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城区防洪实践与思考

2015-12-16张咏梅

山西水利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苑滩区运城市

张咏梅

(运城市水务局,山西 运城 044000)

1 概况

运城市地处山西省西南部,整个城区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大运高速公路及尊村引黄五级干渠呈东西向从北部穿过。市区南紧邻盐池,西至圣惠路,东至运三高速公路,由于受七里岗高地的控制,地形呈“簸箕状”,平均坡降4‰,海拔高程在358~380m之间。

运城市属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517.6 mm(1971—2007年),年最大降雨量993.8 mm(1958年),24 h最大降雨量149.4 mm(1972年9月1日)。全年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汛期(6—9月)。因此极易表现出地表径流骤升骤落、水量大、流速急、破坏性强的特点。

2 城区洪涝防御体系

运城市地区洪涝防御体系由水库、河(渠)道、堤防、滩池及排涝设施组成。

2.1 水库

运城市城区上游主要有上马水库、樊村水库、安邑水库和八一水库。其中上马水库位于涑水河之上,该水库一方面可防止洪水从冯村乡老官道南下直接进入运城市区,另一方面可防止洪水从涑水河漫溢后,经运城杨包滩淹没盐湖新区后绕流到运城老城区。樊村水库、安邑水库和八一水库均为旁引式水库,主要是周边城市雨洪水的寄存地。

2.2 河(渠)道和堤防

目前运城市城区主要防洪河(渠)道有姚暹渠、常硝渠和干河。姚暹渠全长86.56 km,城区段长16.88 km,是为保护盐湖、盐运及农田灌溉而修筑的人工河道,河道上陡下缓,上宽下窄。常硝渠全长17.646 km,是运城市区的主要排水出路,主要承担同蒲铁路以南、分水岭(槐东路—禹都大道—学苑路)以西老城区的洪水排泄任务。干河全长15.1 km,是市区西北部的一条洪水通道。

2.3 滩池

苦池蓄滞洪区位于姚暹渠上游,主要是调蓄滞洪,控制姚暹渠洪水按15m3/s流量下泄,防止姚暹渠洪水从东部进入运城市区,进而淹没盐池。

杨包蓄滞洪滩区主要是调蓄涑水河超标准洪水及上马水库溃坝后滞洪,防止老城区受淹。

东留蓄水防洪调节池、铁北蓄水防洪调节池和王家营蓄滞洪滩区分别是干河中游及末端的蓄滞洪区。

市人民公园(西花园)蓄水防洪调节池主要保护西城区的防洪安全。

盐池附属的北门滩滞洪滩区、硝池滩滞洪滩区、鸭子池滞洪滩区、汤里滩滞洪滩区主要保护盐池安全。

2.4 排涝设施

目前运城市城区防洪排涝泵站主要有货场路泵站、圣惠路泵站、解放路泵站、中银大道排水泵站、硝池滩防汛应急分水泵站。主要用来提排城区河、渠及滩池的水,防止河渠和滩池水外溢,威胁城区安全。

运城市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总长287.4 km,雨水范围约65.05 km2。其中雨污合流管网长83.3 km,雨水管网长83.2 km,污水管网长120.9 km。市区排水现状主要分为五大片区:铁北区(东至中银大道,西至圣惠路,北至姚孟高架桥,南至同蒲铁路)雨水通过解放路、圣惠路排入货场路泵站和圣惠路泵站提排至姚暹渠;铁南区(东至学苑路,西至圣惠路,南至南环路,北至同蒲铁路)雨水排入常硝渠;东部新区(东至韩信路,西至学苑路,南至盐湖大道,北至禹都大道)雨水排入八一水库;学苑北路东西两侧区域(东至学苑北路,西至中银大道,南至姚暹渠,北至华源街)雨水排入姚暹渠;南环路以南区(东至学苑路,西至西环路,南至南环路,北至环湖路)雨水排入盐池。

3 城市防洪存在问题

3.1 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汇流快,下泄慢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硬化面积急剧扩大,形成大量不透水地表,严重破坏了天然水循环,容易形成较大的地表径流,一旦遭遇较大降雨,将出现马路行洪及暴雨内涝的现象。

3.2 城市引水与排水不匹配

随着运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不断加大,为满足群众用水需求,不得不从外界引水。同时由于生活排水大大增加,而城市排水滞后,造成城市引水与排水不相匹配。

3.3 旧城区排水体系相对滞后,不能满足新城区发展

运城经济开发区、空港开发区和北部工业园区地势较高,在排水系统设计时没有考虑开发新的洪水出路,仅考虑了开发区内雨水的汇水面积和流量,而且多数通过老城区排水系统将水排出,而老城区的排水体系改造又相对滞后,导致老城区的排水压力越来越大。

3.4 市区排水主渠淤积堵塞,断面小、过流能力不足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曾多次对常硝渠、姚暹渠城区段、干河进行改造整修,但由于所需资金太大,改造不彻底,仍存在过流能力不足、排水不畅等问题,危及城区防洪安全。

3.5 城市雨污水收集率较低

目前城市绿化带普遍高于路面,一遇降雨,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管网排出,雨水收集率偏低,而目前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制性要求小区、绿地、广场等设计时必须兼顾雨水调蓄的功能,延缓了城区内雨水调蓄设施的建设,增加了城市发生溢流和水浸的风险。

4 几点建议

4.1 加快老城区城市排水系统管网改造

根据城市排涝的实际需求,应加快完成城市老城区排水管网的改造,采取管道内疏浚、清除淤泥、重新铺设管道、拉通管网、增加雨水口等,逐步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不断提高老城区管网的排水能力,减少管网“瓶颈点”,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内涝之困。

4.2 合理规划新城区排水系统

新城区在发展时应考虑新的排水出路,铺设合理的排水管网,提高雨水收集率,减少新城区雨水对老城区泄洪的压力。

4.3 全面整治市区排水主渠

对市区三条主要的排洪通道姚暹渠城区段、常硝渠、干河进行全面规划,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断面进行整治,清障疏浚,彻底清除杂草、荆棘、垃圾、障碍物,扩大行洪能力,使河道行洪量达到设计标准。

4.4 加大污水水质处理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污水相应增加,为此应做好污水的收集、处理工作,增加污水处理设施,为运城市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充足的中水水源。

4.5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防洪安全

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和水患意识,营造人水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做好城市防洪工程管理工作,加大河道“三清”和整治力度,坚决制止违章占河行为。

4.6 充分利用雨水,使雨洪调蓄有机结合

政府应出台强制性政策,要求各机关单位、居民小区、街心公园、大型公共场、学校、医院等修建相应的雨水收集设施。降雨时城市将一部分雨水蓄存起来,平时可作为绿化、清洗和消防用水,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猜你喜欢

学苑滩区运城市
清代黄河滩区治理与区域社会研究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山东投资260亿元迁建黄河滩区60多万人
陕西合阳沿黄滩区成鱼健康养殖技术的探讨
豪雅三维渐进学苑
与家有关的字
学苑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