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2015-12-11刘新勇

商业经济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互联网+

刘新勇

[摘 要] “互联网+会计”意味着互联网与传统会计行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环境影响着会计信息的披露。“互联网+”拓宽了会计电算化的信息通道,助推了会计主体向管理会计转型,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空间性和时效性。为了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管理决策服务,“互联网+”环境在失真性、安全性、控制性方面将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此,应创建新型的会计信息理论,创新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内控体系,有效促进“互联网+会计”的服务功能转型。

[关键词] 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中图分类号] F275.2 [文献标识码] B

互联网技术已经融入越来越多的行业,“互联网+”使会计的信息传播平台变得更加的宽广,“互联网+会计”不仅给财务人员的会计职业带来了深厚的变革,也给整个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广域平台扩展会计信息披露的使用功效,如何应对“互联网+行业”下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成为当前会计研究中亟待探究和解决的主题。

一、“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变革与发展

(一)“互联网+”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变革

“互联网+会计”的新常态拓宽了会计电算化的信息通道,“互联网+”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进行办公,还需要互联网与行业企业的融合与渗透。会计行业需要主动依托“互联网+”的平台,扩大会计信息的服务范围,为更加广泛的客户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服务,在信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保证线上线下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都能够得到最及时有效的相关决策信息。

(二)“互联网+”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扩展

1.“互联网+”助推了会计主体向管理会计转型

“互联网+”的信息实时性,使经济业务发生与会计核算同步集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时融合经济业务流程,让会计监督能够更有效地监控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形成一种以“互联网+”为信息共享中心的管理模式,助推不同会计主体逐渐向管理会计转型。

2.“互联网+”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空间性和时效性

互联网技术浓缩了会计核算与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时空界限。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等及时传递了会计核算信息,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技术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会计信息的一次性编报以及人工智能的信息识别大大提升了信息使用的空间性和时效性。

二、“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分析

“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是要向更多的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更高质量的管理决策服务,“互联网+”在失真性、安全性、控制性方面将对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影响,制约着会计信息的使用功效。

(一)“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问题

1.传统核算过程的局限性与实时控制的矛盾性

“互联网+行业”是一种跨界融合,作为会计的核算对象,行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往往伴随着物资的流动,传统核算过程的滞后性导致“会计账”与“实务账”的不同步,广大的信息需求者无法获得实时的互联网会计信息,传统会计核算系统披露的滞后信息,大大降低了相关决策作用,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功效。

2.传统会计目标的固定性与管理需求的现时性

“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信息是可以扩展在网上披露的,并且要求逐渐摈弃历史成本而采用现行市价计量,使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得以重视,更加凸显现金流动的信息需求,满足众多信息使用者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会计信息的不同要求。而以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为基础的会计目标,难于适应互联网的实时控制与使用需求,信息披露与使用的时间差异带来的理解差异,将导致决策需求的信息失真。

(二)“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的安全问题

“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一种广域性的信息系统,也是众多信息使用者交流、沟通和参与的互动平台。互联网披露会计信息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确保原始会计信息生成的真伪。会计信息作为潜在性的商业秘密,在广域性的互联网空间将尽展其内部神秘,会计信息在各个系统之间的流动过程中,难于抵挡不法黑客的侵入和窃取会计信息,一旦电子会计信息受到主观篡改、删除等安全威胁,将造成大量数据的丢失和有用信息的盗改,广大互联网会计信息使用者可能无法根据发布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判断,带来管理者的经营风险和投资者的误判风险。如何解决信息披露的安全问题,满足企业与投资者的安全决策,使放在云端的会计与经济数据受到原始数据源的保护,这是“互联网+”应用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前提问题。

(三)“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的管控问题

1.信息使用的广域性与内部控制的难度

“互联网+行业”的共享与交融,打破了会计信息固有的处理方式和封闭的系统环境。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行业企业的网络系统建立与运行的复杂性,使内控范围扩大至整个互联网的广域系统。内部控制在会计信息系统的进出安全、病毒的识别防范、系统的开发安全方面,增加了内控的甄别与调控的难度。

2.职业道德的缺失与网络信息的失控

“互联网+”的信息环境更加的开放,企业会计信息向外传输的过程中,信息资源的开发性与保密性,对于网络系统工作人员来说,其职业道德将面临一道严峻的考验。操作员的任何职业道德违背都将带来会计信息有意或无意的篡改,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管理决策的失误。由于大多数的会计人员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有限,难于通过技术甄别,发现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风险漏洞,而传统的内控制度也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管控机制,加大了企业信息失真的风险源头。

三、“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建议

“互联网+会计”时代,是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决策与咨询服务,信息质量将影响线上线下的各方决策者,必需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源头、过程和渠道进行有效监管。endprint

(一)创建新型的会计信息理论,提高信息决策的实控性

会计实务中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都突出了会计信息本身的功效性,强调了会计信息使用的可靠性和有用性。会计信息在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将会计目标与企业战略更加的融合,创建新型的会计信息理论,才能为投资决策和管理需求提供更加及时的共享资源。

1.确立网络会计核算前提,完善会计公认原则

“互联网+”的信息环境已经扩大会计核算的确认范围,超越了部分公认会计原则,不同会计主体在互联网的大平台下变得更加相对开放。会计主体之间的信息相关性,推进了互联网的实时联动,会计分期假设逐渐向后延伸,使跨时点的财务状况信息和跨时期的经营成果信息,可以更加迅速地反映出企业间的会计关联决策功效。“互联网+”的广域平台也促进了多样化的计量方式,行业之间、国度之间的贸易结算更加的频繁,非货币、非财务的会计信息披露提高了决策的完整性,尤其是公允价值的运用在互联网的环境中得以与历史成本经常性共存,更能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实有情况。

2.架构新型网络财务报告,改进信息披露方式

“互联网+”的广域信息平台是一种开放性的信息环境,财务报告以网络形式对外提供时,面对的信息使用者将更加的众多。考虑到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用途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互联网财务报告的披露形式、披露内容和披露行为必须有章可循,建立新型的互联网会计信息报告制度,增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互联网可靠信息的使用信心,延展会计报告的披露功效。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可以开辟一个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库平台,设立一定的信息投放与使用的准入机制,既保证企业真实地发布会计信息,又确保信息使用者安全规范地使用会计信息。财务报告的披露内容可以将企业的创建历史、产品的制造过程、销售的投放领域、经营的即时成果等以随时可选的信息形式予以呈现,凸出现时信息的实时性,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快的即时决策。

(二)创新互联网信息系统的内控体系,防范会计信息失控风险

“互联网+”的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广泛的分散性、开放性和共享性,增加了会计数据遭受破坏的风险系数,会计信息泄密、被篡改和非法访问的风险很大情况源自自身内部的机制失控,必须基于互联网的触及范围对整个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监控,确保信息数据的源头安全。

1.建立互联网平台的会计基础管控制度

网络会计下的信息披露难以给查账和审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会计信息的失真与安全问题需要加强互联网平台的会计基础管控制度。在网络会计核算规程、数据输入、信息维护、安全密钥、人机互控的职责分离基础上,建立基础信息管控措施。尤其要针对会计信息存取权限的控制,通过数据信息库的加密技术,按照网络会计系统的设计要求配备操作人员,对照信息输入、数据修改、财务审核的岗位分工建立会计基础的内部管控制度。

2.明确信息岗位职责分工,规范网络会计组织与管控

“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面向的用户无限宽广,使会计信息披露面临着多方面的潜在威胁,内部人员的越权操作和外部人员的非法访问、技术人员的职权滥用等,都有可能导致会计数据资源出现控制紊乱。规范网络会计管控,必须对会计信息岗位进行职责分工,调整财务人员的操作结构,设立专门的信息监管人员,对数据库管理、数据采集、信息审核人员的会计岗位分工制约,制订岗位授权与启用密码控制,同时,配置独立于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测试、运行和维护工作之外的网络监控人员,保证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

(三)加快“互联网+会计”的服务功能转型,提升信息披露的决策效应

“互联网+会计”的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互联网广域的组成部分,内部管控紧缩化的同时也必须推进内联网系统的外部环境控制。作为“互联网+”背景下的财务人,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互联网的新技术、新领域,并结合会计应用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财务会计工作逐渐转向管理会计功能服务。建立管理型的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为信息使用者的预算管理、财务分析、战略决策、资本运作以及绩效管理提供恰当、及时的信息服务。“互联网+”的会计信息披露除了提供给众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使用,对于企业本身而言,更多的是发挥互联网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融合性,因此,在“互联网+”的广域平台下,要细化管理会计功能的信息系统建设,将互联网会计信息披露的效应扩展到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主线,达到提升企业、行业之间的会计信息决策功效。

综上所示,“互联网+会计”的信息披露是一种跨界的技术融合,互联网平台下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安全,关系着企业行业的互通发展,互联网技术使会计信息处理的实时性与动态性更加的集中,只有从失真性、安全性、控制性方面去认真审视互联网的会计信息披露,才能有效促进财务会计的服务功能转型,才能使信息使用者能够更高效地分享互联网信息分析、投资决策、内部管理带来的全新职能。

[参 考 文 献]

[1]王民,佘晓燕.大数据时代“会计工厂”的构建[J].会计之友,2015(3):134-136

[2]高一斌.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迎接大会计时代[J].商业会计,2015(15):1-1

[3]赵男男,单昭祥.由“互联网+会计”谈会计信息化发展之路[J].特区经济,2015(9):147-148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互联网+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究
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
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应用的研究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