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2015-12-02李春风王永德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李春风,王永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会计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一、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分析

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政府在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的数量与质量。从理论上讲,财政收入分配可分为两个阶段,初次分配则为经济活动主体在参与活动中所获得的相应的收益。而财政支出便是财政收入分配与使用的过程,是整个财务分配活动的第二个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每个劳动者都能够通过边际产出等于要素报酬的分配定律在初次分配中得到公平的等效分配。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因素影响着财务分配结果。例如,劳动者存在的异质性、劳动者占有要素的非均衡性、市场的完整性等。因而,再次分配便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来实现。城市的财政收入如何征收、如何分配等都影响着城市的居民消费水平,进而牵动城市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越多,表示政府在调节财政收入分配方面的能力越强。但财政收入过大,则又会相应减少居民的即期收入。

财政收入结构可以以税收结构为依据,分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两种。一个城市直接税收的比率与财政政策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成正比。直接税收比重越大,越能实现财富的分配公平。而财政支出能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投资性支出,其目的在于加快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或者反经济周期投资。第二类为消费性支出,它能够保证城市的公共管理机构的正常运转。第三类便是保障性支出,是为了政府提供物资或进行社会救助时所产生的财政支出。而在财政支出中,保障性支出越多,就会有更多的补贴给予社会的低收入群体。社会财富的分配就越公平化,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的人均消费率,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总量密切相关,经济总量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财政收入为政府公共活动提供了资金支出,而且政府集中财政收入本身就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进而对区域经济造成影响。我国90%的财政收入来自税收,所以,财政收入的经济效应也是由税收反映的。

政府的财政支出可分为资本性和消费性两类。资本支出是生产性的,是政府作为特殊群体参与社会在生产的财政支出。消费性支出则能够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财政支出在实现政府职能的同时推动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财政支出为经济健康的运转提供公共产品,而这一环节又可直接带来经济的增长。从微观的角度讲,经济主体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存在人力和物质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可能。但私营主体所需要的社会环境更稳定、更公平。财政支出则能够实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公共产品的配置问题,进而为经济主体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机制来积累他们所需要的物质资本。财政支出能够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正外部行为影响经济。经济主体的正外部性能够提高整个经济的生产率。可如果正外部性得不到补偿,经济增长又难以实现最优,这时就需要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提供补贴,补偿正外部性损失,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放任不间管便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政府在实施财政支出时在地区间采取转移性支付,这边能够达到分配公平,促进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均衡发展。

二、黑龙江省财政收支现状

对图1进行分析发现,从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1990—1998年收支曲线基本平和,保持同步变化,表示在此段期间黑龙江省财政政策稳健发展。但从2000年开始,曲线图呈现出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变化。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表现出了财政政策的积极性。从2005年开始地方财政赤字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在黑龙江省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加大政府投入能拉动经济的发展。然而,地方性的财政赤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地区的经济增长,却也不是长久之计,易产生地方性通货问题。

图1 1990—2011年黑龙江省财政收支趋势变化

三、实证检验财政收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研究黑龙江省财政收支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笔者选取了1990—2011年间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支、居民消价格指数、年度GDP作为数据样本,根据本文研究的方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一)回归分析

表1 企业社会责任与行业广告强度回归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对模型1和2的回归总体来看是显著的。通过对模型进行固定效应分析,根据模型1回归可以看出,黑龙江财政支出对生产总值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财政收入对生产总值的影响显著性一般;根据模型2回归可以看出,黑龙江财政支出对消费价格的影响显著性一般,财政收入对消费价格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回归结合分析,黑龙江省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

(二)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的稳健性检验

基于上述回归分析,同时,本文在此选择回归分析法进行变量的剔除,分析工作以SPSS20.0作为分析软件。构造方程为:Y=a+bX其中:a为常数,b为回归系数,分别对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支出,取自然对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从方程能够看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受财政收支影响且呈正相关。根据回归结果可知1990—2011年黑龙江省GDP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平均弹性为0.572,这表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上升0.572个百分点,GDP的涨速快于财政收入,这也说明了财政收入促进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决定着经济建设、政府决策的运行。随着改革开放和五年计划的建设实施,黑龙江地方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且速度不断加快,收入总数不断扩大,在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增加。这根黑龙江省不断完善税收体系密不可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黑龙江地方财政收支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收入是地方经济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至今,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迅速,生产总量与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也逐年提高,这与黑龙江省不断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密不可分。改正财政收支结构,进而拉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要适度,过快了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增长。

(二)建议

首先,黑龙江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产业,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应该考虑扩大招商引资引入新兴产业,如生物制造、高科技产业、环保低碳产业等等,因为新兴产业符合国家的最新产业政策并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这样无论是对于企业的发展还是经济发展都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其次,要因地制宜切实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合理的调节税收来调整财政收入,要将财政支出运用在得力点上,应该将有限的财政放在企业升级改造、公共产品如道路、桥梁、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上,最大程度的削减政府三公支出。并且政府的财政采购要市场化、法制化、机制化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财政支出的市场扩大效应和引导效应。而财政收入的来源要体现有理、有利、有节,通过财政收入的调整来引导产业发展。可以通过对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减少税收来鼓励企业朝这个方向发展,通过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适当加大税收来鼓励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和减少污染和能耗。再次,政府要大力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有形之手要放在公共领域,尽力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只有发展壮大了民营经济才能逐渐形成集聚经济,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才能有所保障,并且财政支出才能更好地带来经济的乘数效应。同时,在招商引资上要下大力气,主动引入新兴产业的大项目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大经济蛋糕,增加财政收入来源。

[1]余跃.我国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部财会,2012,(3).

[2]王珺威,吴武清,陈暮紫.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2011,(3).

[3]邵腾伟,冉光和.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变化趋势[J].当代财经,2011,(2).

猜你喜欢

财政收支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2020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2018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让部门财政收支在阳光下运行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趋势探讨
好大一坨『其他』
上半年财政收入总值14306.7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