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以复习课“盐类水解”教学设计为例

2015-12-05瞿洋

化学教与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盐类水解高三

瞿洋

(江苏省南通中学 江苏 南通 22600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以复习课“盐类水解”教学设计为例

瞿洋

(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 南通226001)

文章以复习课“盐类水解”的教学设计为例,在翻转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成为主动研究者,教师成为学习指导者,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化学复习;盐类水解;有效性

一、问题背景

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复习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内容,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现象,基于这种现状,我们更需要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指导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被众多教师熟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并结合教材自主学习,课堂上师生或生生之间交流讨论、提问质疑,达到解惑提升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不是简单地将知识前移到课外,而是对传统课堂提出了挑战。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把知识的传递过程放在了课外,更注重知识的内化吸收,借助师生的课堂互动,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在经过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后,笔者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一系列教学尝试,对翻转课堂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前教师需要精心制作导学案、准备微课视频、调查学习反馈单,有时还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准备实验器材等,预设学生的问题,以指导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教师要广泛查阅资料,以自身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跨学科储备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一定要留有备用方案以应对课堂上的“意外”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身边的教练而不是讲台上的木偶,是学生知识的交流者而不是知识的代言人。课后,教师要适时地布置巩固任务,形式不拘一格但效果要恰到好处。下面就以高三复习课“盐类水解”为例,谈谈笔者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理解与实施。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理论依据与设计思想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本节 “盐类水解”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对所学有意义的知识主动建构。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选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加深刻地了解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依据课标对“盐类水解”的学习要求,采用自主先学→同伴互学→实验助学→展示共学的教学流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探索。

2.教材分析与学情调查

“盐类水解”是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第三节的内容,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课标要求,一是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二是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三是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盐类水解”既是对前一节“溶液酸碱性”的进一步探究,又为后一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奠定了平衡研究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还要结合高三复习教学的实际,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进行复习内容的有机整合。本节课着重从盐类水解的原理、主要影响因素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盐类水解的重要作用。

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初步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主要因素对盐类水解的影响,认识盐类水解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具有较好的合作互动和实验探究能力。需要突破的瓶颈是:盐的水解程度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不同因素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盐类水解在实际应用中的利与弊等等,而这些正是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最近发展区的超越。

3.教学目标确定

(1)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会判断不同因素对水解平衡的影响,归纳盐类水解的规律。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盐溶液水解程度的比较学会设计实验、控制变量以改进实验等。

(3)结合盐类水解的应用举例,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4.主要环节与设计意图

主要环节1微课视频自主学习

课前学生对与盐类水解有关的三段微视频(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进行自主学习,并填写微课学习反馈单(表1)。教师通过微课学习反馈单的调查,了解学生已知的、未知的、想知的等,据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表1 化学微课学习反馈单

设计意图:复习课的特点在于学生并不缺乏知识,而是不能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合理地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提高化学问题的解决能力。上述三段微课视频,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盐类水解的理解与思考,因此在制作视频时,教师要留有恰当的提问、适当的质疑时间并进行简短的总结。利用视频可以重复观看的特点,插入实验片段,帮助学生加深对盐类水解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主要环节2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播放一段约为22秒的新闻视频:高速公路上一轿车发生自燃,由于车上没有配备灭火器,车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将自己四十多万元的奥迪车烧成了空壳。

设计意图:有关汽车配备灭火器的安全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泡沫灭火器的兴趣的探究欲望。

主要环节3问题讨论设计实验

由泡沫灭火器的原理为切入口,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教师结合课前学生填写的微课学习反馈单,提出反馈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问题:①比较0.1mol/L CH3COONa、NaHCO3、NaClO三种溶液的水解程度,②怎样证明Na2CO3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通过这两个共性问题的探讨,进一步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想到方案,分别测定三种溶液的pH比较溶液的碱性强弱。但是有学生发现,当溶液pH比较接近时,pH试纸就不能区分了。怎么办?改用比较精确的pH计。

设计意图:测定不同盐溶液pH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越弱越水解”的理解,同时又获得了pH计操作的机会,巩固了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个问题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案。有的认为可以加Ca(OH)2溶液,有的认为可以加Ca(OH)2固体更好,有的认为加CaCl2固体,还有的认为加稀HCl等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设计意图:Na2CO3溶液呈碱性是学生所熟悉的知识,但是怎样证明该溶液的碱性是由CO32-水解引起的,并不是很多学生会思考的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这个结论。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这个问题,进而学会利用平衡移动原理改变Na2CO3溶液的碱性强弱,有效突破了盐类水解理解的难点。

主要环节4实验探究交流再探

按照学生提出的几种主要方案,分组进行实验。为了节约时间,每组同学选择方案中一种进行实验,然后汇报实验结果。过程中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组进行拍照,照片投放于大屏幕进行展示。

此时趁热打铁继续追问: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aCl2使红色褪去,试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运用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再问:若要使得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的红色加深,有哪些方法?红色变浅,又有哪些方法?利用提供的试剂,学生可以想到很多方案,甚至超出了提供试剂的范围,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最后由学生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并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以及实践探究,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主要环节5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为了使学生在盐类水解的原理和生活之间架起“应用”的桥梁,请学生对照表格(表2)中盐类水解的应用,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与课的开始相呼应,复习了盐类水解,根据其原理自制简易泡沫灭火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学生满心期待自制简易泡沫灭火器的成功,但与预期的结果并不相同,鼓励学生应进一步查阅资料探究。

表2

通过复习,使学生形成“盐类水解”的思维导图(图1),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同时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图1

设计意图:与惯常的成功方式不同,有意创设一个与预期结果不同的实验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还需要继续地探究,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通过资料查阅,向学生介绍实际泡沫灭火器中还添加了发泡剂从而增加发泡效果,也是对学生视野的拓展。

三、实践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结束后,笔者对学生作了访谈。多数学生表示对翻转课堂教学的认可,他们认为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后,在课堂上对原来学习中的困惑进行重点突破,深入交流与探讨,加深了对盐类水解的认识,同时也获得了研究平衡问题的一般方法,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历。回顾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需要注意。

(1)高三化学复习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微课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在翻转课堂里,学生课前通过微课的帮助自主先学,把先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放到课堂上交流探究,从而提高了复习教学的实效,所以微课的质量对于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制作微课视频不能仅靠个人力量闭门造车,而应该发挥团队的智慧,甚至还可以鼓励学生的加入,利用视频编辑软件,形成微课视频资源。

(2)高三化学复习课采用翻转课堂教学,要根据复习内容的差异性实施教学。本节“盐类水解”属于化学原理复习,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由现象向理论升华,运用化学原理对现象解释,控制变量使盐类的水解朝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进行。在元素化合物复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微课视频中介绍的归纳提炼的方法,对不同类元素的物质形成转化关系图,实现元素化合物知识由“繁”到“简”的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三化学复习教学,有助于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自己掌控学习进程,增加了课堂上的互动性。学生是主动研究者,教师变成了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活”起来,提高了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版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4-58

1008-0546(2015)06-0025-03

G633.8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5.06.010

猜你喜欢

盐类水解高三
石盐类矿物药的矿物学探究
水解常数及其常见考查方式
高三·共鸣篇
番石榴中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法提取工艺优化的比较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二元羧酸盐类聚丙烯β成核剂研究进展
我把高三写成诗
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等盐类矿物浮选分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