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清市湿地保护与建设对策研究

2015-12-03唐扬龙

自然保护地 2015年3期
关键词:乐清市滩涂利用

唐扬龙

(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浙江杭州 310019)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濒瓯江,地理坐标为东经120°46′ 50″~121°15′30″,北纬27°57′35″~28°32′29″。乐清市的水系由独流入海的山溪性河流和平原河网构成,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1536mm,年平均日照时间1783.9h。

1 湿地资源现状

根据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成果资料,乐清市湿地总面积为 27905.55 公顷,其中,天然湿地面积24749.86公顷,占88.69%;人工湿地面积3156.69 公顷,占11.31%。涉及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人工湿地等3 类,浅海水域、淤泥质海滩、潮间盐水沼泽、红树林、河口水域、永久性河流、库塘、运河输水河、水产养殖场等9 型(表1)。

表1 乐清市湿地类型统计表

2 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水质污染加重、湿地功能退化

水质污染是乐清市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湿地就成为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主要承泄区。其境内的近海海域、运河、平原河网和城市内河污染较为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极高,湿地功能面临的威胁十分严峻。

2.2 滩涂资源过度围垦,湿地资源逐渐减少

滩涂围垦是造成乐清海岸滩涂湿地逐渐减少的直接原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乐清市长期以来对湿地滩涂围垦造地,造成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出现急剧减少的趋势,影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服务功能及其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能力。

2.3 各部门管理目标不一,协调机制不完善

乐清市湿地资源类型多样,其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各部门长期以来各自为政,尚不能将湿地作为一个完整的领域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利用,统一协调管理较为困难,面临诸多冲突,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保护。

2.4 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在湿地调查与动态监测、湿地生态补偿、湿地科研与宣教、合理利用示范区建设等诸多方面尚缺乏专项的资金支持;二是相比其它领域的重点建设工程投入,用于湿地保护的资金投入较少,制约了湿地保护与建设的顺利发展。

3 湿地保护与建设对策

3.1 建立湿地资源分级保护体系

按照《湿地公约》对重要湿地的划分标准及使用准则,结合乐清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区位的重要性程度,通过建立国家级重要湿地、省级重要湿地和市级重要湿地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等级体系,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

3.2 加强湿地污染整治

根据“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截污”的要求,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泵站等环保设施建设,加快企业截污纳管,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结合河道清淤、疏浚,重点重建河岸带植物系统和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河道,提高河道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能力。

加强农田的化肥使用量、畜牧养殖业污水排放的管理,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减量增效技术,推广绿色农业,倡导无公害生产,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3 加快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

加快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以保护和发展湿地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建设包括湿地资源保护与恢复、生态养殖区、监测体系和宣教基地等内容,通过扩大红树林种植面积和珍稀濒危鸟类栖息地建设,对湿地生态系统开展抢救性保护。

3.4 筹建各类湿地公园

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宗旨,充分发挥乐清市湿地多种功能与效益,挖掘、展示、利用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和地域景观特色,积极筹建亲水湿地公园、芙蓉池湿地公园、林宅湿地公园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科学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等利用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5 推进围垦区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制定科学的围垦政策,合理控制围垦规模和速度,利用促淤和建设人工湿地等手段增加湿地面积,确保围垦区保留12%以上的水面率、20%以上的生态用地面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在围垦区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4 保障措施

4.1 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协调机制

湿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关系到多方利益。要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成立统一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或市级层面的湿地保护利用议事协调结构,同时广泛开展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推广和交流,确保全市湿地保护和建设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4.2 广开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湿地保护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应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投入主体的湿地保护投资机制,广开筹资渠道,多方筹措,通过国家投资,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捐赠和国外项目援助。同时,积极探索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将湿地的生态效益转化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全面推动湿地保护与建设工作。

4.3 加强湿地科研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借助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指导湿地应用技术研究,开展乐清市湿地资源动态监测、调查与数据更新技术研究、滨海滩涂湿地演替过程研究、重要湿地动植物调查研究等科研项目。同时,加强湿地监测及信息化网络体系和人才网络体系建设,引进和添置与现代湿地监测相适应的人才与设备,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4.4 建立湿地调查与监测体系

湿地调查监测体系,是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的消长及变化动态的有效手段。在全市湿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湿地资源及其生态信息数据库,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根据湿地生态保护的总体要求,应用“3S”技术,建立多部门参与、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标准统一的湿地调查监测体系。

4.5 加强湿地宣传教育体系建设

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湿地保护意识,依托保护区、湿地公园等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培养湿地保护与利用管理的科技人才,建立较为完备的湿地宣传教育体系。同时,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有组织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湿地保护宣传工作。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 号)[EB].2004.

[2]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S].2012.

[3] 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2010~2025年)[R].2009.

[4] 乐清市人民政府.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30)[R].2013.

猜你喜欢

乐清市滩涂利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霞浦滩涂
冬之画
上岸的鱼
谁的嗓门儿大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滩涂上的丹顶鹤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