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6例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与治疗分析

2015-12-09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儿科525300李先平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多发病急症水痘

广东省信宜市人民医院儿科(525300)李先平

小儿高热惊厥是临床上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与多发病,也是一种小儿急症,据报道有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小儿高热惊厥。现将我院自2011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3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由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男26例(72.2%),女10例(27.8%)。年龄为新出生至6周岁,其中新生儿2例(5.6%)、1~6个月4例(11.1%),7~23个月12例(33.3%),2~3岁12例(33.3%),4~6岁6例(16.7%)。原发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的22例(61.1%)、气管及支气管感染的5例(13.8%)、患水痘的3例(8.3%)、肺部感染的2例(5.6%)、尿路感染的1例(2.8%)、患胃肠炎的1例(2.8%)、其他原因2例(5.6%)。

1.2 治疗方法 1)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患儿取平卧位并头偏向一侧,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2)退热处理:以35%~50%的酒精涂擦于患儿的四肢和颈部等,或者用冰袋放置于患儿的额头、枕后、颈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部位。3)止惊处理:以地西泮0.5~1.0mg/(次·kg)静注,总量不超过10mg,或者以苯巴比妥8~10 mg/(次·kg)静注,每次总量不超过100mg。4)吸氧:以减轻低氧对其脑部神经的损伤。

1.3 疗效评价 如经治疗后10分钟停止抽搐,且在40分钟后体温下降1℃~2℃或者恢复正常,则可判定为治疗显效;如经治疗后10分钟后抽搐减轻,且在40分钟后体温有所下降但下降范围不到1℃,则可判定为治疗有效;如经治疗后的10分钟后抽搐没有减轻和停止或者有所恶化,且在40分钟后体温未下降或者升高,则可判定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36例患儿经过治疗之后,治疗显效28例,显效率为77.8%,治疗有效7例,有效率为19.4%,治疗无效1例,无效率为2.8%,治疗总有效率为97.2%。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作为儿科的常见急危重症之一,其发生原因多是由于小儿的神经系统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且脑部的兴奋和抑制系统尚不够稳定,一旦发生诸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及支气管感染、水痘、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以及胃肠炎等病症便容易引起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并不难医治,多数患儿可以经过及时的治疗后得到良好的恢复,关键是必须要尽快治疗,一旦治疗不及时或者错过最佳医治时间,很容易造成患儿的脑部神经受损,严重者造成患儿的智力发育迟缓低下或者发生行为障碍等。根据本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36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治疗显效28例,治疗有效7例,治疗无效1例,分别约占总比例的77.8%、19.4%、2.8%,总治疗有效率为97.2%。其中1例治疗无效的患儿就是因为其就诊时间过长,从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造成治疗效果较差。

综上所述,小儿高热惊厥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上一旦对患儿确诊此急症应当及时予以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从而避免患儿脑部神经受到损害,促进其尽快康复。

猜你喜欢

多发病急症水痘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伴多发基础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建立应用
生水痘真难受
母猪秋季多发病的诊疗与管理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水痘源流考
思辨明理,诊疗“多发病”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水痘王国
某部2011—2015年水痘发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