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皮甜瓜嫁接技术浅析

2015-12-10马太山

中国果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薄皮厚皮枯萎病

马太山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农牧局,河北承德 067101)

薄皮甜瓜嫁接技术浅析

马太山

(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农牧局,河北承德 067101)

河北省承德市地理位置优越,非常适合薄皮甜瓜栽培。近年来,薄皮甜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嫁接技术不断提升,根据生产需要已开展了适合本地的薄皮甜瓜嫁接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生产,效果良好。

薄皮甜瓜;嫁接栽培;技术

甜瓜有厚皮瓜与薄皮瓜两种,铁把瓜是薄皮甜瓜的较受欢迎的品种,该品种始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了,瓜圆型、果面光滑、肩部平、成熟后,果实绿中带微黄,瓜蒂坚硬,熟而不落,当地人称“铁把瓜”。铁把瓜产地是典型的丘陵区,土壤条件特殊,昼夜温差较大,糖分积累相对较多,铸就了铁把瓜的优良性状。目前,在山东招远、河北承德等地均有广泛种植。该品种口味独特,瓜香浓郁,瓜形好,市场价格高、效益好,很受消费者欢迎,已经形成地方品牌,销往北京、天津等地。河北承德市双滦区政府将薄皮甜瓜“铁把瓜”生产确立为“富民工程”,成立了承德市绿香园香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铁把瓜生产基地。

薄皮甜瓜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中病害严重,瓜农造成损失;甜瓜生产投入增加,品质降低,效益差,产品及生产安全无保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甜瓜产业的发展。薄皮甜瓜棚室种植重茬率逐年升高,造成大部分甜瓜植株生长弱,近成熟期时各种病虫害易造成综合症,即使通过药剂防治也难以控制甜瓜的病情,死秧现象严重,致使甜瓜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采用嫁接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甜瓜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既可提高甜瓜的抗逆性、延长甜瓜采收期、提高产量,又可使甜瓜提早上市,增加种植效益。因此采取嫁接栽培是解决薄皮甜瓜生产中抗病性差、提高甜瓜产量和效益、保障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薄皮甜瓜常规嫁接主要选择南瓜做砧木,虽然病害得到一定控制,但却影响了薄皮甜瓜原有的品质和特有风味。为增强薄皮甜瓜的抗病性,并保持薄皮甜瓜的品质和风味,需优化筛选新的嫁接砧木,并探索相关的配套嫁接栽培技术。为解决多年来铁把瓜生产中枯萎病、蔓枯病等病害给瓜农造成的损失等问题,2013年~2014年,笔者以铁把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薄皮甜瓜嫁接抗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期为薄皮甜瓜的扩大栽培、提高市场占有率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嫁接组合

本实验于2013年在双滦区西地乡冯营子村进行,接穗为铁把瓜,砧木分别选择白籽南瓜、黄子南瓜、黑子南瓜、厚皮甜瓜杂交一代“亲蜜二号”,分为四种嫁接组合,以铁把瓜自根苗地膜覆盖栽培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试验优化得到较优的嫁接砧木。

1.2 嫁接方法

目前常用的嫁接方法有两种,一是,靠接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嫁接后容易管理,成活率相对较高,但接痕明显。二是,插接法。插接法与靠接法相比工序少,不需要断根,可以有效地防止土传病害,精心管理,成活率也很高,要求操作严格,不容易掌握,且育苗风险较大。

由于苗床的出苗及生长的实标情况难于整齐划一,可以依照砧木苗、接穗苗的实际长相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如砧木苗比接穗苗大了很多,易采用插接法,如砧木与接穗苗情相仿则可以采用靠接法。

1.3 试验示范

2014年进行示范应用栽培,选择达试验中得到的较优的砧木苗与接穗苗进行搭配,在生产中示范应用,结合当地棚室、地膜覆盖等各种栽培方式和习惯适时、适地、适法示范栽培。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砧木的选择

通过对铁把瓜不同砧木嫁接组合的试验结果(见表1),分析可知,铁把瓜与白籽南瓜、黄籽南瓜、黑籽南瓜做砧木的嫁接组合,从抗病性、口感、亲和性、增产率等方面综合表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使用厚皮甜瓜“亲蜜二号F1”为砧木的嫁接组合,表现抗病效果好,生性强健,吸肥水能力强,适应性与抗逆性顽强,亲和性良好,坐果性显著优于(白籽、黄籽、黑籽)南瓜砧木及对照处理,并且口味纯正,色泽风味更为优美,比铁把瓜自根苗常规栽培(CK)平均每667m2增产1160kg,增产率为58%。

表1 不同嫁接组合表现统计Table 1Different grafting portfolio performance

2.2 嫁接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2.2.1 关键技术

接穗利用铁把瓜,嫁接砧木是从多种嫁接组合中筛选出的优质中籽厚皮甜瓜杂交一代“亲蜜二号”,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形成较完整的薄皮甜瓜(铁把瓜)嫁接抗病及优质高产配套技术,解决了薄皮甜瓜铁把瓜枯萎病、根腐病、蔓枯病等病害严重的突出问题,保障了产品安全,提高了经济效益。

2.2.2 创新点

该技术的创新点是利用杂交一代优质中籽厚皮甜瓜“亲蜜二号F1”为砧木嫁接传统类型薄皮甜瓜品种铁把瓜,实现了防病、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该技术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完全达到或超过了设计研究目标,效果稳定可靠,并处于领先水平,可在适宜地区推广应用。

2.3 示范应用

铁把瓜为接穗与杂交一代(F1)优质中籽厚皮甜瓜“亲蜜二号”嫁接后,植株表现生性强健,吸肥水力强,特抗枯萎病和蔓枯病,坐果性显著优于南瓜(白籽、黑籽、黄籽)砧木,色泽优美,口味纯正。示范区改铁把瓜自根苗生产为嫁接苗生产,两年来在试验基地累计示范应用面积25.3hm2。其中,2013年试验、示范面积10.7hm2,2014年示范应用面积14.7hm2。该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甜瓜的抗病性,并实现了大幅度增产,生产安全及产品安全得到了保障,效果显著,实现了抗病、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受到农民的认可。

2.4 综合效益

2.4.1 经济效益

薄皮甜瓜嫁接抗病技术研究与示范,两年累计应用面积25.3hm2,每667m2平均产量为3160kg,比对照(铁把瓜自根苗地膜覆盖栽培)每667m2平均增产1160kg,增产率为58%,每667m2增加效益11561元,经济效益净增长439.3万元,新增总产值484.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8.8。

2.4.2 生态效益

该技术应用后,甜瓜植株生长强健,吸肥水力强,适应性与抗逆性明显增强,枯萎病、蔓枯病等病害得到了有效的防控,大大提高了甜瓜生产的安全性,其用药量仅为自根苗的20%左右,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水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4.3 社会效益

薄皮甜瓜铁把瓜是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瓜果,市场前景广阔。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解决薄皮甜瓜生产中枯萎病、蔓枯病等的病害伤害、瓜农损失严重等突出问题;而且增产增效成果显著,深受农民欢迎,带动了当地甜瓜种植产业发展,薄皮甜瓜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对于当地乃至周边地区发展甜瓜产业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该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甜瓜的产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产增收,对调整种植结构,以及郊区休闲农业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1]崔绍玉.薄皮甜瓜大棚生产栽培关键技术要点[J].中国果菜, 2011,(07):3-5.

[2]丁晓红,黑晓芸.日光温室芝麻蜜甜瓜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3,(05):10-12.

[3]杨敬先,刘新渠.“铁把瓜”小拱棚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 2003,(07):48-51.

[4]刘雪兰,王永泉,曾雄,等.北京春大棚薄皮甜瓜多果多茬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0,(01):10-13.

[5]温玲.大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J].北方园艺,2001,(05):7-9.

[6]张继梅,曾秀芳,李志林,等.薄皮甜瓜棚(室)吊蔓上架栽培经验[J].河北农业,2001,(11):32-35.

Brief Analysis of Grafting Technique of Thin Skin Melon

MATai-shan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Bureau,Shuangluan District ofChengde,Chengde 067101,China)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Chengde is suitable for thin skin melon cultivation,and the thin skin melon cultivated area is increased quickly in recent years.The technique to seedling-raising by grafting is also improved for the research on how to make the grafting pattern more suitable for location cultivation,and some of method shows the good effect in daily production.

Thin skin melon;grafting;technique

S652

A

1008-1038(2015)06-0060-03

2015-03-05

马太山(1959—),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薄皮厚皮枯萎病
骨间背侧动脉筋膜瓣联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背创面
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对厚皮甜瓜保鲜效果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栽培注意事项
早熟优质厚皮甜瓜新品种浙甜401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薄皮甜瓜育种的方法分析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吃核桃别去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