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

2015-12-09邓超蓝

中外医疗 2015年3期
关键词:心血管动脉高血压

邓超蓝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江门 529020

近年来,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急剧增多,已有成为一种普遍疾病的趋势,再加上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情况已屡见不鲜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与糖尿病并存对患者心血管的危害更为显著,其大小血管功能受损将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为防止心脑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该研究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单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损害差异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样选取50 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EH 组,再选取50 例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EH+DM 组。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ISH 高血压病指南[1]、1985年WHO 与1997年ADA 制定的DM 标准[2-3];(2)患者自主意识清晰,可配合研究的进行;(3)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猝发心血管事件患者;(3)心、肝、肾功能障碍者;(4)恶性肿瘤患者;(5)精神异常者;(6)不同意接受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由该院同一专业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管功能损害程度的测定:(1)受测者术前1 d 禁酒、术前2 h 空腹且禁茶、吸烟及咖啡;(2)术前15 min,受测者应在等待室调整好心态,准备测试的开始;(3)采用Com-Plior SPⅣ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sfPWV);(4)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测定突入管腔的血流异常缺损或局部内膜中层厚度(IMT)[4];(5)采用电子血压计测定肱动脉脉压(BPP);(6)采用中心动脉压检测仪测定中心动脉脉压(CPP)和中心动脉增强压(CAP)[5];(7)其他常规指标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测量即可,如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等等;(8)所有测量指标,均测定多次取其均值予以表示。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吸烟人数、服用ACEI 人数及LDL-C、HDL-C、CHOL、心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H+DM 组患者平均年龄偏大、BMI 偏重、高血压平均病程偏长、FBG和TG 水平偏高,与EH 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n=50 例,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n=50 例,±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n=50 例,±s)

项目EH 组EH+DM 组t 值P年龄(岁)BMI(kg/m2)高血压病程(年)FBG(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CHOL(mmol/L)心率(次/min)59.4±8.0 24.3±3.5 15.0±11.2 5.1±0.9 1.9±1.3 2.8±0.9 1.2±0.4 4.9±1.0 69.8±11.0 62.7±8.8 25.6±3.1 19.3±10.4 6.9±2.1 2.5±1.5 2.9±1.0 1.2±0.4 4.8±1.1 70.4±11.4 1.9620 1.9660 1.9893 5.5708 2.1374 0.5256 0.0000 0.4757 0.2678<0.05<0.05<0.05<0.01<0.05>0.05>0.05>0.05>0.05

2.2 血管功能损害差异性

EH+DM 组在cfPWV、IMT、BPP、CPP、CAP 等动脉功能及结构检测指标方面,均高于EH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功能损害差异性分析(n=50 例,±s)

表3 两组患者血管功能损害差异性分析(n=50 例,±s)

项目EH 组EH+DM 组t 值P cfPWV(m/s)IMT(mm)BPP(mmHg)CPP(mmHg)CAP(mmHg)12.2±2.5 0.73±0.18 58.1±16.2 44.5±15.6 12.0±6.8 13.7±3.6 0.80±0.17 64.6±15.5 50.5±15.1 14.6±5.3 2.9406 1.9991 2.0499 1.9541 2.1324<0.01<0.05<0.05<0.05<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不断升高,据相关部门统计已突破3.3 亿,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且合并2 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将近四成,但就目前医学技术而言,不管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还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其效果都不尽人意。而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升高的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内分泌疾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损害,主要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而累及患者动脉结构和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病症。相对单纯高血压患者来说,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损害程度更为严重[6]。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吸烟习惯,年龄普遍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3 岁左右,并且体重指数更大、高血压病程更长、FBG 和TG 水平更高(P<0.05),这些都是导致老年患者心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众所周知,动脉硬化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老年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保持愉悦的生活态度,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自身免疫力。

由表3 可知:EH+DM 组的cfPWV 指标为(13.7±3.6)m/s,明显高于EH 组(12.2±2.5)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MT指标为(0.80±0.17)mm,也明显高于EH 组(0.73±0.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而左某[7]、俞某[8]等人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合并2 型糖尿病时,cfPWV 及IMT 均明显升高。这与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cfPWV 一直以来都是评价检测主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论是高血压患者或合并2 型糖尿病及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可能与cfPWV 指标的升高息息相关。而IMT 增厚更是一种非侵害性的早期动脉壁改变的标志,一旦IMT 增厚1 mm 及以上,就有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更为关键的是IMT 增厚在临床上往往先于斑块的形成,并且在评价药物疗效时IMT 敏感度也较高,因而获得患者病情进展信息将会更早、更快、更准确[9-10]。从BPP、CPP、CAP指标分析发现:EH+DM 组是高于EH 组的(P<0.05),但并不十分明显,或许还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但仍可以将其作为反映整个动脉系统总体弹性的依据指标之一。总之,这些指标的上升,均可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血管功能,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该研究认为:高血压患者合并2 型糖尿病时,cfPWV 和IMT 指标显著上升,是动脉硬化的临床关键指标之一;而BPP、CPP、CAP 等其它指标在判定评价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时,可作为临床辅助指标之一。当然,由于该研究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对一定数量患者,以个案特征、病情及康复进行分析,属于一种横断面研究,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未知心血管危险因素等,或可降低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检测敏感度的对比性等等。均有待前瞻性研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明显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其损伤差异主要表现为cfPWV、IMT、BPP、CPP、CAP 等指标的升高。由此可见,以cfPWV、IMT 指标为主、其它指标为辅而应用于临床,可作为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替代终点,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期待日后,这些指标可以在各大疾病中大放异彩,为病人的诊治提供临床价值。

[1]Martin I.Implementation of WHO/ISH Guidelines:role and activities of WHO[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1999,21(5/6):659-669.

[2]Ichard JL,Sultan A,Daures JP,et al.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termediate glucose abnormalities in obese patients based on ADA(1997)and WHO(1985)criteria[J].Diabetic medicine,2002,19(4):292-299.

[3]王凌玲,雷梦觉,龚爱斌,等.MMp-9、hsCRP 与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9-40.

[4]曹芳英.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多种相关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平均动态脉压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5]佀社花.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50 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59.

[6]张霞,于德民,言红健,等.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检测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 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意义[J].天津医药,2009,37(2):91-93.

[7]左君丽,常桂丽,葛茜,等.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3):252-257.

[8]俞家贤,舒艳红,黄友良,等.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脉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6):145-147.

[9]裴丽峰,韩英,向东贤,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2):166-168.

[10]高明杰,华扬,贾凌云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差异性的研究分析[C].2012 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2012:397-398.

[11]谢晓敏,史静,曾斌,等.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伴或不伴有高血压的相关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4):322-324.

猜你喜欢

心血管动脉高血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全国高血压日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