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刑录

2015-12-16王夫刚

四川文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纪昀聊斋蒲松龄

王夫刚

怀刑录

王夫刚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蒲松龄《聊斋自志》

王夫刚,1969年12月26日生于山东五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客座教授。曾参加第19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孤岛上的地方主义》《粥中的愤怒》《正午偏后》和诗文集《落日条款》等多部,获过第二届齐鲁文学奖、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首届上官军乐诗歌奖和第21届柔刚诗歌奖等奖项。

1

有句俗语常被我们惦记:小时候胖不算胖。

蒲松龄便是一个例子。这位地主家庭的

少爷,书香门第,文冠一时

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第一补博士弟子员

此后屡试不中,直至71岁授例

成为岁贡生:一个安慰性的功名。

2

应童子试之前,蒲松龄娶了妻子刘氏。

再之前,他是一群顽童中的一个或从读于父亲

或奔跑于山野;崇祯吊死煤山

满人杀入山海关;他的母亲

即将分娩而父亲据说刚从日后成谶的梦中

醒来,时在庚辰年暮春,星空浩荡。

3

家道中落而兄弟析箸,蒲松龄不得不设帐于

缙绅之家。屡战屡败的仕途之梦

像水中的月亮散发出令人绝望的清晖——

科举时代,科举不第是唯一熄灭读书人热情的

撒手锏,他只是没有料到

塾师这份差事,自己居然要做一辈子。

4

年轻时,蒲松龄和好友们共结郢中诗社。

也曾南下江苏,到宝应县做同邑孙蕙的

幕宾。这仅有的一次短期远行

让他大开眼界:南方的山水和歌女一度占据了

他的青春,但官场和官场的看客

并不是一回事。他乡也不是家乡。

5

柳泉先生和聊斋居士作为固定的尊讳

是后来的事情,留仙,剑臣

才是蒲松龄的抱负展现出命运得失均衡的告

诫——

必须有一本《聊斋志异》匹配前者。

必须有一个失败的读书人

与后者背道而驰(没有剑,也不是朝臣)

6

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但蒲松龄

有过早于弗氏的记录——狐声月色下

一个纱剪的小美人(颜如玉)

从书中折腰而出,爱上怀才不遇之人(清贫的秀才)

他们一起写诗,填词,视金如土

但不缺金,传宗接代而不需要媒妁之言。

7

鬼魅游荡的世界,蒲松龄就是宪法和宪法的

执行者:青梅如何。胭脂如何。真假阿绣如何。

耿娘如何。小翠如何。婴宁如何。

聂小倩如何。云翠仙如何。

欢不忘仇的公孙九娘如何——

聊天的房间里堆满爱情与复仇的故事如何。

8

……应乡试未中……应乡试未中……应乡试未中

48岁那年,依旧应乡试未中

理由是,闱中越幅。所幸此之前后

蒲松龄结识了老乡王渔洋

诗坛的盟主,在《聊斋志异》的手稿上签名

并以诗相赠:“……爱听秋坟鬼唱时。”

9

毕际有,户部尚书之子,西铺村的

豪门大户,蒲松龄的东家和老友。教习之余

或为毕家捉刀代笔,或为主人

寻找菊花种子。一盏孤月,两种心情

凡此三十年,江湖不再

西铺村成为蒲家庄,尽管毕际有并非蒲松龄。

10

康熙五十二年,画家朱湘鳞对灯取影

为蒲松龄画了一帧公服肖像。

“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

拈须微笑而又如此自题

当是五味杂陈。这年秋天刘氏离他而去

自己倚窗危坐而卒也已近在眼前。

11

读书。教书。著书。除了盲肠般的应试

蒲松龄的一生只剩下这六个字

墓中也仅有念珠,印章,旱烟袋,宣德炉,锡制

的酒具。

铜镜和耳勺是夫人的生前之物。

除了画像,手稿,聊斋(三间茅屋而已)

这些惭愧的遗产,继续颠沛流离。

12

铸雪斋抄本。二十四卷抄本。乾隆三十一年

青柯亭刻本问世,据说一时洛阳纸贵。

粉丝们热衷于类似的创作。

纪昀认为不值得认真对待却写了《阅微草堂笔记》

与之抗衡,并轻描淡写地说

书只写了几卷,没想到满街都是盗版。

13

纪昀拥有蒲松龄求之不得的经历,犯下的

是成功人士的错误。文章憎命达

一部为鬼狐立传的泣血之作耻与休闲为伍。

尼采说:“我的时间尚未到来,有些人要在死后诞

生。”

假如纪昀有幸再活一百年

他会不会觉得,尼采同样不值得认真对待?

14

观书如月,运笔如风。在蒲松龄的科考卷上

考官施闰章的批语使其剑走偏锋

沦为八股文的叛徒和生活的受害者

“但有一线路,不作孩子王。”蒲松龄只能在诗

中如此逞强

世上因此少一个刀笔小吏而多一个

卡夫卡的隐形老师:施闰章足矣。

15

把一部志怪小说上升到一门被研究的学问

几乎穷尽了蒲学家路大荒的积蓄

和才华(战乱起时,他曾把蒲氏手稿匿入墙壁)

他的墓志铭由梁漱溟撰写:留仙知己。

从《聊斋全集》到《蒲松龄集》

风吹动蒲松龄的胡须,也洗着路大荒的天空。

16

一个有争议的人赞美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另一位显赫的

参观者,到来之时享有连夜覆新的公路

在蒲松龄纪念馆的留言簿上

他思忖再三,只写下了自己的

名字和日期

(到此一游,说什么不如不说什么)

17

巅峰之作,短篇小说之王——桂冠沉重

但压不垮死者,就像他去世那年

曹雪芹迎来降生,巧合是生活的内容不值得大惊

小怪。

蒲家庄的人和我一样没有见过

蒲松龄,把他赶入消费时代的不肖子孙

和我一样,允许揣着一颗画皮之心。

18

最荒唐的事情莫过于为蒲松龄拍一部

穿越电视剧在笑声中励志。

寄人篱下的私塾先生,科举路上屡败屡战的落榜

在柳泉摆过免费茶摊的业余作家

怀着虚构的责任往返于人妖之间

没见过电视机却承担了娱乐的历史追认。

19

事实是,作为候选儒学训导——理论上可以填缺

中学副校长,给蒲松龄带来的不过是

蒙羞的荣誉——曾经宣称片纸不入公门的

古稀瘦叟,不得不一再上呈县令

请求树旗匾,发贡银……事实是

他始终没有领到这份来自朝廷的象征性的奖赏。

20

小时候胖不算胖,生前极尽荣华的人不一定

笑到命运以外:蒲松龄曾请王渔洋为《聊斋志异》

作序未果,如今却是后者望其项背。

纪昀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分为二的逻辑在众人身上得到了一分为二的验

历尽沧桑的人理应高寿——何为沧桑?

21

有一个著名的皇帝曾与蒲松龄共用一个时代。

有一个村庄像孔府一样出售门票。

有一个坏消息,对主人隐瞒了真相——

囊萤抄就的《聊斋志异》只剩下半部手稿栖息于

图书馆。

有一个越狱的白日梦从竹篮中迁走。

有一个文字苦行僧,至今还在愤愤不平。

猜你喜欢

纪昀聊斋蒲松龄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杯”精品石选登
来时雾散尽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神探蒲松龄》:并没有那么差!
蒲松龄
吟雪
纪昀的批评理念与诗歌批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