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应该“被遗忘”的书
——《被遗忘的在华日本反战文学》介绍

2015-12-08庆云

郭沫若学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财阀军阀归化

庆云

不应该“被遗忘”的书

——《被遗忘的在华日本反战文学》介绍

庆云

1993年夏天,著名的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吕元明教授寄赠给我一本《被遗忘的在华日本反战文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1版)。读后,久久不能忘怀!一直珍藏着。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种纪念活动如火如荼地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我又一次重读了该书,真是百感交集……,深感有向人们推荐的必要。

中日战争伊始,不少日本有识之士挺身而出,反对军国主义者的侵略行径。随着战争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日本人,甚至日本军人,纷纷觉醒,陆续站出来,以各种方式,投入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洪流。本书记录了他们以文艺的形式所进行的斗争。内里既有革命文化人,也有反战同盟的成员,还有“归化”士兵的作品,政论、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剧本、诗歌,民歌,民谣,可谓丰富多彩。

先读一读该书的目录吧!

序说

第一章鹿地亘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活动与创作

1踏上中国大地

2投身中国的抗日队列

3反战同盟的事业及其报告文学

4“冰雪的心武装起来”的诗

5反战剧作《三兄弟》

6散文《什么叫做交易》

7短篇《废园的小鸟》

8《送鹿地亘荣归》

第二章池田幸子的反战创作

1黄薇、萧红记池田幸子

2“兄弟姊妹”的创作

3短篇《西崽的故事》

第三章在中国走上创作顶峰的长谷川照子(绿川英子)

1走在历史的最前列

2开始新的生活

3“最兴奋、活跃、紧张的日子”

4“丢失了的两个苹果”

5多种样式的散文

6抒情的与战斗的

7第二个胜利的里程

8冬空星殒

第四章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日本反战文学

1从无到有的文学

2活跃戏剧创作

3《活路》与《前哨》的演出

4诗歌创作的战斗性

5散文创作及其特色

第五章战俘中产生的日本反战文学

1《黄河》杂志的日本反战同志文艺专号

2战俘产生的文学及其思想性

3森下九郎、押切五郎的创作

第六章报告文学论

1秋山龙一的《三百辆汽车的死灭》

2被俘题材的发达

3岸本胜的《现代日本兵的气质》

第七章小说论

1细井健二的《山田伍长》

2村田进的《思春期的悲哀》

3河上幸雄的《罪恶与良心》

第八章诗歌论

1政治鼓动诗的繁荣

2久能正一的《中国弟兄努力吧!》

3“思乡曲”的主题

4战争时期的抒情诗

5一首散文诗

6反战短歌与俳句

第九章田村俊子的中国历程

——明治时代的人道社会主义者的悲怆之路1田村俊子的创作倾向及其中译作品

2来华初期的田村俊子

3《女声》的创刊

4作为主编的田村俊子

5《女声》的版面

6关露在《女声》

7关露与田村俊子

附录原作选

后记

从目录不难看出本书的端倪,材料是丰富的,翔实的,分析点评也是到位的。内中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归化”诗,如书中介绍的《反战士兵物语》,收有水野靖夫所作的《月夜歌会》一文。文章“回忆了觉醒联盟鲁豫支部通过歌会形式对当地日军所作的一次非常成功的反战宣传。那是1941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日本反战战士在八路军保护下进入游击区,在王林日军碉堡前,借着淡淡的月光,和以清水少尉为首的日军举行了歌唱会。内容都是思乡或揭露战争灾难的。清水靖夫所唱的‘旅笠道中节’的添词充满反战情绪”。

“旅笠道中节”是这样的:

一、夜里是冷的,战争是惨苦的,

回国去吧!停止了战争,

回到双亲与子女的面前。

二、战争是为谁啊?

为的是肥了财阀军阀

不是为我们劳动者。

三、财阀军阀是爱战争的啊!

劳动者农民是不需要战争的。

打倒财阀军阀。

四、如果战死的话

父母子女在国内怎样糊口啊!

兄弟们!把战争停止了吧!

这个歌谣曾在八路军根据地的流传很广的,成为当时对敌战争的一种武器。

《群众》周刊发表它时,编者在按语中说:“我们在这里发表日本友人自己写的诗歌五篇,这是他们脱开日本军阀的血手,到了八路军来后写的。歌是日文,是用日本民歌的调子(节)唱的。这里,我们看见日本人民真情的流露,他们都反对侵略战争啊!因为作者不愿把他的名字发表,所以没有作者的署名。”

其中《我们不需要战争》,使用“呵哈啦节”:

一、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要回家

即使打胜了,我们也得不到什么的。

二、日本在六年前,占领了满洲

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呢?

三、工钱减少,物价高涨

这完全是,因为战争。

四、资本家和军阀,洋洋得意地

又把我们送到战场来。

五、我们不需战争,我们要回家,

即使打胜,我们也得不到什么的。

歌谣清楚告诉我们:侵华战争没有给日本人民带来什么好处。《我们的“台吭哨节”》的反战矛头则直指日本军阀、财阀和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揭露它们将日本工农推向死亡的深渊。

一、消灭战争是我们的主义!

把侵略战争消灭!嗄!嗄!台吭哨!

二、法西斯蒂军阀——我们的敌人呀!嗄!嗄!

打倒军阀和法西斯蒂。嗄!嗄!台吭哨!

三、战争是为谁呢?嗄!嗄!

专为布尔乔亚和军阀。嗄!嗄!台吭哨!

四、侵略战争!是帝国主义呀!嗄!嗄!

我等劳动者是平等主义。嗄!嗄!台吭哨!

五、资本家肥,劳农瘦,嗄!嗄!

这就是因为有战争。嗄!嗄!台吭哨!

歌谣活画出日本尖锐的阶级对立,揭露军阀和财阀相勾结,靠战争养肥自己。歌谣明确提出日本工农的信仰是“平等主义”。

“草津节”《我们的出路》,更是号召日本士兵分清是非,鼓足勇气弃暗投明:

一、士兵弟兄,到八路军里来,哆吭哨!

同志们,呵啦,欢迎啊,叫咦哪!叫咦哪!

二、假若做八路军的俘虏,哆吭哨!

绝对的,呵啦,不丧命啊,叫咦哪!叫咦哪!

三、士兵弟兄,到八路军里来,哆吭哨!

结成那,呵啦,反侵略的军队啊!叫咦哪!叫咦哪!

四、要消灭法西斯蒂军阀时,哆吭哨!

便建立,呵啦,工农的国家啊!叫咦哪!叫咦哪!

这首歌谣和大后方的反战情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还提出日本投降士兵和八路军结成“反侵略的军队”,共同打击侵华日军,最后在日本建立“工农的国家”。

《到八路军去》(酋长的女儿词)和《我们的去路》的思想是一样的,将日本工农劳苦阶级和日本军阀、财阀分开,进而提出打倒日本军阀、财阀,建立“自由平等的国家”。全诗共四节:

一、我们都是劳苦者,现在觉悟了放弃了枪吧!

你放下我也放下。我们的去路是向着八路军。

二、去呀!去呀!向着八路军,大家手拉手地走着,

打倒日本的军阀和法西斯蒂,建设我们自由平等的国家。

三、不要使我们的家族流泪,我们能早日看见家族的笑脸,

每次战争是为了谁呢?不全是为军阀资本家吗?

四、我们和八路军握起手来,打倒军阀和万恶的法西斯蒂。

去呀!去呀!向八路军,我们的世界不久就会来的。

《乔明华等三人归化诗》,更是独具一格。全诗如下:

东亚风云与日高,强权公理费推敲,

知机自古称明哲,归化而今解战袍!

中日兴戎愈一年,同文同种箕豆燃,

君今归化改名姓,共挽狂澜快着鞭!

建都九朝古洛京,人才辈出久驰名,

中华增加三员将,独立自由乐太平!

乔明华,实日本人塚本利一“归化”中国的易名,乔延龄为桥本克巳,乔建中为山本蝦夷次。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不久被俘,同年11月5日,在中国洛阳友谊慰问队访问时,宣誓“归化”中国,决心“为中国神圣抗战与其祖国日本的革命事业而努力”。其七律归化诗,深刻地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向明天进军》是已经参加八路军抗战队伍的觉醒了的日本战士,在华日本反战同盟的盟员。

我们拥着反战的旗

我们负着重大的任务

我们反法西斯的战士

前进,锻炼又前进!

为着理想

不断的进军

向快要到来的明天

自由和幸福的明天

钢一般的战士,锻炼吧!

粉碎岩石,震动大地

一直地向前

光辉的和平爱好者

胜利永远是我们的!

诗篇深刻地表达了在华日本反战斗士的革命精神。1942年6月24日《晋察冀日报》译者附记颇为感动地说:“从这里我们中国人听到日本的人民一些坦白的心声!”

文学是灵魂的写照,心灵的呼喊。这些作品刻划出了日本人民的灵魂,吐露了日本人民坦白的心声,充分表现了日本人民反对军国主义侵略的愿望,证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理。这些作品,无疑是我们认识、分析这场战争的绝妙材料,诚如编者所说:

在华日本的反战文学,是日本战争年代最进步、最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文学。

在华日本反战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参加者和同盟者,体现了中日人民友好相处之深情,也是友好交流的典范。

……

在华日本反战文学,是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创伤和鸿沟将两国人民分离开来,相互对立。而反战文学却是为填平鸿沟而战的。它是日本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学精华。

正因为如此,吕元明教授才不辞劳苦,千方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编辑成了这本记录在中国的日本反战人士写下的部分作品,不愧一本好书,中国人应该阅读,日本人更应该读读,特别是年青人。这是鲜活的历史啊!

(作者系四川大学出版社教授)

(责任编辑:陈俐)

猜你喜欢

财阀军阀归化
日本财阀的兴与衰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财阀历史与日韩经济战
归化已成国际篮坛普遍现象
焦山碑林吴佩孚碑石刻文化背景考察
归化,切勿只盯着一时之需
“地震式”政局动荡让韩国经济雪上加霜
专治出墙杏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