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看自己的陋习等

2015-12-11程刚等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同僚陋习师爷

程刚等

看看自己的陋习 程刚

安道尔国内山谷纵横,其中一个山谷很奇特,每年秋天的时候,便会看见成群的多多鸟追赶地龙鼠,直到把它们撵出这个山谷。

许多人认为,多多鸟和地龙鼠都以这个山谷里的坚果为食,多多鸟为霸占坚果才追赶地龙鼠。但实际情况是,这片山谷里坚果无数,足以供应所有的多多鸟与地龙鼠,因此,争食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多多鸟要撵走地龙鼠呢?原来,地龙鼠身上有一股难闻的臭味,尤其在秋天食物充足的时候臭味更大,当地龙鼠越聚越多的时候,这个地方的臭味就越来越大。多多鸟实在忍受不了这种臭味,只好群起而攻之,将地龙鼠赶出这里,避免再受臭味的困扰。

可撵走了地龙鼠,多多鸟的日子突然问不好过了。只见它们先是精神萎靡不振,然后颈部下方高高地隆起。原来,没有地龙鼠与它们竞争食物后,坚果的数量急剧增加,多多鸟开始无节制地进食,结果因为消化不良被撑死了。

多多鸟因为地龙鼠身上有臭味而赶走它或许无可厚非,但因为坚果充裕而无限制地进食,就是它身上的一个陋习,也正是这个陋习害了它自己。

(选自《巢湖日报》)

素材解读

多多鸟能够发现地龙鼠身上的臭味,却改变不了暴食的陋习,最终害了自己。人类也常常如此,许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别人外在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内在的“陋习”。

适用话题

陋习、自省、竞争……

摇滚的力量 罗强

日本富士摇滚音乐节是亚洲最大的音乐盛宴,十多万人聚集于此,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声此起彼伏,年轻人身着奇装异服,大声陪唱,呐喊声激荡天地,随着顶尖的音乐嗨到了极点。但让人震撼的不是庞大的人数,也不是最好的音乐,而是现场的人。

刚下过雨,路有些泥泞,但数小时后的音乐节现场却连一张纸片都没有。每个人的左手都拴着一个垃圾袋,那是吃零食扔垃圾用的,抽烟的人则在胸前挂一个烟灰缸。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是在10个小时之后的深夜,上万名筋疲力尽的乐迷仍花费了大量时间打扫垃圾。接着,大家又用了一个半小时排队扔垃圾,一个矿泉水瓶都分开瓶盖、标签纸和瓶子,扔在不同的三个地方,秩序井然得令人吃惊。待到第二天,现场一切如初。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参加完音乐节感叹道“可怕”:数万人的自律,他认为“是整个音乐节最摇滚的部分”。

(选自《知识窗》)

素材解读

摇滚绝不是砸矿泉水瓶来展现力量,你可以激扬青春,但不能没有教养;音乐让人放松,但绝不可放纵,这才是摇滚的力量。

适用话题

教养、自律、不放纵……

桥都是活的 黄小平

一棵树,长在一条小河的岸边,它的树干斜伸到河对岸,成为一座跨过小河的桥。很多人从树干上走过,从此岸到彼岸,从彼岸到此岸。一次,一位母亲牵着一个小女孩从树干上走过。“妈妈,这桥是活的,过去我见过的桥,都是死的。”小女孩说。

“为什么这样说呢?”母亲问。

“因为我过去见过的桥,都是用石头、水泥砌成的,都是死的,而这座桥是一棵树长成的,树是活的,当然这桥也是活的。”小女孩说。

“孩子,桥都是活的。”母亲说,“只要它还在帮人们渡过难关,渡过艰险,它就是活的,并且活在人们的心里。”

(选自《广州日报》)

素材解读

一座桥.只要它还在渡人.还在体现它存在的价值,它就是活的;一个人,要获得人们的认可,就要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有价值,才是有生命的。

适用话题

生与死、价值、存在……

得意忘形的代价 刘墉

有一个菲律宾人到日本观光,正巧下大雪,路边的积雪足有两尺多深。从未见过白雪的菲律宾人兴奋到了极点,一下游览车便欢呼着飞身跃进雪堆。但是,紧接着他便被送进了医院,原因是:他以为那白雪松软得如同鹅绒被,却不知道下面掩埋着尖头的铁栅。

有一个住在日本北海道的人到夏威夷避寒,到达旅馆时已是深夜。从冰封雪冻的北国进入热带的海岛,他真是太高兴了。他走到阳台上,深深地吸了几口带着成味的海风,低头看到月光下有一个蔚蓝色的游泳池,已近半年不曾戏水的他狂喜地飞奔进屋,立刻换上泳装,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下楼。来到池边的深水区,他看也没看就一个飞跃跳入池子——见了阎王。

原来那个池子正在维修,虽然白瓷砖远看在月下泛着蓝光,但里面并没有水。

得意忘形,有时足以送命。

(选自《意林·作文素材》)

素材解读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而轻易地付诸行动,结果等待我们的往往只是苦果。观察、思考、分析是面对诱惑的制胜法宝,做出某种决定之前,我们不妨多看一看,多想一想,结果也许会不一样。

适用话题

表面与实质、克制、认清自我与看清环境……

自知更可怕 汤金发

叶存仁是清代的一名官员,为官清正廉洁,律己律人。因政绩卓著,他被调任省督,雇好船只准备赴任。

昔日的同僚们各怀心思,凑在一起商量。有人说,叶大人在任期间,对我们极其照顾,如今调走了,怎么也得表示表示呀。也有人很直白地表达愿望,叶大人在省里工作,希望以后能得到他的提拔。可他们只是商量着,谁也不敢动真格的。为什么呢?原来叶存仁从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贿赂,所以礼物凑上来,却不知该怎样送出去。有位师爷比较机灵,想出一个法子,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同僚们到江边给叶大人送行,临开船时,船家突然说船坏了需要修理,叶存仁和同僚们只好坐下来,一边叙旧一边等待。直到天完全黑下来,船才修好,叶存仁和同僚们告辞后登船离去。

船慢悠悠地行驶着。夜色中,岸边有一艘大船快速追上来。叶存仁觉得奇怪,仔细一看,船上竟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师爷。

师爷拱着手诚恳地说:“叶大人待我们恩重如山,实在无以为报,这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请叶大人无论如何也要收下。”叶存仁借着月光看到船上载着几只大箱子,心里马上明白了。

原来,那些同僚们认为叶存仁白天不肯收礼,一定是怕别人看到会有麻烦,便商量好在晚上送。于是买通船家,推迟行船时间,趁着夜色用大船赶过来。

叶存仁看到同僚们用心良苦,的确不忍再说他们,但也不肯收下礼物。他让手下拿来笔墨纸砚,就着月光写下一首诗交给师爷,你们的心意我领了,我的心意就在诗里面。

师爷只好乘船带着礼物归来,同僚们展读那首诗,“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选自《青岛日报》)

素材解读

叶存仁的“畏己知”不是害怕别人知道,而是害怕自己知道。自知更可怕,因为那是明知故犯。如果每个人都能多一点儿敬畏意识,多一点儿自律精神,做到“畏己知”,那么就不会出现贪污腐败等现象,和谐社会便指日可待。

适用话题

敬畏、自律、操守……

不愿撒手的猴子 徐竞草

印度的猴子常常旁若无人地四处游荡,搞小破坏。在很多旅游度假区,猴子同样滋扰游客特别是外国游客,让人不胜其烦。

几年前,印度人对付这些猴子最常用的办法是使用麻醉枪,大剂量的麻药使其瞬间麻醉之后,再派人送到偏远的野外放生。但这种方法有一个缺陷:当麻药质量差或剂量控制不好时,很容易让抵抗力弱和身体“娇嫩”的猴子一命呜呼。动物权利保护者开始反对对猴子实施这种“不人道”的麻醉法。最终,印度人不得不使用一种古老的“捕猴法”。

捕猴人准备好一袋子葫芦、一把快刀和几根细绳,还有一些花生和糖果,当他看到树上有许多猴子时,便用石头将它们驱散。然后,在“胆大”不愿走开的猴子面前,将葫芦切成两半,把中间掏空,再重新合起来。最后,用绳子捆牢,用刀在葫芦上挖一个小窟窿,面积比猴子的前爪稍微小一点儿。做完这些后,捕猴人会故意当着猴子的面,朝葫芦里塞进一些花生和糖果,塞到一半时,便佯装成有急事的样子,将葫芦扔在地上,匆匆走开。

在一旁观看的猴子“精明”地觉得这是下手抢夺食物的“绝佳时机”,便毫不犹豫地跑上来,抓起葫芦朝窟窿里看,花生和糖果的美妙味道便随之钻进它的鼻孔里。猴子一高兴,便会毫不顾忌地将前爪伸进去,一把抓住花生和糖果,当它想拿出爪子时,却发现行不通——攥起来的拳头卡住了回路。

猴子开始拼命挣扎,但它无论如何都不肯放下花生和糖果,以便能松开拳头。结果,很快便折腾得浑身无力。这时,躲在一旁的捕猴人走到猴子身边,稍稍给它一点点的麻醉,便能轻易将其擒获。

(选自《牡丹晚报》)

素材解读

猴子这种“不愿撒手”的贪婪个性,同样存在于我们很多人身上。有多少人是因为贪婪、因为“不愿撒手”而身陷囹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只是有关猴子的笑料,更多的是对自身行为的警醒与反思。

适用话题

诱惑、贪婪、放手……

猜你喜欢

同僚陋习师爷
明清衙门的师爷
警察犬訓練士として11年「同僚」と築く信頼関係
《少年师爷》观后感
“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炒楼陋习
育儿陋习
猜谜购物
官场陋习
夫妻关系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