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文化中的“谦抑”基因

2015-12-05黄俊棚

廉政瞭望 2015年19期
关键词:为官者党纪言论

文_黄俊棚

四川文化中的“谦抑”基因

文_黄俊棚

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同志在为省纪委机关党员干部上“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时指出:“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保持谦抑的品格,尤其要防止‘骄气’、‘义气’、‘小气’、‘暮气’四种风气”。

四川自古以来,人才辈出,书写了各自的谦抑。谦抑品格,首要之义,便是崇德修身。西汉蜀郡成都人杨雄就说为人需“四重”,所谓:“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诸葛亮也说“骄者招毁,妄者稔祸”,“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谦抑之品格,为其他优秀品格之根基,乃为官者所必备。

比如对下愿闻己过,非虚怀若谷者不能为焉。北宋黄庭坚曾在宜宾为官,其言曰:“善用规谏之言,一言而善,终身纪之”。清代张之洞曾任四川学政,曾曰:“上不导之,下不肯言也;上不究之,下不敢言也。”在上者若不引导臣下建言献策,臣下便不肯发表言论;在上者若不认真查究上奏的事件,在下者就不敢发表言论了。这是说为官者,须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方能察纳雅言。

又比如肃纪正纲,非浩然正气者不能为也。邓小平同志指出“谁也不能违反党章党纪,不管谁违反,都要受到纪律处分,也不许任何人干扰党纪的执行,不许任何违反党纪的人逍遥于纪律制裁之外。”这是对“抑”的最好注脚。

所谓“抑”,一般指处世低调,处世低调实则是对自己不良欲望的控制。由此而观之,则克己奉公可谓为谦抑。苏轼说“公天下不私其亲,配宸极必先以德。”一个公正的为官者不会私心袒护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亲人或朋友,选拔人才必定以德行为首要标准而不是以与自己关系的亲疏作为考虑。

尚俭节用可谓为谦抑。南宋井研人李心传说“祖宗创业艰难,未尝不以躬俭为天下先,盖俭则不妄费,不妄费则征求寡,而民心悦,此所以得天下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原则,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基本素养。

举贤任能可谓为谦抑。南宋眉山人李焘说“好贤远佞,则天下名节者出矣。”这是说我们为官者,要有意的亲近贤能的人,远离道德败坏的人,以此作为一种示范,就可以吸引真正有才能的人来参与国家的管理,使得政治清明。

总而言之,具有谦抑的品格,让自己身心远离浮华。使其淡泊,使其宁静,由此而可明志也,由此而可致远也,由此而可知至也,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

猜你喜欢

为官者党纪言论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他们的言论
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的必然性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为官当戒“三气”
党规党纪实施中的“虚化”问题治理研究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为官者的“清德”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