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班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

2015-12-02曹舒雅

军营文化天地 2015年12期
关键词:胡伟南京军区

文/本刊记者 曹舒雅

探班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

文/本刊记者 曹舒雅

这是一次在移动终端上决定的采访。

有人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链接:《说说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的那些事儿》,我无意点开,没想到,短短12分钟的视频,竟看得有些兴奋,当即决定要来采一采这个媒体同行。后因下部队代职,时隔半年才得以成行。

这是一支创业团队

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在军区机关大院的一栋3层小楼里,占地面积为顶层半边走廊的7间办公室。

拐进走廊左手第一间,就是记者编辑的办公室,10个“格子间”里,坐了5个人。其余人有的在休假,有的外出采访去了。副主任胡伟坐在正中的“格子间”,起身相迎,带记者首先拜访了主任吴强兵。

“2012年,时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吴长海将军,谈及政治工作创新时,提到网络电视。后经研究,军区政治部决定创立网络电视台。”吴强兵告诉记者。

2012年9月26日,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正式成立,挂牌在南京军区政治部新闻电教室和中央电视台南京军区记者站两块牌子之下。网台“大当家”吴强兵,也是身兼三个部门负责人于一身。

虽然有电教室和记者站的基础,网络电视台却完全是在一个新的战场建立起一个新的阵地,前无可模仿追随者,后有失败的风险,不论是理清建台思路还是打造人才队伍,仍然需要从0到1。

“二当家”胡伟用“完全没时间考虑自己的事儿”来形容网台初创时期的紧张和投入。头3个月,他困了就在会议室的地板上睡2个小时,起来继续工作。胡伟说他每天都在不停地打电话,“那时候就是个疯子,为了催稿子经常打电话骂人。”

除了催稿子,胡伟还打电话到处挖人。第31集团军战士林旺权,接到去网台学习的通知时,正在山上拍摄战士训练,当时胡伟打电话到他所在的集团军,希望推荐人才来帮助工作。

“这边其实蛮苦的。”林旺权说。创台2个月就加入的他,对当时的作息印象深刻:“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网络电视台,稿源很少,到凌晨12点稿子刚到齐很正常,1点串完稿子,两三点主持人录完,四五点剪辑完,六七点主编审,差不多要修改到10点,再送审。”

网台推出的专题页面(制图/周超)

最初网台连固定主持人都没有,特别是没有女主播。从新浪微博跳槽过来的美编周超是台里唯一的女生。

一次网台去某舟桥旅拍摄,男主播崔贺林在拍回的片子里,注意到担任活动解说的牛隆爽。这个网台第一位女主播被通知试镜时,惊呼道:“啊,你们没搞错吧,我是军医!”

某防空旅政工网上的原创情景喜剧《女兵故事》引起吴强兵和胡伟的关注,于是连人带剧邀请进网台,王堃由此加入。

2013年,计算机专业、有旅团政工网建设经验的冯锋,以及裴樱桦、种飞利、刘伯宇、皋古清、商治卿等陆续加入。网台建立起一支能完成采访、主持、摄像、后期、网页制作和网站维

护的全能队伍。

像林旺权一样来自部队的官兵,同样撑起网台一片天。他们有的是被胡伟挖来的人才,有的是单位送来学习,甚至有自己找来实习的军校学员。这些人,有的从建台一直留在台里,发展成为台里的骨干力量,有的在网台学习一段时间又回到部队,这些人不但为单位新闻宣传带回活力,也继续以内容制造者的身份支持网台建设。网台因此被南京政治学院李习文副教授称作“人才孵化器”。

最开始网台制作的节目是政工网上的军区“新闻联播”,按照传统“电视台”的思路,“网络”只是一个播放媒介。胡伟最初的理想就是把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里“网络”两个字去掉。他认为网络太草根,不够“高大上”。但在实践中,他深深认识到,是网络创造出了无限可能。

过去拘于风格定位,限于渠道平台,而无法变现的想法,如今在网台“像井喷一样”涌现。每个人都在拼创意,大家的工作状态用王堃的话说:“一天不出一个花样,自己都对不住自己。”每周所有人都会坐在一起“头脑风暴”,许多好选题、好栏目由此诞生。节目越来越多,编辑接着会对成系列的栏目进行包装。如此便有了网台首页经常令人眼前一亮的各类专题。

在网台的节目里,“非典型”官兵可以因为是“跑酷达人”、因为倔强不服输的性格出现在镜头里,可以对镜头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自己的故事,网台把镜头对向更多的普通一兵,加大了基层官兵的出镜率和参与度。2014年慕名而来的某旅战士童勇告诉记者,只要有他们旅的节目,营区中心路上的LED屏就会播放,总会有很多人围上来看,大家看到身边人上电视都很兴奋。

集中播放网台节目,最初也是胡伟想出的“招”。节目播出了,胡伟就打电话给报道单位的领导,“看能不能放电影的时候在礼堂播一下,或者在电子屏上播一下。”他说这么做,是为了“让报道员有成就感,愿意跟我们一起‘玩’。”就这样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地打,网台靠节目质量获得认可后,投稿量明显上升。当然随之上升的还有关注度和影响力。

每个接受采访的人都对记者说了同样一句话:“网台每一个人都很拼。”

爱拼终会赢。

今年4月25日,胡伟被邀请到南京政治学院为全军军事传媒转型发展高级研讨班讲课。胡伟将此视为“网台从此在军队新闻界开始有江湖地位”的标志性事件。标志自然不止于此。如今网台打造出了《小牛有约》《小裴走军营》等招牌节目,而且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成名作、代表作。网台不仅在新闻界,而且在部队都有了自己的江湖地位。有部队打20多个电话,请小裴去他们部队走走;童勇告诉记者:“我们旅里的战士,央视女主播未必认识,但小牛和小裴都认识,都是战士眼里绝对的女神!”

从人才、资源、理念到产品,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用了两年多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块品牌。记者编辑们的办公桌对着的那面墙上,有两块白板,上面手写着建台的5大关键词:理想、创新、思想、情感、团队。围绕这5个关键词,网台营造出特有的组织文化。

记者问吴强兵主任,他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吴回答说:“用人和把关。有时也出出题目。”这个对业务熟悉有研究的“大当家”,既放手让大家大胆去干,充分给予施展的空间,同时又为发展把住向,为突破把住度,为水准把住关,让与他一起做事的人既感到自由又有安全感。

有人告诉记者,他在部队基层、机关都待过,但最喜欢的还是网台这个工作环境。记者认为,他所说的工作环境,或许是指一心一意、心无旁骛、所有聪明才智都会得到鼓励和尊重、所有付出终会得到收获的干事氛围,是身躯疲惫但双眼放光的人生状态。应该说,网台树立起了一个“体制内创业”的模板。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从最初每天只有千余次的点击量到现在的五六万次,网台的成就感,不只是点击量,而是点击量背后,能够服务于战斗力提升的“能量”。吴强兵和胡伟希望用网台的节目来讨论和回答“强军目标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这一课题,用镜头和故事,将强军目标诠释为普通官兵的具体实践,来拉近宏大梦想与实践个体的距离。

2014年2月,“硬骨头六连”主题教育活动请回10位参加边境自卫作战的连队老兵,他们都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小尖山突击队”队员。牛隆爽闻讯而来,与两代“硬骨头”“小牛有约”。

战士秦志荣当年被军里评为一专多能标兵,所有比武项目都是第一名,他在小尖山战斗中勇猛顽强却毫发未损,成为最有说服力的“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炸飞双腿爬向敌阵地、双眼失明听枪声向前冲,亲历过战斗的英雄用未经雕琢的语言、饱满的情绪的讲述,震撼和感动了许许多多观众,触动了官兵思考“按照强军目标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的神经。

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背景下创立的网台,也一直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做出自己的尝试。

临近老兵退伍季,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不愿意留队》的文章,在全军政工网引发了不小关注。网台的编辑们立刻捕捉到这个有些敏感的话题。

厦门警备区士官谢建国,4次参加省军区通信尖子比武,3次夺冠,第8年退伍就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因为领导一句“组织需要你”,选择继续留队。网台将这个故事制作成节目,一经推出便反响强烈。

“我们希望表现出最基层官兵的原生态画面。大家不愿意、有疑惑都是有原因的,让大家说出来,再解决。”编辑张磊说。所以,他们在节目下作了一次调查问卷,请大家选择“你认为这条新闻真不真”“你认为谢建国的选择值不值”“换作是你会不会留队”。没过多长时间,竟收到900多条留言,甚至一些负面极端的想法都冒了出来。

最初,有人提出要不要做点小动作,对留言进行筛选,但大家担心如此会打击留言积极性而否定了。也有人提出问卷结果不可控,要不要最终只显示结果。这个想法同样被否决了。最后不仅实时显示投票结果,而且用柱状图样式,对比更

加明晰。

接着,网台连续推出《听听退伍老兵怎么说》《听听编辑部怎么说》《听听身边榜样怎么说》《听听部队领导怎么说》《看看领导机关怎么办》等节目,让不同岗位、经历迥异的人各抒己见,给战友们以参考。后又推出专题《听听我们的留队心声》令许多读者动容。在毫无干预的情况下,正面评论逐渐增多。

“允许别人吐槽,表达自己的心声,这才是网络。”胡伟说,“看到留言,我也很震撼。但留言虽然尖锐,你能说是错的吗,是假的吗?关键问题就是症结在哪里,我们有没有能力素质,影响舆论的走向。我相信,开放的思想和系统就不会有瓶颈。”

一直作为技术支持的冯锋说:“我从野战部队过来,感觉台里节目比指导员上的教育课更好,搞教育的模式和以前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应该是指“疏”大于“堵”,用网络才具有的匿名、开放和及时,直面问题,解决官兵现现时的疑惑。

胡伟在这次报道结束后,写了一篇采编札记:《舆情不是洪水猛兽》。

胡伟:红牛牌鸡汤

胡伟总是随口就能说出他写的某篇文章。专门发表思考与感想的《点睛之笔》栏目现有的128篇文章中,有72篇都是胡伟所著,其中47篇是独立撰写。而且,是手写。

采访中,胡伟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写他,不要突出他个人。但对于这个网台群体中最极致的个体,记者觉得没有单独写一篇已经算履行承诺。

胡伟的军旅生涯几乎从未离开过新闻宣传工作。虽然有着丰富的部队新闻宣传经验,但胡伟对做电视和新媒体还是感到有些手生。他说:“我这个人很倔强,干任何事不允许失败。前面的理想就是把网络电视台保住。那个会一开完,就想瘫倒在地上。撑了两年多,那种煎熬,拿命拼的感觉,和平时期很多人没体验过。”“那个会”指的是全军网上政工观摩会,今年2月在南京召开,《说说南京军区网络电视台的那些事儿》就是为这次会议制作的专题片,来自全军各个单位的政工干部对网台给予了充分肯定。

胡伟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在会议室组织集中采访时。他眼前五六米的地方明明是一堵墙,但他说话的时候,却像是望着很远的地方,我总觉得他下句话就要吟出诗来。

因为2年多的“拿命拼”,胡伟对痛的理解特别深刻。他的颈椎病越来越严重;因为高强度连轴转,他累得心肌缺血,那偶尔流露出的痛苦表情,让你仿佛能听到他经常捶胸的声音。

胡伟在《发现生活的“痛点”》中写道:“如果不懂群众的‘痛点’,我们如何感悟生活,又拿什么去打动受众?”临近网台3周年纪念,胡伟给记者编辑们出的题目就是:写写你在网台最痛的点、最难过的点、最脆弱的点。“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点,一个支撑起你自信的点,一个成长的那个点。”每个人与网台的共同成长则是他最欣慰的点。

胡伟是那种神情里就带出情怀的人,但却是个不单有情怀的人。他有着自己的“狡黠”和智慧,能够把理想主义转化为战斗力。他打出的无数个电话就是例证之一。

军区将举行师旅团长集训。胡伟认为军区网络电视台必须反映军区中心工作。但人手不够用怎么办?胡伟决定发动师旅团报道员一起供稿。为此放弃了独家报道,与集训地后备战线新闻干事们联合出品。采访领导偶遇“不配合”怎么办?用心理战。“部队新闻摸爬滚打20年,学会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来推动工作。”胡伟说。

调动起大家干工作的动能,“胡伟说”有奇效。几乎每个接受采访的人在谈到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坚持理想时,都会用“就像胡副主任说的”作为开头或总结。他似乎有一种把自己相信的东西,让别人都相信的能力。

皋古清告诉记者,他打算写一篇“如果不坚持到哪里都会放弃”作为自己的30岁生日纪念。“胡副主任经常讲坚持的问题,讲‘一坚持就升值’,这是对我这两年很好的诠释。”

采访中胡伟总爱说精神的力量。这个许多人觉得抽象的东西,他说起来就没完。“我最近在看《方志敏全集》。这个民族现在特别需要把好传统呼唤回来,应该去看革命先驱奉献的坚决、彻底,年轻人价值观都会重塑。”胡伟对记者说。影响别人的价值观,就是胡伟的新闻价值观。他总结今日新闻人应该传播的东西:发现时代的理念;发现生活中的感动;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坚强。

《就像一朵太阳花》是胡伟写网台的一篇文章,而他的微信名也是这六个字。胡伟和网台都在追逐阳光、汲取阳光的同时,向所有人绽放出灿烂温暖的面庞。胡伟很适合回应那篇网络疯转的网文《你所谓的稳定》,因为他和网台,把“所谓的稳定”活出了充满梦想的模样。

三年之痒

今年9月,网台已经开启了它的第四个年头。

王堃、小裴、冯锋等在开发一个音乐节目,并且把留言做成语音版,创新用户互动方式。冯锋还在开发投稿审稿系统,能够实现在系统里对稿件进行分配,并能提供给其他人一审、二审。

虽然创新脚步未停,但创业难,“守业”更难。

早在胡伟去南京政治学院讲课时,陈飞教员就私下对胡伟说:“我发现网台遇到了新的瓶颈和关口,持续推出有冲击力的创意太难,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

网台最吸引人的做事与成才环境似乎也受到了考验。一件事做久了产生的迷茫感,能不能突破,是考验。网台唯一的程序员冯锋和美编周超告诉记者,他们的成长有些孤单,没有人可以碰撞,审美的不一致也让周超不时有些郁闷。

基础设施问题也可能成为网台发展的硬伤,其根本是带宽问题。一次军区调研发现,能够在线看节目的只有十几家团级单位,其他单位看节目都很卡甚至没法收看。虽然各级可以下载节目挂到本单位政工网,但却无法根本解决节目到达的问题。

但瓶颈本身也是机会。突破后,网台必然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就像他们说的:“成长就是不断突围。”★

责任编辑:曹舒雅

猜你喜欢

胡伟南京军区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轮式拖拉机前驱动桥使用调整
胡伟艺术作品
思想者的艺术表达——胡伟访谈录
铁血丹心耀东南
拓宽大学生从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