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学让我们感知科学的原理与美妙

2015-12-11贺云翱

大众考古 2015年2期
关键词:考古学考古学家实物

考古学主要是运用地下发现的实物资料或人类创造的“物质性”材料研究历史与文化的科学,但考古学揭示的世界不仅仅是由实物资料呈现的事实,同时还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后者是考古学真正魅力所在。

考古学实践中的第一个科学原理就是“实事求是”,这个“实”不仅仅是指研究材料本身作为一种事实的存在,包括其材质、造型、结构、色彩、图案、工艺等方面的“实”,更重要的还有其时间、空间的“实”,脱离了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实物资料,对考古学家而言就失去了起码的科学意义。为此,考古学家每次寻求材料或面对材料的时候,都会首先把握其“层位”“年代”“时代”“期别”“阶段”等时间要素,这是因为在人类历史上,没有脱离特定时间的文化客体运动。实物材料的“空间”要素同样重要,可以说考古学研究的“物”离开了特定空间,即使是有“时间”,也失去其大半的科学意义,这正是社会收藏中的“流动文物”与“科学考古资料”的本质性差异所在。大多做收藏的学者也能识别文物的时代,但由于那件“物”没有特定的地点、空间、生存环境,因此它可以被欣赏,但无法落实到特定的文化时、空运动体系中去,因而它就失去了起码的科学价值。对考古学而言,“求实”是“求是”的前提,“求实”告诉我们“它是什么”,“求是”是要求我们探寻“它为什么这样”。

考古学告诉我们,由“实物资料”所揭示或呈现的历史或文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从狩猎经济到农业经济;从树居、穴居到房屋的出现;从原始群的露天生活或洞居生活,到氏族社会的村落生活,再到特定人群的城市生活的出现;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生老病死;无论是美术、宗教,还是文字、装饰,它们都会随着时、空的运动而发生诸多变化。当然考古学家为了把握某一时段文化的相对稳定或样态,需要对它进行相对静止的观察、记录和分析,但这与把事物看成是“僵化”和“固定”的观念是毫不相干的,每个人群、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它会不断地去发现、发明和创造,这种结果呈现给我们的就是“文化”的不断发展、兴衰和不同时空背景下的文化的多样性。考古学还表明,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物质文化现象之间是彼此联系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说过:“在考古学研究中,一般不存在对个别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因为,“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应该是具有社会性的产物。”固然,考古学者经常会发现那些与特定人物、事件相关的物品、石刻、墓葬等遗存,然而即使是与特定人物有关的遗物,我们要了解它的文化意义,仍然离不开对它生存的普遍的文化世界的全面了解与把握,否则我们也很难揭示它作为“个别”的特征、差异、关联和意义。人是社会化的生灵,物质文化世界同时包含着精神文化的本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人与自然之间都是彼此普遍联系的,为此,我们既可以说:“这个世界谁离不开谁啊!”但更要明白“这个世界谁也离不开谁!”

考古学还告诉我们,历史文化的运动是有因果的,也是有规律的。从人类的最初诞生到现代人类的出现,从简单的石头工具到复杂机械工具的产生,从偶尔出现的简易草棚到建筑连绵的都市的诞生,从赤身裸体到锦衣华服的出现,从没有文字、结绳记事到文字乃至成熟篇章的出现,从以石头、陶泥、纸草、甲骨、金属、木竹等为书写工具,到纸张乃至印刷术的出现,从“原始群”生活形态到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诞生,从“原始共产主义”到“私有制”乃至阶级、国家的出现……人类几乎每一种社会或文化事象的诞生、发展、演化,都有其自身运动规律,也都有前因后果,有缘起化合,有运动机理,探索其间的无尽奥妙,成为考古学家孜孜以求的事业。

科学造福人类,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畏,“科学”不是“双刃剑”。考古学揭示的科学原理是客观的、中性的,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科学原理更好地去认识、欣赏、传承既有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去发现、创造、发展新的历史与文化。考古学揭示的科学原理本身是一种事实,是一种真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道”,是一种理性的力量,它不是“双刃剑”,如果科学在运用中真的出现“双刃剑”的结果,那是人类的自我选择或人性的弱点所导致的,把人性的弱点甚至是某些人或某个人的“恶”说成是“科学”本身的“恶”,既不公道,也不真实,反而会阻碍我们去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热爱科学。

猜你喜欢

考古学考古学家实物
考古学未来的威胁与挑战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汉代岭南考古学特征拾零
辽代圹墓的考古学初步观察
古董鉴定
浅论加强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考古学家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
考古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