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尚思先生的一首哲理诗

2015-12-06俞子林

世纪 2015年4期
关键词:蔡先生概论丛书

俞子林

蔡尚思先生的一首哲理诗

俞子林

水火相灭亦相生,急需百家来争鸣。

攻乎异端不为害,述而不作岂足矜。

这是蔡尚思先生1988年6月书赠给我的一首哲理诗。

这一年6月,正是《民国丛书》编委会召开第一次编辑会议期间。在会上,大家对序言的一段话“五四时期及其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乎成了世界学术的缩影,各种主义、学派、党派、教派纷纷传入,形形色色,应有尽有。一时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春秋战国以后又一次百家争鸣的盛况”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蔡先生写的这首诗,表示他完全赞同这段话的意思。诗中谈到,在百家争鸣中免不了会出现异端,但真理是越辩越明的,这没有什么害处;而述而不作,人云亦云,并不能推动学术进步,是不足矜夸的。

在这段时间里,蔡先生对我们上海书店工作是很支持的,几乎有请必到。我们请他担任出版工作顾问,他大力支持。他认为搞影印出版对克服当前读书难、借书难很有帮助,是一个又好又快的办法,如《道藏》《燕京学报》《良友画报》《新月》《王国维遗书》等很多书都印出来了。

当时是一个思想比较解放的时期,很多老先生摆脱了思想上长期束缚的枷锁。以周谷城先生为首的《民国丛书》编委会就是一个开放、民主的编委会。《民国丛书》收书范围广,各党派、学派的书都有,反映了民国时期学术的繁荣,如哲学类既收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又收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既收范文澜的《群经概论》,又收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社会学类既收瞿秋白的《社会科学概论》,又收潘光旦的《人文史观》;政治类既收邹鲁的《中国国民党史稿》,又收吕振羽的《中国政治思想史》;经济类既收王亚南的《中国经济原论》,又收马寅初的《经济学概论》等等。这种编选原则使《民国丛书》成为一部不定于一尊的大丛书,能反映民国时期的学术概貌和历史资料。

(作者为上海书店原总编辑)

本栏目责任编辑 周峥嵘 杨之立

猜你喜欢

蔡先生概论丛书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人梯书库”丛书
青铜器辨伪概论
艺术创想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原则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