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015-12-17梁修才张德广

安徽医专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医患医学生医学

梁修才 张德广

构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梁修才 张德广

构建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也是医学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其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探索实践,在医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就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并持续深入推进,这样才能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改善医患关系,推动当代医疗事业改革。

医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要性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医学价值的多元化取向日益突出:人们利用医学手段,可以进行大脑移植,可以采用试管婴儿的方法繁衍后代等。医患关系的多重性和复杂性日益突出:随着权利意识的增长,健康被确认为基本人权,病人认为治病是自身的权利;健康服务在大多情况下被理解为一种消费,保健服务被视为一种市场行为,医生与病人变成了消费者与消费提供者的关系。于是,医患之间出现了契约关系、商品交换等不同及偏面观念。对此构建医学生的核心价值具有必要性。

1 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的人才观、教育观要求:学生在学校里成长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发展,而应该是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全面的教育[1]。对医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仅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根本性保证,意义重大。医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实质内涵,始终热爱祖国,才能培养良好的“三观”,促进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只有积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增强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情感认同,才能积极加入到社会主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实践之中,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只有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良好风尚,才能使自己很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工作,与人为善,逐步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在构建新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形势下,应该更加深入地考量加强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也是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关系着未来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务工作者服务的对象是人,研究的领域是人的生命和健康,这就决定了对医学生素质培养的特殊性、严谨性和全面性。核心价值观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新型医学人才。

2 当代医疗事业改革的需要

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医改是我国社会改革的一部分,而改革的主体是人。如何让医改得以顺利进行,使医改取得预期的成效?培养医改需要的专业人才就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新医改需要的专业人才,既要具有医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有解决医改所遇到的难题的能力,还要怀有以人为本、心怀仁爱的高尚品质。

医疗服务转型需要培养厚道仁心、心怀病患的医学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医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医疗服务业在发生着变化,正在从传统的“以治病为中心”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对医学服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要求新的医学人才必须具有“厚道仁心”的品质和“心怀病患”的意识[2]。新世纪的医学人才,必须要有一颗仁心,“以病人为中心”。医生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植入心中,处处为病人着想,取信于病人,方便于病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还体现在不仅给病人治病,还要及时给病人普及医学知识,提升病人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以及预防疾病的能力,从多方面关心帮助病人。因此,医生不仅需要有较高的医疗水平,还要有高尚的品德,甘于奉献。

3 改善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因医患纠纷引发的冲突事件此起彼伏,甚至还有恶化之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患双方的彼此不信任及义务工作者不负责任[3]。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当今医学除了治疗疾病之外,它的范围有了更大的扩张,开始全面关注、关心病患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存状态等,侧重于对病患的深层次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病患在接受医疗服务的时候,更希望医生能够耐心的倾听他们的诉说,在治疗自己躯体疾病的同时,关心他们精神上的病痛。而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医生在给病人诊治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于机器,减少了对病人问诊的时间,忽略了病人的心理需求,必然使得医生和病患之间的关系渐渐淡漠,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今天,医务工作者能否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能否在更广泛的心理、社会等方面给病人以帮助,尤为重要。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解决医患关系纠纷的重要原则。随着时代发展,医学的进步,要对“以病人为中心”做深层解读,弄清楚它的内涵和时代要求,为紧张医患关系的缓解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经济社会中把医疗服务仅仅当作一种服务商品来进行消费的偏面观念,使得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对人的主体价值判断出现偏差,成为当前医学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因此,对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建与凝炼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4 创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

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长期工程,需要医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对医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让他们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亟待协调。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最关键的是要有效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如何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就必然要有相应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价值目标。

当今社会,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社会思潮多种并存,对在校的医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冲击。社会也出现了价值多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必将导致医学生的价值混乱乃至价值错乱,进而可能会导致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错乱,就业后则会直接影响其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最终的结果就是阻碍了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青年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培养新型的医学人才,我们需要考虑到医学生的主体性,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教育培养,力争促进医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新型的医学人才,不仅仅需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富有医学人文精神。随着大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要转变观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积极提供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全面服务。这也要求医学院校,及时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培养医学生的教育内容。

钟南山曾说“造成医患关系紧张根源在于人文精神教育缺失”[4]。可见,培养富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务人员是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必然要求。通过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到医学教育中去,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5]。人文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塑造医务人员新形象,从而在根本上为解决医患矛盾或缓解医患矛盾打好基础,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总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医学教育中去,结合医学的特殊性,构建医学院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既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医学人才,又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1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4~299.

2 陈宪章.建设主导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2):22~24.

3 许玲,田侃.从医患双方角度透视当前医患关系[J].卫生软科学,2005,19(4):263~264.

4 余方才,杜继双,主编.医学伦理学教程[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0:60~69.

5 马红军,张扬.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6(4):261~262.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The Core Values of Medical Students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LIANG Xiu-cai,ZHANG De-gua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n the part of medical students i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inctive socialism,but also the demands of progress and reform of medical science,which can’t be accomplished at one stroke.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xplore and practice constantly.As soon as medical students are admitted to medical university,they should be educated to cultivat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task should be carried on continuously.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tudents,improv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promote contemporary medical service reform.

Medical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Necessity

R-4

A

1671-8054(2015)06-0007-02

/(编审:陈晓宇)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合肥 230601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SK2012B258)2015-10-08收稿,2015-11-10修回

猜你喜欢

医患医学生医学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