时四载,终于1913年10月作为《汉学丛书》第28-2号出版。

管宜穆(1855-1917),来华天主教耶稣会士,西班牙人,曾用上海方言编写《圣教要理问答注解》,翻译过张之洞(1837-1909)的《劝学篇》,所著《开封犹太人碑题》作为《汉学论丛》第17号在上海出版,后获1918年儒莲奖。

田国柱,来华天主教耶稣会士,法国人,生卒年不详,1914-1919年任徐家汇观象台台长。因协助黄神父编成法文《年表》而获得法国科学院的奖励。所著《中国的气温》于1918年在华出版。

“汉学丛书”第28号,《中国地震目录》

《汉学丛书》是由法国来华耶稣会士夏鸣雷(1848-1901)神父于1892年创办的,夏神父时任徐家汇耶稣会院院长,所著《崇明岛志》、《安徽省志》、《景教碑考》等相继在《汉学丛书》刊出。

儒莲(1797-1873)是法国著名汉学家。儒莲奖是由法兰西文学院颁发的汉学奖项,创立于1872年,自1875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每次获奖者只有1~3人。

前所未有的地震科研成果

在法文《年表》问世之前,中国只有一些“地震资料汇编”。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在《汉书》里首设《五行志》,志中首次汇编了地震资料。此后的历代正史里也都有《五行志》(惟《魏书》曰《灵徵志》、《清史稿》曰《灾异志》),历代《五行志》里也都有地震资料汇编。此外,北宋、元、明、清等朝编纂的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古今图书集成》等也都有地震资料汇编。历代的地震资料汇编,或汇集一个朝代、或汇集几个朝代的地震记载,少者仅几条次,

多者数百条次,历代合计约2850余条次。

历代地震资料汇编中的地震日期,全部是农历日期;地震的地方,有的没记地名,有的虽然记了,但当时的区域比较广泛,大多难以确定具体地点。如《汉书·五行志》的地震资料汇编仅有17条次:

周幽王二年,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

鲁文公九年九月癸酉地震。

鲁襄公十六年五月甲子地震。

鲁昭公十九年五月己卯地震。

鲁昭公二十三年八月乙未地震。

鲁哀公三年甲午地震。

鲁釐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麓崩。

鲁成公五年夏,梁山崩。

汉惠帝二年正月,地震陇西,压四百余家。

汉武帝征和二年八月癸亥地震,压杀人。

汉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

汉元帝永光三年冬地震。

汉成帝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地震,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

汉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

汉文帝元年四月,齐、楚地震,山二十九所同日崩,大水溃出。

汉成帝河平三年丙戌,犍为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

汉成帝元延三年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壅江,江水逆流,三日乃通。

历代地震资料汇编的记述方式,一直都是这样,到了清代也没有改变。法文《年表》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之截然不同,全部采用表格形式,分别按清朝的省、府、州、县,以地震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如表1所示。

表中1列为序号;2列为地名,法文译名在前,中文名在后,按府-州-县顺序排行;3列为当地(府城、州城、县城)的纬度数;4列为当地经度数;5列为地震公历年份,公元前的标以av.J.-C,公元后的标以ap.J.-C;6列为地震公历月份;7列为地震公历日期,公元前的为格列历日,均加注儒略历日,皆在当页下方一一列出,并按顺序编号为(1)(2)(3)……;公元后1582年10月前的为儒略历日,自1582年10月起为格列历日;8列为注。表中除中文地名与阿拉伯数字,其余全为法文,这更是前人没有做、也不会做的。其余18省地震年表也都是这样的。

为节省文字,表中使用了很多的缩写词,其法文与译文如下:

P=省,V=城市,F=府,H=县,T*=直隶州,T=(府属)州,t*=直隶厅,t=(府属)厅,Ann=(公元)年,av.J.-C=公元前,ap.J.-C=公元后,1=1月,2=2月,3=3月,……12=12月,Jr=白天,Pr=春,Et=夏,Aut=秋,Hiv=冬,Gr=强烈地震,Leg=轻微地震,Pl.jrs=多次地震,Aff.mont=山崩,Perturb.riv=河溢,Styl.Jul=儒略历。

法文《年表》的地震日期全部是公历日期,是由农历日期换算来的,若不精通中西历日换算,这是绝对无法完成的。

黄神父不仅把每个府城、州城、县城、厅城的名字一一译成法文,还列出了每个城市的大地坐标(经纬度数),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表1 陕西省地震年表所列《汉书·五行志》记载的部分地震

黄神父开创了分省、分府、分州、分县(19省合计847个府、州、县城)编辑地震年表的先河,并采取一地一震编一号、19省连续编号,共编5793号(有3个重号,实为5796号)。其中地震时间最早的是公元前1767年,最晚的是公元1896年,时间跨度长达3663年,地震次数多达3500余次,并编辑了地震年表索引,这都是前所未有的记录。

法文《年表》还分省列出了全部参考书目的名称、版本、年代,这也是中国历代古籍中从来没有的内容。

显而易见,法文《年表》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地震科研成果,是中国近代的第一部地震科学专著,极具里程碑的价值!更值得称赞的是法文《年表》一问世,就走出了国门,走进了欧洲,走向了世界,并且一直走进了21世纪的互联网,本文作者就是从法国的互联网上看到它的。

此外,黄神父为地震科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也是值得称道,值得发扬光大的。1906年中,黄神父获悉法国地震学家蒙特苏斯(?-1923)的《地震地理学》中缺少中国的地震资料,日本地震学家大森房吉(1868-1923)的《震灾预防调查会报告支那地震表》(1899年)里,也只有中国清朝以前的部分地震资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黄神父不顾自己年迈体弱,爽快地接受了徐家汇观象台的委托,便着手搜集中国古籍中的地震记载,历经三度春秋,终于编成法文《年表》第1卷。之后,又昼夜不停地编译第2卷文稿。甚至在去世的前一天(1909.10.07),黄神父还交给两位助手一些刚译好的书稿。黄神父编译《年表》显然到了痴迷、忘我的程度,以致长期带病著作。黄神父是第一个为中国地震科学事业献出生命的学者,后人应当以他为榜样,无私地为中国地震科学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学识。

法文《年表》的历史作用

法文《年表》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的一项空白,使我国有了一部比较完整的按照公历日期系统编排的全国地震年表,为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中国的地震问题,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基础资料。

国外学者如何使用法文《年表》的?直到现在,我们所知甚少。翁文灏(1889-1971)博士在《地震·地震研究》里有所涉及:“T0bar及Gauthier二氏尝计算中国地震分为三期:第一期自西历纪元1年至633年,得413例;第二期自634年至1266年,仅得375例;第三期自1267年至1899年,共得2935例。第三期地震最多,固由去今未远,记载较详;而第一期反较第二期为多,则颇似由盛而衰,出于自然。质言之,或诚有600余年盛衰更迭之周期……;复就各省分别计算,则衡以此律,19省中应验者11,殆非尽出偶然乎?”

T0bar及Gauthier就是黄神父的两位外籍助手管宜穆与田国柱。他们还据第1卷的资料绘制了138次地震的受震地点分布图和1668年7月25日山东沂州府大地震(现称郯城大地震)的Ⅵ~Ⅹ度等震线图(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幅等震线图)。由此可见,法文《年表》刚刚问世,就为地震科学研究发挥了提供基础资料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它的使用状况,我们目前也只是略知一二。1922年,翁文灏博士发表了《甘肃地震表》(《科学》6卷12期),其中83条地震都特别注明是“法文表未载”。“法文表”是翁博士对法文《年表》甘肃省地震年表的简称,由此可知,翁博士编辑《甘肃地震表》是以法文甘肃省地震年表为蓝本的,并与之做了逐条比对。

1901年的徐家汇观象台

数年后,翁博士在《地震·中国地震》(商务印书馆1924年初版、1929年再版)中说:“据搜罗最完全之统计,自夏桀五十二年至今3500余年间,中国地震有记载可考者共达3500余次(凡同时数处震动者均合计一次),几达平均每年一次,其间远古三代以及边远荒僻之震,为记录所遗漏者,当犹不可胜数。”翁博士所说“搜罗最完全之统计”,显然就是据法文《年表》的统计。翁博士接着指出:中国地震在“三千数百次中,仅有250余次可以约知其震中,凡此震中,其位置皆不期而集中于一定地带,在此带中震中密集,除此带外,则震中殆绝无,若是者,名之地震带。”翁博士进一步归纳出16处地震带,并绘制了《中国地震区分布图》。他在《甘肃地震谈》(1927年《东方杂志》第24卷第18号)里说:“中国地震的地方,我在民国11年曾根据许多材料做了一幅中国地震区分布图,将能有大震的区域都画在图上。”

翁博士虽然没有说出所据材料的名称,但其中必有法文《年表》。南京中央气象台地震仪室观测员金咏深在《民国以来之中国地震》(1936年《气象杂志》12卷1期)中的一段文字可为此旁证:“翁氏之研究为最精详透彻,纯从地质学眼光观察,名言谠论;彼从3500余次中之250余次,推定其震中,依地理之分布,得下列诸地震带……”。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辑中文《年表》时,以及70-80年代,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辑《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时,都曾参考过法文《年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保存至今的法文《年表》的借书卡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李善邦、谢毓寿、梅世蓉、苏联专家、武宦英、李群等专家的借书日期与还书日期,最早的为1952年8月9日,最晚的为1981年4月7日。

法文《年表》现在还有没有使用价值?还有,不仅有珍贵的文物价值,也还有地震资料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

法文《年表》是中法文化融合、中西学者精诚合作的成果。主编黄伯禄是中国人,管宜穆是西班牙人,田国柱是法国人。黄伯禄死后,管、田并没有半途而废,而是继续补充、修改,历时四载,终于完成了第2卷。在第2卷出版时,黄神父已去世4周年,署名作者不但仍然有黄伯禄,而且还署为第一作者,这样诚心诚意地合作,世之罕见,堪为典范。

长期以来,中国地震学界一直认为: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始于民国十年(1921年)翁文灏等6人赴海原8.5级地震灾区考察之后,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的发源地是北京的地质调查所。而法文《年表》则作为无可置疑的实物证据证明: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始于清朝末期(1906-1909年),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的发源地是上海徐家汇观象台,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的开山之作是1909年法文版《中国地震年表》,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的鼻祖是黄伯禄神父。

法文《年表》的资料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编辑中文《年表》与《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简称《汇编》)时,都没有采用法文《年表》中的资料。本文作者将它与《汇编》逐条做了比对,结果发现有759次地震(包括山崩)《汇编》都没有,除去170余次与地震无关的山崩和数十次可能因日期与地点有误而多编出来的地震,也还比《汇编》至少多出500多次地震,500多次可不是个小数!这些地震分别记于哪些文献?有待专家学者深入查考。

法文《年表》的不足

法文《年表》虽然收录了3500多次地震,还是遗漏了大量地震。中文《年表》收编的地震约8100余次,是它的2.3倍。法文《年表》何以遗漏如此多的地震?参考文献太少!其参考文献的数量仅为中文《年表》的1/20,遗漏大量地震也就在所难免了。

李善邦曾指出法文《年表》的一些问题:“遗漏很多,所辑地震未经分析,重复不清,且缺乏考证,古今地名混淆,加上译音不确切……”

此外,法文《年表》还把山崩与地震混编在一起。法文《年表》共收编山崩200余次,其中除少数为“地震山崩”外,绝大多数似与地震无关。还有一些地震日期换算有误,一些城市的经纬度数也不大准确,有的甚至连度数也错了。

法文《年表》与中文《年表》的内容与价值虽然都悬殊很大,但黄神父等人的业绩与贡献还是应当肯定的,他们毕竟是中国近代地震科学研究的先行者,毕竟只有3个人,而且主编黄神父当时已年近八旬!

猜你喜欢

法文年表神父
法文摘要
年表
法文摘要
19世纪4部《大清律例》法文译本译者序言
王锡良年表
石鲁年表
摔跟头
祈 祷
梁玉绳年表
谷歌邮件语言新添彻罗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