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藏高原载蓄能力及草蓄平衡状况研究

2015-12-02于海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载量青藏高原植被

于海

(青海省玛沁县草原监理站,青海玛沁814000)

草原面积在我国的国土总面积中占有极大的比重,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结果,草原面积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左右,因而,对于草原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从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来看,我国各大地区的草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青藏高原也包括在内。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特殊,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且天然草地面积较大,有11842.2×104hm2,约占国土面积的2/3,为全国天然草地面积的1/3。但是由于近几年来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增加,以及很多为经济利益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1 资料及处理

运用GPS技术对玛沁县地区的草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该地位于东经98°48'~100°56',北纬33°43'~35°16',东部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毗连,北部与海南州同德县、兴海县相邻,西与玛多县、达日县接壤,南与甘德县相连,土地面积13307万km2,海拔在4100m以上,年平均气温在-3.8~3.5℃之间,年日照时数2313~2607小时,年均降水量在423~565mm。全县现总土地面积为133.78万hm2,其中草场面积127.37万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5%;可利用草地面积90.78万hm2,天然草原植被类型以高寒草甸植被为主,草畜平衡面积42.18万hm2,禁牧面积48.6万hm2。

2 研究方法

2.1 估算本年度的最大产值

遥感技术现如今被大量地应用在观察草原植被变化以及植被覆盖率的测量方面。植被覆盖率的不同,植被种类的不同,所折射的光线也就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遥感技术直接反应的情况来推测和总结近几年来青藏高原的植被覆盖情况。

通过遥感技术不难发现,玛沁县的植被类型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类型的一个缩影,主要以高寒草甸类和高寒草原类这两大草原类型为主,虽然青藏高原草类的数目比较多,但是除了这两者之外,其余草类占有的面积比较小。

2.2 最大草产量估算结果

将每个县的最高草产量总结起来,得出的结果为青藏高原最高草产量。从以往的经验和得出的数据不难发现,每个区县最高草产量发生在7~8月份,因为该月份草原进入夏季且雨水充足。草原草的总产量取决于气候、土壤等多种自然因素同时,气候较为正常的年度,草原往往较为茂盛。

2.3 最大畜牧能力的估算

影响最大畜牧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草场面积,总的草量,以及草的质量和种类。推算每个地区、县所有的总的草量,并以羊为估测的标准,然后粗略计算出每个地区的畜牧量。把总的畜牧能力做出详细的记录,同时估算出最大畜牧能力和最小畜牧能力的差值,有利于以后的研究。

3 载蓄能力及草蓄平衡状况

玛沁县属典型的高原山地类型,平均海拔4100m以上。现辖6乡2镇35个行政村、96个牧业合作社。总户数1.5384万户、总人口5.1284万人,全县人均收6034元,是一个藏民族聚居的纯牧业县。又是畜牧业大县,畜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始终坚持把畜牧业生产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畜牧业生产中,继续坚持 “以草为本、强化基础、优化结构、依靠科技,增加效益”的发展方针,狠抓畜牧业生产常规管理,落实防灾抗灾保畜和接羔育幼的各项措施,强化畜疫防治工作,切实发挥草原基础设施的作用。2013年初存栏头数41.3235万头 (只匹),年内繁殖仔畜15.9777万头 (只匹),总增各类牲畜17.1130万头(只匹),出栏牲畜14.6966万头 (只匹),出售牲畜12.1631万头 (只匹),出栏率25%,商品率20%,年末存栏40.3944万头 (只匹)。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玛沁县载蓄能力及草蓄平衡状况为例对青藏高原的整体载蓄能力草原平衡状况进行了一个整体的估算和细致的推测。

第一,青藏高原的最大畜牧量低于青藏高原的实际畜牧量,就青海和西藏而言就超过了青藏高原的实际蓄载量的48.5%左右。这种大规模的超载畜牧地区植被覆盖能力较其余平衡地区差距较大。

第二,就不同的州县来看,约有10%左右的州县达到了基本的蓄载量的平衡,约有5%左右的州县畜牧量低于最高蓄载量,其余州县都高于最高的载畜量。

第三,对于没有超过载畜量的州县的植被覆盖和恢复能力较强,且经济持续性较强。

第四,本研究是对近两年来青藏高原的载蓄能力及草蓄平衡状况一个客观的调查,且主要运用了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青藏高原的蓄载量进行了一个客观的、科学的、具体的分析。当然,进一步的相近的结果还应当具体的分析。

5 结语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在我国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是青藏高原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对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以上的调查分析上来看,很多地区的载蓄能力已经远远低于草原的实际蓄载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从根本上导致畜牧业的衰退。同时,大量的畜牧不利于植被的恢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当解决社会因素,控制人口的激增和大规模的迁移,对于那些只追求社会经济效益而放弃自然效益的人应当给予将严惩,同时,保护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提高草原的整体蓄载量。青藏高原作为我国畜牧重要地区,加强保护才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

[1]钱拴,毛留喜,侯英雨,伏洋,张海珍,杜军.青藏高原载畜能力及草畜平衡状况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7,03:389~397+498

[2]李刚,孙炜琳,张华,高春雨.基于秸秆补饲的青藏高原草地载畜量平衡遥感监测.农业工程学报,2014,17:200~211

[3]钱拴.青藏高原草地干旱监测评价技术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4]高懋芳,邱建军.青藏高原主要自然灾害特点及分布规律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08:101~106

[5]多吉顿珠.藏北高寒草地畜牧体系全年饲草均衡供给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王斌.三江源区退化和人工草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南开大学,2014

猜你喜欢

载量青藏高原植被
青藏高原上的“含羞花”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无人机多光谱遥感中植被指数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关系研究*
肝衰竭患者HBV-DNA载量与炎性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
给青藏高原的班公湖量体温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