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武术进入奥运会备选项目再看段位制的实施①

2015-12-05聂晓梅刘传勤宫祥辉张有明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段位制中国武术武术

聂晓梅 刘传勤 宫祥辉 张有明(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从武术进入奥运会备选项目再看段位制的实施①

聂晓梅刘传勤宫祥辉张有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摘 要: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传统体育项目,是传承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中国功夫”在西方充满神奇色彩,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纷纷进入奥运会的今天,中国武术却迟迟无法正式进入奥运会,这之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武术流派繁多,规则过于复杂。武术段位制的制定对中华武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段位制的实施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与思考武术段位制推广的必要性,发现目前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探索性对策,以期为推动武术项目正式进入奥运会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关键词:武术段位制对策实施

①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体育局体育科技课题(KT13-03)。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2013JGZX0085)。

武术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传承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中国功夫”在西方充满神奇色彩,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纷纷进入奥运会的今天,中国武术却迟迟无法正式进入奥运会,这之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武术流派繁多,规则过于复杂。在不久前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上,武术被列为2020年奥运会8个备选项目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助推武术进入奥运会成为中国体育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和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本着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武术水平,而制定的一项全民武术锻炼的等级制度。”[1]现代社会是标准化的社会,武术发展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段位制的提出就是对武术知识和技能进行规范,对武术运动的推广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1 段位制实施的意义

1.1段位制是武术标准化与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武术协会高小军指出,要“树立大武术观,加强标准化建设,以推动武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当今社会是标准化的社会,任何事物没有标准化都很难进入世界舞台,武术的标准化建设是时代的需要,是对社会的适应。武术段位制的标准化形式改变了武术一门一派、手工作坊式的传承模式,使之走向了一条精细化、标准化、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对推动武术的社会化进程,将武术推向世界体育竞技舞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2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健身体系,增强国民体质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武术门派极其繁多,规则各式各样,对于初学者,特别是青年一代难有耐心去一一学习接受。段位制的建立和实施,将武术运动规范化、制度化,使群众更容易理解与接受,为指引群众进行武术锻炼和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3传承传统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武术段位制的目的之一,是对练习者进行人品的教育和管理。[3]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武术的传承不仅有技击技能,更包括礼仪范式、伦理规定、道德教育,使练习者有中华民族的礼仪知识,具有武德与武魂。

1.4满足现代人自我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

段位制作为一种技术水平等级的标准,对于调动参与者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段位制的晋级制度充分满足了当代人追求自我鉴定的心理,符合现代人不断超越自我的特性,使之在学习中具有更明确的目标,不断提高水平,通过考核获得更高的证书。特别是对于好胜心强的中小学生,段位制更能激起他们习武的积极性。

2 段位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段位制制度本身存在问题

由于武术项目的复杂性,现行武术段位制扔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段位制在实施的过程中,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行政意识仍然大于文化魅力。表现为段位费使用与分配不明确,现阶段段位制主要仍是针对武术工作者而非吸引群众参与;其次,武术段位制的概念过于笼统又缺少行业的权威性。中国武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它没有专指,也就没有知识产权可说,也很难让人们去尊重;最后,伦理,道德,礼仪考核评价缺失。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应该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对练习者进行礼仪知识、道德责任的传授,但现行的段位制考评缺乏此部分内容的详细规定。

2.2实施推行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研究中发现,段位制实行以来,入段人数比例极少,根据2014年黑龙江省段位制全国考评现场统计,长拳的人群较广,涵盖了青少年到中老年所有的人群、人数多,推广面广,八卦掌人群偏老年化、人数不集中,只有极少数人联系八卦掌;在入段人员比例上,入段人员分布不合理,高、中、初段人数比例失调,高、中段位教师等公职人员比例过大,社会武术工作人员偏少,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比例较大;在段位制评审过程中,各个地区对初、中段位的考察标准差异较大;初段人员多为学生,单一的行政办法实施段位制已经很难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

任何段位制的实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技术、评定的规范化,然而中国武术门派繁多,形式多样。如果使武术技术的存在形式规范为一种表现样式,则这种技术样式的段位制与武术段位制两者概念内涵的同一性必然受到武术界同仁的质疑[4]。这种质疑一定程度上影响段位制的全面实施。

3 段位制实施的对策

3.1改革段位制评定组织管理机构,改革评定标准和考核内容

武术段位制的管理机制是典型的政府行政管理制,这势必导致政府职权过于集中,从制度的制定到组织与实施都是由政府机构执行,段位制的评定一般为各级武术行政机关实行,这种管理机制有利于集中调配,统筹管理,但极大抑制了广大社会武术爱好者

的参与积极性,限制段位制的实施。因此,应当将部分权利适当下放,充分调动武术协会等社会武术团体的积极性,采用政府—协会—社区共同管理的模式。

段位制的实行的重要目标是建立全民武术健身体系,然而研究表明,现行的段位制评定“规定动作”不受认可,“规定动作”作为评价习武者水平的标准值得商榷,但习武者为了晋段而去练习规定动作,这导致入段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因此,段位制评定标准应该是多样的,初、中段人员评定标准应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初、中断人数,为武术的推广做贡献。

3.2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吸引各界武术人士参与

段位制推广十多年来,实施进度缓慢,普及并不理想,“考段的人和评段的单位越来越少,而且很多群众并不知道有武术段位制”[5]。人员是段位制推广的基础,搞好段位制的推广与普及工作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媒体宣传等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段位制,认可段位制。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加强武术教师,社区武术指导员,段位制评定人员的相关培训,培养大量专业人才,加强专业性,吸引社会各界武术人士积极入段,为进一步推广段位制培养排头兵,为段位制的推行注入新的活力,经过近两年我国段位制实施的相关情况了解到,武术段位制考评参与者都集中在武术各大武术协会组织,在群众中还不是很深入,群众是基础,所以在推广过程中要重视基层人群,加大武术推广宣传覆盖面。

3.3推动段位制全面、多层次发展

切实推动段位制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的“六进”政策,加大段位制在中小学的推广力度,在社会各部门,各阶层中同时推动段位制的实施,建立全民武术健身体系,同时利用境外武术机构,推动段位制的国际化,使武术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全面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4主张武术传统文化的回归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小军说:“段位制是武术传承、推广、普及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是中国武术事业发展的神经系统,关系到武术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武术的健康发展、国际推广以及申奥和走进校园的目标。”段位制的施行是武术标准化的开始,但标准化的同时更要注重中华武术的根本——中华武术精神。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形式,推广过程中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注重武德和礼仪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宿继光,刘定一,张江华.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07(5):9-11.

[2]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Z].2014.

[3]翁信辉,丘丕相,苏文木,等.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9(2):30-32.

[4]张江华,刘定一.中国武术分拳种实施段位制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1):9-11,14.

[5]谢和刚.中国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聂晓梅(1990,10—),女,湖北人,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2(a)-0204-02

猜你喜欢

段位制中国武术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结合研究
地域视角下“武术段位制+一校一拳”模式构建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评分规则演变研究
中国武术段位制推广瓶颈与对策研究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