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胡振宇:玩火箭先得看准人

2015-12-01李学乐

董事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创客火箭航天

李学乐

在第一点上,招进来的人,不仅限于技术,得在价值观、做事习惯与方法、自我规划能力与其它成员达到契合,这样也才能让小企业更灵活;在第二点上,根据成员擅长的领域,给予他们自主的决策权

90后的创客们被称为“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情”的一代,“火箭小子”胡振宇也是其中一员。而这位翎客航天创始人兼CEO的“很酷”的事业,就是翎客航天这家目前来说国内航天产品研发领域的第一家民营公司。“翎客,对航天领域的巨头来说,可能非常不起眼,就是个敲门人。就像一个平静的水面,有一条小鱼进来了,没人去理它,也没人去管它,但它自己可以‘任性’地游下去。”

2015年3月,翎客在内蒙古发射了两枚重量分别为8.2公斤、57公斤的探空火箭,小的那枚射高是12.5KM,大的那枚射高是68KM。而在两年前,胡振宇带领的爱好者团队发射的高度仍停留在4.2KM。最近,他又马不停蹄,“捣腾”着想要制造出一枚可以进入太空的探空火箭,目标直指102KM的高度。

“其实,这么努力地做探空火箭,就是考虑到我们得差异化竞争。”胡振宇对《董事会》记者指出,相比运载火箭,探空火箭简单,体积小,而且目前探空火箭国内做得还比较少,而高空气象环境数据又需要通过发射探空火箭去收集。翎客这样的小公司要想在垄断的航天市场上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的话,就要把重心放在巨头们不怎么关心的事情上,否则别提雁过留痕,可能连个浪花都激不起来。

在他的设想里,要三年磨一剑,就押宝在探空火箭上,当然辅助的还会提供航天发动机一类的产品。事实上,主要服务于航天企业与研究院的翎客已开始接到一些订单。

支撑着胡振宇永往直前的,也不仅仅是单纯的“火箭梦”,还有要对志同道合的同伴们的“负的责任”。“就是他们的信任,才把管理的权力交给了我,如果还横冲直撞的话,就不是要为自己梦想埋单的事儿了。”胡振宇对《董事会》记者无奈表示,虽然自己很喜欢搞技术研发,也有这个冲动,却不会真的主导哪个方面的技术,因为没有时间。

用他的话来讲,在公司里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什么事情都得去“掺和掺和”,“配合着团队把周边的工作做做好”。不过,这年头“酱油”也不好打,必须定得了战略,懂得点研发,搞得来资源,处得来交际,激得起志气。当然,这也有迫不得已之嫌,因为翎客团队成员目前为止仅有8人,人力方面稍显不足。

尽管如此,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火箭研究和设计上,有拥有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从业经历的首席技术官楚龙飞,有负责航电系统方案的曹志扬,还有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吴晓飞,当然也存在着财务、公关等必备的“后方支持”。

说到管理团队,比较省心省力的方法就是无为而治。对此,胡振宇似乎有着自己的理论。“在做这个之前,得先抓两个关键点,首先得看准人;其次最好定个拍板人。”他解释道,“在第一点上,招进来的人,不仅限于技术,得在价值观、做事习惯与方法、自我规划能力与其它成员达到契合,这样也才能让小企业更灵活;在第二点上,根据成员擅长的领域,给予他们自主的决策权”。像他自己承担着运营上的“拍板”角色,但是技术方面也只能提提建议。

对这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创客来说,创业之路走得似乎并不大顺当。自创立公司以来,“过度包装梦想”、“没有创新,重复人家早就走过的路”等质疑声经常伴其左右,甚至在最近的一档《创客星球》众筹节目中,其也遭遇了晋级失败的困境。

有失落是肯定的,但胡振宇也有点不以为然。“做火箭这个事,我是已经认可了的,你认不认可,不关我的事。”“而我一定会将火箭发射出去。”

猜你喜欢

创客火箭航天
逐梦航天日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创客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