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巫山山鬼和她的风味菜

2015-12-16编辑柳向阳

中国三峡 2015年7期
关键词:山鬼烤鱼豆渣

文、图/江 树 编辑/柳向阳

巫山山鬼和她的风味菜

文、图/江树编辑/柳向阳

今年四月,我们一行四人自宜昌回成都,中途要在巫山换车吃饭,这真是天遂人愿,正好让我去一家心仪已久的餐厅拔草。同行朋友问我地址、店名、特色,我一概答不出,只说一定不错。

因为我认识餐厅的合伙人,叫巫山山鬼。

去年年底去巫山看红叶回成都后,朋友圈便多了这位巫山山鬼,常发些食材、菜品、书画、木雕的图文,大俗亦大雅。山鬼出自屈原的《九歌》,半神半巫。用如此霸气的山鬼为代号的是位女士,我与她曾在巫山大儒向先生书房中聊过美食文化,临别时她赠我一册所著的图文书,叫《味美巫山》,内容多是当地的蒲公英、打碗花、鹅儿肠、庙党等山野食材入菜。这些菜式做工细腻、装盘考究,绝非上不得台面的乡土菜,我只翻看数页便被震住——这渝东小城竟然还有这等烹饪大师。

我去电时已过了中午饭口,巫山山鬼颇为歉疚,说只有两个徒弟在,厨房也没有准备乡野食材,只有做几道家常菜来凑数。

餐厅叫国轻酒楼,在县城净坛一路的街边,门脸小招牌也小,还被树枝挡住了大半,毫不起眼,如果不是巫山山鬼迎接,多半会被我当作杂货店擦肩而过。建筑是典型的山城风格,入口其实是餐厅的三层,有一个接待散客的大厅,不足一百平米,穿过大厅有条通道,拾级而下别有洞天,有花有树有鱼池,三楼墙上和底层照壁各有一个“㸑”字,一高一低,遥相呼应。

作者和巫山山鬼

古炊具

堂烹

“㸑”音为cuan,巫山山鬼说这是个会意字,字义为烧火做饭。这是个字典少有收录的生僻字,不过巫山还在使用,当地农村管兄弟分家叫分㸑,也就是另立炉灶。巫山山鬼把我带进一个20座包间,包间宽大明亮,墙上满是书画,茶座两侧的博古架上放着些古意盎然的器具,看起来颇有些年头。她介绍有明清的,有唐宋的,还有汉代的,风格有质朴古风的,有西域色彩的,还有炉灶烹饪二合一的炊具。见我颇为惊讶,巫山山鬼轻描淡写地说这些古董在当地并不稀罕,三峡移民那几年随处可见。除了这些东西,酒楼里还有很多崖柏、木根和石块,在她的指点下,我才看出那些石块其实是石刀、石斧和石锤,大多是新石器时期的,也有些旧石器时期的。

这边厢各种物件目不暇接,那边厢菜香扑鼻而来。另一个包间中菜品已悄然上桌,移步望去琳琅满目。

我首先注意到的热菜是剁椒土鸡,这道菜肉块紧实,汤色红亮,泡椒剁得很细,要仔细看才能发现。鸡块是与土豆同烧的,土豆不多,还不如指头粗的葱白扯眼。这让我想起了在巫山山鬼的《味美巫山》中看到的烧全鸡,那道菜是将仔鸡治净码味后,先在油锅中炸至金黄,再下卤料焖煮半小时,最后离火泡两个小时再装盘勾红油味汁,烹辣椒葱油而成,口感红亮醇糯,家常味浓。这道剁椒土鸡的口感如何呢?我有几分期待,立刻引箸搛起肉块送入口中。鸡块如预料般紧实弹牙、汁水饱满,但不如预料的那样干香,不过肉质不腥不腻,葱香味外还透着些泡椒和泡菜味,我这才注意到同烧的还有泡藠头,难怪即使有厚厚的一层红油也不觉得腻。

腊味烤鱼是另一道原创巫山风味菜。近十年来风靡全国的万州烤鱼正是发端于巫山巫溪之间的大宁河,万州烤鱼更专业的叫法就是巫山烤鱼或巫溪烤鱼,这种烤鱼是码味后明火烤制,再装盘配蔬菜和配料后经二次煨煮入味。然而巫山山鬼创制的这道烤鱼却大相径庭,鱼块腌制后装盘用明炉现场堂烹,全程不用食用油,而只是在鱼块下用肥腊肉铺底,腊肉遇热出油,随着火温升高腊肉变焦,带着糊香味的油煎炙鱼块入味。这道菜成菜清爽,不用辣椒,只有几颗花椒提味,与传统油厚麻辣的川渝风味菜去之甚远,口感清爽滑嫩,别有风味。

凉拌腊肉是道已热卖二十年的招牌菜。这是巫山山鬼当年在老城经营夜市时所创。巫山腊肉制作考究,老法必须用柏树枝桠熏制,更讲究的还要掺入花梨木或橡子树木屑、核桃壳、花生壳、板栗壳,这样熏出的腊肉果香扑鼻、通体红亮。巫山山鬼觉得腊肉虽好,但未免有些油腻,于是调为酸辣味型,果然大为畅销,曾经有客人风雨无阻,连续吃了半年。

在当天所有菜品中,最受欢迎的是道叫烧椒豆腐的家常菜,豆腐入味很深,口感饱满,透着浓烈的烧椒味。巫山山鬼说,做鱼和豆腐都全靠久烧入味,这道菜要先用高压锅将豆腐压入味,再倒入锅中加入烧椒、剁椒一起红烧。烧椒和剁椒都是巫山本地所产,俗称牛角尖,类似川菜中的二荆条,相比湖南、贵州辣椒,牛角尖的辣度和香味都更胜一筹。

汤菜是霉豆渣长寿汤。豆渣在鄂湘渝交界的大武陵山区是家常菜,做法简单,也叫合渣、懒豆腐和菜豆腐,将磨好的豆浆放入锅中煮开,放入菜丝再煮开即可,做好的合渣乳白带绿、清香扑鼻,以鲊广椒碎佐食风味更佳。但这道霉豆渣长寿汤却全然不同,是将新鲜豆渣洗净后,炒熟压实成块,再放在通风潮湿处发酵三天,等豆渣长出白色菌丝就成为了霉豆渣。把霉豆渣切成片,用花生油略炒后加清水煮开,放盐放猪肉片,再加入巫山特有的香青菜,最后加入调味品起锅装盆。巫山山鬼说,豆制品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维生素B12,有延缓衰老的功效,因此取名叫霉豆渣长寿汤。这道汤的口感很奇特,当中有霉豆渣的奇鲜,又有香青菜的异香,令人难忘。

各种泡酒

凉拌萝卜苗

凉拌腊肉

虾酱调味的野韭菜炒蛋

我觉出好几道菜都鲜味特别,但又不像那几个大牌专业调味品的味道,疑心厨师专门吊了高汤提味。对于我的疑问,巫山山鬼拿出了几小瓶调料,颇为自得的介绍是自制虾酱、豆豉和牡丹花酱。巫山段的长江盛产米虾,一年四季都能大量捕捞。将米虾洗净后加盐舂碎,放入瓦岗发酵,每天搅动一次,虾酱发酵半年后出坛,最后用清油炒熟就可以做调味品使用了。牡丹花酱做法简单,将牡丹花的花瓣加入白糖腌制即可,用红糖、蜂蜜都会影响牡丹花香。巫山山鬼说牡丹花酱比玫瑰花更香、甜而不发腻,用来做花果茶更沁人心脾,做鲜花饼则更脆。

除了菜品特色十足,席面的酒水也新意十足。饮品是普洱果茶,在普洱的茶底中,加入苹果、梨子、枸杞、桂圆、大枣、山楂,再加入银耳以增稠,口感润滑,果香十足。另外有五种泡酒,分别是桂花酒、桃花酒、金樱子酒、人参酒和玛咖酒。我最喜欢的桃花酒是用桃子、桃花和白芷所泡,入口香甜,顺喉暖胃。巫山山鬼说桃花酒有活血化瘀、美白养颜功效,只可惜桃花得来不易,因此只用来款待朋友,而不对外销售。

转眼春去夏来,这餐饭已过去数月,每当在电脑中翻看到这组图片时,便立刻又置身巫山山鬼的餐桌上,对着杯碟碗盏大快朵颐,任由酒食香随长江水气钻入心脾。在三峡地区,我吃过很多地方风味菜,这次最好。

猜你喜欢

山鬼烤鱼豆渣
豆渣忆往
嫁衣的裙摆——重庆印制一厂山鬼精品酒店改造
豆渣变废为宝
山鬼
试论发酵豆渣在猪养殖中的应用
烤鱼,不得不说的健康秘密
豆渣做出肉的味道
不要吃
一条怀念大海的烤鱼
析《山鬼》中的矛盾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