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中的科研创新教育

2015-12-09龙喜带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本科生思维能力

龙喜带

(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longxidai@163.com)

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重任。如何培养具有一定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医学本科毕业生是当前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的难点。因此,在这类医学生中开展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将可有力促进我国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发展。

1 对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国,医学本科生教育是参照西方医学高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中国建立前,医学本科生教育发展很缓慢,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几乎为空白。解放后随着国家对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医学本科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与空前繁荣的阶段。现在,国家与用人单位对医学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医疗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因此,对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1]。

2 科研创新思维教育及其对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不同于科研创新,它们在如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其一,概念上不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是一个教育学名词,在概念上体现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尽管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含有以上两个单元即科研创新和教育的元素,但它不等同于将这两个元素简单分解再简单合并相加。科研创新是一个科研主体通过新的创新、新的构想、新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新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对原有不合理的理论观点、思想方法、技术手段等进行突破与超越的创造性活动。其二,表现形式与实施形式不同。科研创新表现形式可以是创造,即“无中生有”,也可以是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即“有中生新”。其实施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单个而具体的科研活动;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则是综合的、系统的教育活动。其三,作用对象与目的不同。科研创新是作用于某个事物,目的在于通过创新性的科研活动来发现阐述某种规律、理论和技术;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却是作用于正在接受教育的人如医学本科生,其目的是培养出有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其四,本质特征不同。科研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而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本质上是教育活动[2]。

尽管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与科研创新不能等同,但它们具有必然的联系,以科研创新的理念开展教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2]。对于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来说,他们服务的对象是来自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病患人群,他们不仅需要接受医学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由于所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临床疾病和各种未知临床问题,也需要培养一定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以解决各种疑难临床问题。此外,医学要发展,自然离不开从事医学事业的人,尤其是具有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医学本科生,因此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在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教育的地位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过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医学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科研创新潜力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种具有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将具有很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在结合医学知识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很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临床医疗工作。此外,科研创新教育所带来的受教育者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将有效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1,3]。

3 实施科研创新思维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3.1 更新医学教育理念 在我国,传统的医学本科教育理念是一种以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医学生的应试教育理念,教师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考试来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理念不仅存在于社会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而且也存在于很多办学者的思想中。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本科教育理念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的进步需要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因此,医学本科生的教育培养必须以世界先进国家的医学教育为榜样,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医学本科生教育应充分体现以人才为本的培养观念,树立包含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在内的全面培养的思想,针对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注重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全面推进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教育[1-3]。3.2 加强学术交流,不断培养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孕育科研创新思维的摇篮,因此医学教育者要营造出一个崇尚科学、献身科学的校园浓厚学术氛围。在医学本科生的培养工作中,要明确规定医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学术交流与讨论活动,针对某个专业或科学问题进行充分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同时,也要严控医学本科生的学士学位论文质量关,建立起相应的抽查制度和奖惩机制。通过这些方式和制度以利于增强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1-3]。

3.3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打造新的教育模式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医学本科毕业生。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的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具有科研创新意识与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努力打造新的教育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本科生导师制的科研创新教育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本科生导师考核制度,严格按要求对入选的本科生导师定期进行遴选,对那些达不到标准的本科生导师,要停止其资格,待条件满足后可重新申请资格。本科生导师在指导本科生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待科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要注意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本科生导师应不断向本科生灌输结合医学专业知识的科研思维方式,增强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兴趣。可以开办以医学专业知识为核心的科研创新讨论会,传授与交流好的学习经验、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等,通过这种讨论让医学本科生培养出良好的寻求解决医学难题的科研创新思维理念[1,3]。

总之,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育要有所突破,必须在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上下多下力气,研究具有民族医学院校特色而又博采众长的民族医学院校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构建创新人才的教学方法,这些措施对促进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张曙光,苏义,刘玉秀.论医学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12):1285-1286.

[2] 鲍丽玫.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27(5):111-112.

[3] 李妍,方芳,钟越,等.解析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及其在医学高等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1):121.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本科生思维能力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