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点“北门之叹”多些“南门立木”

2015-12-03陈星东

政工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北门南门笼子

陈星东

少点“北门之叹”多些“南门立木”

陈星东

《诗经》里有一个“北门之叹”的典故:“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大意是说一个官员工作劳累却生活清贫,还被亲朋责怪,在城门边怨天尤人。历史上还有一个“南门立木”的故事,说的是商鞅如约重赏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的百姓,赢得了大家对变法的支持和信任。

“北门之叹”和“南门立木”,恰如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对转作风的两种心态,抑或是两个认识过程。前者多有不平与牢骚,抱怨制度的笼子箍得太紧、群众的监督盯得太死、权力的负担压得太重,装了一肚子苦水;后者满怀希望和信心,盼着借此重塑人民公仆的样子、深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奠定深化改革的基础,虽清心寡淡却也乐在其中。

我们允许一些同志保持高调的人生态度,也允许一些同志实事求是地发表感慨。但一种事业规定了一种生活,一种工作要求着一种品格。既然吃的是公家饭,说的就得是良心话,干的也得是良心活。殊不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不会因肆意弄权而身陷囹圄;经常念好紧箍咒,才不会因纵情骄奢而忘了本色;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那是因为阳光是最好的反腐剂。这是对共产党人的特殊待遇、特别要求,也是最好的福利。

作为党员干部,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党员”始终是第一身份,“公仆”始终是第一角色。有道是心态决定状态,视界决定境界。去不了浮躁的“心贼”,嘴上说拥护但内心在打鼓,坚守的时间便要打一个问号;放不下利益的包袱,裹足于一己之私和“山头主义”,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其他人”服务就不容易分清;下不了断腕的决心,不愿吃苦、不想忌口、不甘心收手,就很难指望切除病灶,把毒排得干净彻底。乃至有的人想方设法搞变通、绞尽脑汁钻空子、花样百出打擦边球,还有的人拿“怕出事”作为“不干事”的理由,这都不是“明白人”该干的“明白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正是“众人划桨、奋楫争先”的紧要关口。相较前些年而言,如今“拔足再濯,已非前水”,可摸的石头少了,可能碰到的险滩暗涌更多了,绕弯犯错付出的代价也更大了,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自然更高了。愈是在利益攸关的岔路口,愈要稳得住心神;愈是在价值多元的语境下,愈要管得住言行;愈是在五花八门的诱惑面前,愈要守得住清白。这是要用“心”来遵守的,也是要用“行”来践诺的。

我们应该多一些“赶考永远在路上”的不安,少一些“为官不易、从政多艰”的不满;多一些“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规划,少一些“市侩哲学”的算计;多一些取信于民的“南门立木”,少一点患得患失的“北门之叹”!到时,便不是“室人交遍谪我”,而是“世人全皆赞你”。

【作者系东海舰队政治部干事】

猜你喜欢

北门南门笼子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大象和我
霜降(新韵)
逃出牢笼的袋鼠
南门小巷
一双特别的鞋子
做生肖鸡
北门览月公仆立 书屋藏风雅仕真
温柔多情的村庄——万全镇南门村村歌
“笼子”究竟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