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重时代的金融创新与治理

2015-12-01陆红军

董事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边缘危机培育

陆红军

在多重危机平衡、多重人才整合的时代,金融创新与治理的交替,将在较长时间内成为中国经济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化的重要特征。在这种变化中,中国金融的创新与治理应注重三个培育

近期,全球金融界聚焦中国的三大热点:亚投行(AIB)、A股股灾、汇率潮,有一说中国是两胜一负,即亚投行和汇率贬值成功。但实际上A股取胜,避开了系统性金融危机,获得三胜。这些胜负无常恰是多重时代的基调。

多重危机平衡:金融创新与治理的挑战

多重时代具有多极经济、多重危机、多重制约、多重失衡和多种常态的五大特征。首先是经济形态从美国为主导的单极经济进入到新兴国家现形地平线的多极经济。多重危机则包括了金融、货币、能源、粮食与安全等多方面的系统性或区域性危机。多重制约概括了许多国家的无奈:发达国家在碳排放方面也受到了其他国家的制约,新兴国家也在环境、农业、周边诸多发展领域受到制约。多重失衡则表现为失衡与再失衡、平衡与再平衡之间的矛盾。多种常态是指常态与新常态成为国际社会的集体思考:资产价格的上升与下浮、热钱的流入与流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通货的膨胀与紧缩,常呈现一步之遥或起伏波段形态;而中国在取得跨越式快速发展成功之后,经济增速放缓而全社会希望创业创新致富也成为一种新常态。

“危机”一词为最近被提起较多,传统危机呈集中体现在区域性危机和系统性危机。而在多重时代,信息科技创新和各种繁复的环境产生了新型危机,主要表现为关键性危机和创造性危机两大类。关键性危机属于致命性危机,一旦发生将可能产生致命性危害,其包含三部位,即关键部位(如基础资产、三悖论)、精致部位(如次贷危机中的超级复杂衍生品)和要害部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转型)。而创造性危机则属于生成性危机,具有三高的特点,即高杠杆、高频率和高传导。以中国最近的A股风暴为例,就是避开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场博弈战。

多重人才整合:金融创新与治理的制胜因素

金融创新及风险监管背后的现代人力资源变革,是人们尚未深究的领域之一。目前,全球人力资源已呈现三个特征:边缘化、集约化、多元化。这“三化”左右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与稳定状态。

边缘化:边缘竞争正在取代核心竞争。近年来,商业环境复杂多变,如何保持动态环境中的“边缘竞争”,成为当今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将无线网络置入汽车并覆盖功能,这一越界式创新有可能引领未来汽车行业的未来。互联网金融也是在打破传统金融的边缘才取胜的。

当“互联网+与+互联网”相互融合,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置入全球基础设施和航运物流等领域时,必将是全球传统产业的一场颠覆性的创新革命。边缘竞争也改变了现有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当下与未来全球企业的人才必须具备感应变革、预测变革与领导变革的能力素质,才能生存与发展。当飞机与动车的过程管理置入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系统时,这一从“边缘”切入“核心”的状态管理体系,或将引领航空与高铁安全运营管理的未来。互联网金融也是在打破传统金融的边缘才取胜的。当互联网与物联网进入全球基础设施和航运物流等领域时,必将是全球基建业与制造业一场颠覆性的创新革命。

集约化:集约型创新就是在多重边缘中改变规划、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能力。从配置全球资源角度来说,资源的内涵在发生改变,比如互联网成为一个新的崛起的资源,甚至影响其他的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也在变化,包括配置的技术与方法(大数据、智能化、一体化等),所以企业需要融会贯通地学习和不断从边缘突破创新。集约型创新就是在多重边缘中改变规划、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领导力,是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集约创新能力本身也是一个系统集合:企业集约型生产能力是基础能力,可谓技术要素;集约型开发能力是必备的配套能力,可谓商务要素;集约型投资能力则是核心能力,可谓金融要素,三大要素构成等边三角形结构。比如淡马锡具有集约型投资特色,形成了自身“审慎+定价体系+风控体系”的模型;而联想集团具有集约型跨文化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了“引领+路径+机制”的模式。

中国属于债权经济体,亟需提升债务统筹能力。对中国企业的核心金融能力来说,债务统筹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指标,尤其是财政部对地方政府财政平台的城投债作出新规定的背景下。存量城投债的信用能力将按照政府性债务处置和主体分化方式而分化。

多元化:从泡沫HR、三高HR到三同HR。

多重人才的整合是金融创新与治理的制胜因素,而现代人力资源存在着从泡沫HR、三高HR到三同HR的发展趋势。泡沫HR的特征是知识碎片化,盲目跟从时尚新潮,缺乏独创、原创,成为科技终端的奴隶。随着网络与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头脑里并没有比从前储存更多的有用信息;没有网络前,傻瓜似乎比现在少。现在人们更重视三高的感知效应,即高预期(快速富裕、快速成功)、高感性(包括美感、情感、灵感)、高体验(上网的实时和多样化体验乐趣)。

人力资源发生的变化,是具有边缘竞争力的人才能取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泡沫HR重塑与教育,如谷歌、Facebook、eBay、Twitter的雇员总共只有38400人,而阿里集团有3万人,中国人才战略与教育体系需要进行深改;二是三高HR的完善与整合,在高预期、高感性、高体验成为现代人力资源三大特征的情况下,中国人才价值与评价体系要进行再造;三是未来HR的预测与交融,未来将产生“三同HR”的格局,即未来将同时存在“自然人+智能人+‘星球人’”。另外,人口红利的时代必将终结;新型HR文明的创意与崛起;机器人与互联智能时代,必将改变城市的基础设施,如国家的交通系统;作为第一资源的人力资源或将被数据资源所取代;数据和数据产业,中国具有超越发达国家的后发优势。

多重时代希望:中国金融创新与治理的三个培育

在多重危机平衡、多重人才整合的时代,金融创新与治理的交替,将在较长时间内成为中国经济与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化的重要特征。而在这种变化中,中国金融的创新可与治理应注重三个培育。

培育中华金融文化:弘扬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的精神,将中华千年文明的精髓延伸到金融,认清金融是播种、是种植、是付出、是责任而非仅仅高收割,创造中华文明的金融文化。将中国建成“一带一路”的大数据库和金融互联网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的基地,把新产品输送到“一带一路”国家,造福全人类。

培育多种适应性金融人才:培育适应性的高端金融人才和普惠金融人才,包括农业、中小微企业、金融、资本市场(如大宗交易、期货)等。金融人才的培育应普惠与高端人才并重。

培育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综合试验区:中国应选取有条件的地方区域(如中部大省),通过试点培育防范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机制体制,使其成为国家级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综合试验区,然后将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作者系国际金融中心协会主席、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

猜你喜欢

边缘危机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危机来袭/等
在边缘寻找自我
走在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