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损伤后的反应及心理干预措施

2015-12-06张立飞

少年体育训练 2015年2期
关键词:表象康复运动员

张立飞,袁 婷

(1.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新疆 昌吉 831100;2.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新疆 昌吉 830000)

运动损伤后的反应及心理干预措施

张立飞1,袁 婷2

(1.新疆昌吉州第二中学,新疆 昌吉 831100;2.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新疆分校,新疆 昌吉 830000)

1 研究背景

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运动损伤,据相关调查显示,大学生运动员中有80%都有过运动损伤史,其也是影响运动员职业生涯的主要障碍之一。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广泛涉及手术、医学治疗、康复锻炼等方面。目前,关于运动损伤后的康复治疗研究,多集中在生理因素方面,关于心理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随着对运动损伤康复认识的不断深入,心理因素在运动损伤发生及康复中的作用也体现地越来越明显。受伤后,运动员即便在生理上已经完全康复,可继续投入运动,但其在心理上却未必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分析运动损伤后运动员产生的心理变化及发生原因,并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于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具有重大意义。

2 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反应特点

运动损伤不仅会对运动员的生理机能造成损害,更会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国内有学者对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发现,运动损伤会给运动员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因个人项目和机体项目受伤而产生心理影响者分别占到了88.9%和84%。运动损伤发生后,运动员通常会经历“拒绝—愤怒—妥协—抑郁—接受”心理变化过程。在发生运动损伤后,运动员一般会低估伤情,拒绝承认损伤的严重性,此为“拒绝”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员会从拒绝转为愤怒,开始对教练、队友、父母、自己感到愤怒;愤怒逐渐平息,运动员会对受伤这一事实妥协,接受治疗;但随着伤情的明了,运动员又会因自己无法在短期内康复而产生抑郁心理,更会担心自己的运动职业生涯就此终结而表现地郁郁寡欢;在经历了抑郁阶段后,运动员会逐渐开始接受自己受伤的事实。

国外有一项研究显示,与非损伤运动员相比,损伤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更甚,其焦虑、抑郁发生率更高。还有研究显示,对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还存在性别差异,女性运动员的紧张、焦虑程度比男性运动员更严重。在运动损伤后,害怕是运动员产生的一个主要心理反应,虽然害怕是人类在发生损伤后所产生的正常心理反应,但过度的害怕则会使运动员因害怕再次受伤而在伤后不敢尽全力投入训练,难以从损伤中迅速康复,降低运动员的信心及自我动机。

3 影响运动损伤后心理反应的因素

3.1 人格特质据一项研究显示,运动员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反应及行为会受到人格特质的影响,通常外向型运动员在损伤后会表现出较高的疼痛耐受力,同时也会表现出不耐烦,所以这类人更容易忽略损伤疼痛而尽快投入到训练中去。相反地,内向型运动员在受伤后则会变得更谨慎、犹豫不决,其生理及心理康复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神经质得分高的运动员,则可能因对损伤反应过度而推迟康复计划,影响康复进程。研究证实,解释风格、坚韧人格、乐观人格均与一般健康有明显联系,所以这些因素也会对损伤后心理反应产生一定影响。

3.2 应激史及应对资源运动员的应对资源及应激史也会对损伤后的心理反应产生潜在影响。运动员既往的受伤经验、成功的康复经验都会对损伤后心理压力产生影响。生活中的压力以及康复过程中的日常烦恼,都会延迟运动员的康复进程。所以在分析损伤后心理反应时,还应考虑到损伤相关因素。国外有文献报道,若运动员在受伤后感到队友对自己不接受,就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反应。在损伤类型方面,慢性损伤给运动员造成的心理压力也较大,而且所经历的情感痛苦更漫长,所以在对受伤

运动员进行心理干预时,除了要对急性损伤运动员实施心理干预外,

也应重视慢性损伤运动员的心理康复。

4 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干预对策

运动员在受伤后,要想恢复到伤前的训练水平,重回赛场,就必须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目前的康复技术和外科手术水平虽能使受伤运动员的生理机能恢复到伤前状态,但未必能使其使其重新达到职业生涯巅峰。运动损伤后,除了进行必要的生理治疗,还应考虑到运动员的心理变化,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好心理状态,重拾信心,以利于运动员身心康复。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干预对策主要包括教育策略和动机性机能两方面。

4.1 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即谈话,在与运动员谈话前,心理工作者应先对运动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评估,分析出运动员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损伤发生后,运动员可能会产生诸多疑惑,只有将这些疑惑消除,才能确保康复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受伤运动员应对自己的受伤情况完全知情,康复专家可向运动员宣讲相应的损伤、康复知识,让运动员对自身伤情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避免因对伤情不了解产生的恐惧、焦虑,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

心理工作者与运动员的谈话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损伤产生原理、康复计划及康复计划的科学性、损伤疼痛、心理及生理挫折、行动困难、情绪不稳等。在康复过程中,要向运动传达一种乐观、积极的信念,以感染、带动运动员情绪,消除抑郁、悲观的不良情绪。国外有文献指出,在与运动员交流时,可涉及损伤解剖知识、损伤引起的生理改变、诊断及治疗、药物治疗目的、药物潜在副作用、疼痛处理、疼痛辨别、康复方法、康复作用机制、康复计划,等等。为了提高交谈的有效性,心理工作者要多倾听运动员的诉说,并适时予以反馈,以帮助运动员正确处理康复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困扰。在交流过程中,若发现运动员存在严重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则有必要寻求有运动心理经验的心理医师的帮助。

4.2 动机性技能

在运动损伤后的康复过程中,若出现康复进度缓慢甚至无进步的情况,就有必要关注运动员的动机性问题,可通过设置目标、表象训练、放松训练、积极的自我对话、社会支持等方法来促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康复动机,同时减轻负性情绪。

4.2.1 设置目标对于每名运动员来说,设置目标都是其日常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员也可通过设置目标来促进损伤康复。据国外研究等报道,对受伤运动员进行目标设置,可有效提高沟通及康复效果,同时更有利于康复计划的坚持实施。在设置目标时,必须与康复计划保持同步,并与自我谈话、表象、放松等心理干预方法相结合。教练员和受伤运动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目标设置是康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设置的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具体性、合理性,可让运动员写下这些目标,以便反复进行评估。同时,教练员或心理工作者还要严格监督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的落实,并定期调整计划目标。运动员在完成这些计划,达成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也能有效提升其自信心及动机。

4.2.2 表象法国外研究者认为表象能让人放松,减轻焦虑,调节抑郁,增强自信及动机,同时也能降低疼痛感受。首先,受伤运动员应在未受伤时就学会运用表象法,损伤后要表象自己完全康复;其次,运动员要学会表象专项运动技能,越多地完成表象就会越接近完全康复。这是因为这种表象能强化运动员回到最佳运动表现的信念,帮助其尽快脱离受伤过程。心理表象的价值在运动损伤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了临床证实,表象能降低肌肉张力,增加血流量,刺激力量,从而加快恢复进程。受伤运动员可根据运动表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坚持实施,积极克服挫折与障碍,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

4.2.3 放松法放松能维持交感神经系统功能稳定,促进损伤愈合;相反地,在压力性情形下,则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不利于损伤愈合。所以,可对受伤运动员采用放松法来保存机体能量,以减轻不舒适感,加快疾病康复。国外有研究显示,人体在放松状态下,血流量会明显增加,有利于受伤组织愈合,同时也有助于减轻焦虑,提高睡眠质量。受伤运动员可使用生物反馈训练、自律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三种方法进行放松,通过有规律的放松训练,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

4.2.4 积极的自我对话国外研究者指出,积极的自我对话可帮助运动员恢复自信,使之获得积极、愉悦的心情。同时,积极的自我对话还能使个体产生有效行为,增加成效,提高自尊以及注意力控制能力,控制焦虑,从而对整个康复进程产生积极影响。在损伤康复过程中,积极的自我对话能让运动员克服抑郁、焦虑、害怕等消极心理,增加自信。有文献报道,损伤后运动员中,进行积极自我对话频率较高的一组,康复速度明显比积极自我对话频率低的一组。对于受伤运动员来说,多倾向于描述恢复过程中的消极想法,特别是在疼痛时期,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知重建,让运动员了解面对治疗疼痛产生的消极想法是自然现象,但同时也要向其强调这种消极的、无意识的思想会给损伤康复造成何种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心理工作者还应帮助运动员缓解情绪反应,教会运动员何时采用何种行为及认知来处理这些情绪反应,最终让运动员学会将行为技能与认知结合起来,并能将其运用于所有紧张情形中。

4.2.5 社会支持其他个体的支持与影响也是影响康复动机的因素之一。对于受伤运动员来说,其社会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朋友、队友及教练的支持。国外有研究显示,在运动损伤恢复期,队友、朋友与家人是受伤运动员最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比如与朋友倾诉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将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及焦虑情绪。

5 结 语

作为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在损伤发生后,除了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及康复训练外,还应重视心理因素对运动员造成的影响。所以,运动损伤后的康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康复,应充分重视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变化,并利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对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由于个体对损伤的心理反应不同,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应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减轻看恐惧、焦虑、抑郁情绪,帮助运动员找回自信,早日重返赛场。

[ 1 ] 郑亮亮,杨健梅.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心理致伤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29(6):67-72.

[ 2 ] 杨少伟,文博.健身锻炼者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心理康复疗法研究[ J ].教育界,2014,(24):169-169,171.

[ 3 ] 邵进兵.浅析运动损伤的心理预防:围绕“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1):159-161.

[ 4 ] 孙晓晓,赵蕾,黄思佳,等.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干预策略[ J ].学园,2014,(13):4-5.

[ 5 ] 易南,李帅星,殷燕,等.不同项目优秀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及对心理影响的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8):50-52.

[ 6 ] 邢崇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及心理康复治疗探讨[ 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399,404.

[ 7 ] 李彦兴,侯兴巧.浅析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以及对心理产生的影响[ J ].体育时空,2014,(13):130-130.

2014-12-20

张立飞(1985 ~),中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G804.8

A

1674-151X(2015)02-051-03

猜你喜欢

表象康复运动员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表与里
表与里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透过表象看公式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