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卡列尼娜还是弗朗西斯卡

2015-12-11

留学生 2015年1期
关键词:那辆车弗朗西斯罗伯特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通过已婚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描述了新旧交替的俄国社会中,多达150多个人物的错综复杂关系。社会的阶级关系,妇女的社会地位以及道德的秩序下,呈现出了俄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她有一个简单的家庭,平静的生活,安娜是一名守尊重的议员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被认为必须恪守道德的女人。而由于风流倜傥性感的少校渥伦斯基的介入和疯狂追求,使得安娜意乱情迷。这个所谓爱情的到来,带走了她的一切。礼教和爱情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直到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她最终为了爱情抛弃了她的家庭,忘却了她的道德准则,和情人远赴他乡。最终却由于承受不了社会的压力,以及缺失安全感,卧轨身亡。

英国导演乔·赖特在改编文学名著电影的领域中站到了先锋前列,这次用了最新颖的手法翻拍《安娜·卡列尼娜》,毕竟已经第十三版,难免对于导演的新一次翻牌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整部电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毫无疑问就是舞台剧式的拍摄手法。让一部作品的叙述方式,形式结构成为整部作品的核心,可惜“形式就是本身”并没获得奥斯卡的肯定。

在面对家庭与爱情之间,安娜几经挣扎后选择了爱情,而却有另一个女人和她作了完全相反的决定。在《廊桥遗梦》里,弗朗西斯卡选择的是家庭。大雨滂沱,弗朗西斯卡坐在丈夫的车上,发现前面那辆车一直停着,她知道那是情人罗伯特的车,她的手一直握着车门,当罗伯特把她送的项链挂在后视镜上的时候,她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或许就在她想不顾一切冲入雨里上到他的车时,她的丈夫不耐烦地对前面那辆车鸣笛,最终罗伯特落寞地驱车离去。 一直到罗伯特死后,他寄了一个包裹给她,里面有一本画册记着他们在一起的那短短几天的回忆。后来弗朗西斯卡去世,她的遗愿是把他和她的骨灰一起洒在廊桥之上,弥补当初她不能选择自己的内心与他同去的遗憾。这个女人在爱情和责任上选择了后者。这也许比从相爱的两个人厮守到老更让人值得回味。

而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选题的时候,我们是会选择做安娜·卡列尼娜,还是选择去做弗朗西斯卡?

猜你喜欢

那辆车弗朗西斯罗伯特
[法国]弗朗西斯·皮卡比亚作品5幅
低调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他的疑虑(外一首)
追上
勇敢与懦弱
大哲学家买鱼
大哲学家买鱼
英男子当“裸体木匠” 干活时只穿靴子
我并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