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机构逼死宝利嘉?

2015-12-01严学锋

董事会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六安滁州开发区

严学锋

企业沦落到如今田地,确实让人唏嘘、同情,不过宝利嘉在去杠杆方面可能并不及格,这也许是企业落败的重要内因

企业亏损严重、无力为继,谁之过?2015年7月31日,宝利嘉集团董事长葛富春发布《告社会各界和宝利嘉员工书》,称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金融机构无节制地收贷、压贷,造成企业开工率严重不足,亏损严重”。按照这一说法,是金融机构逼死了宝利嘉?

民营企业宝利嘉总部位于江苏省太仓市,号称华东最大的纺织企业,曾颇具实力,辉煌时公司员工近5000人,2011年销售额13亿元。让外界愕然的是,2015年7月,董事长葛富春发布《告社会各界和宝利嘉员工书》,表示宝利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让大家受苦了、受惊了,表示真诚的道歉,并披露了现状和其本人的看法。

葛富春称,自去年至今,宝利嘉集团被各家金融机构密集收贷,压贷计2.075亿元,设备租赁费一亿多元,仅一年之间就减少了3亿多元的现金流。为维持企业生计,他本人努力向社会人脉圈私人借贷7300万元,到现在资源全部枯萎,还背负一身债务。

他还透露,六安、滁州两地开发区投资协议的重要款项没有兑现,其中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协议承诺为六安宝利嘉项目解决信贷资金4.2亿元,现已投资第七个年头,企业拿到的信贷资金仅为六安农商行的2000万元,仅仅是协议承诺的一个零头。也因此,造成宝利嘉六安公司开工率不足,造成年年亏损,也无法兑现对开发区的协议税收约定。滁州开发区也承诺解决信贷资金每完成一个车间6000万元,去年已完成4个车间的投产,应为企业解决信贷资金2.4亿元,实际现在也只有滁州中行的1000万元贷款,本来滁州工行的2000万元贷款也已由今年的6月18号全部收贷。

《告社会各界和宝利嘉员工书》中,葛富春呼吁各界金融机构能体谅企业的疾苦、顾全大局,不要无节制地收贷、压贷,伤害人家也等于伤害自己,最后两败俱伤。也希望各地开发区能诚信招商,不能企业来投资了就什么都不管了,所有的责任都放在企业身上。一个宝利嘉倒下去并不可怕,如果很多企业都遇到了宝利嘉同样的命运,将对社会稳定将带来巨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宝利嘉发生员工讨薪事件后,8月,地方政府介入。

尽管金融机构对贷款的从严从紧,是导致宝利嘉无力为继的重要原因。然而,金融机构本身就是经营风险的高风险行业,嫌贫爱富是其本性,对还债能力、前景差的企业的贷款从严从紧是控制风险的理性举动,对此进行指责并不合理。应该理性看待、解决中国一些企业的“贷款难”问题,不能单方面指望金融机构。企业家该提前做好金融机构变脸的应对措施,争取主动。

至于“六安、滁州两地开发区投资协议的重要款项没有兑现”,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会许诺政策支持(包括签署协议)以吸引投资,这些许诺有时会大打折扣、沦为空文,甚至有些许诺是违法违规的。一方面,企业在政府面前处于弱势地位,政策支持被打折扣很冤、值得同情。另一方面,企业家在同政府签订协议时,应理性评估合法性、可行性,以控制风险,不可盲动、盲目乐观,否则可能后患很大。

俗话说,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被金融机构逼迫(收贷、压贷)、地府政府不诚信,只是宝利嘉陷入困境的外因,并非核心原因。

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2015年9月表示,中型企业死亡率高的原因是乱集资、乱用杠杠之祸。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也指出,“过去十年中国的著名企业家,被抓起来的,坐牢的,最知名能找十几个,一般的都加上,能找到50、60个,他们每个人坐牢的理由不一样,有金融欺诈,各种罪名,你仔细看,它的本质就是资金链条断了。企业成功不是靠赌出来的,杠杆太高就是赌博了,负债率低一点,可能会慢一点,但是会安全。所以搞投资,最大的教训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负债率,控制自己的杠杆。”

太仓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4年11月发文称,“从调研的宝利嘉、长乐等几家棉纺化纤企业看,企业均或多或少反映当前资金压力较大,财务成本普遍达到10%左右或更高,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比较来看,宝利嘉在去杠杆方面可能并不及格,这也许是企业落败的重要内因,对此葛富春当负关键责任。

企业沦落到如今田地,确实让人唏嘘、同情,然而我们有没有想过,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的企业家是否该“君子求诸己”呢?

猜你喜欢

六安滁州开发区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六安号角
陆黛灵书法作品
六安茶香也袭人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第二十一站:滁州]
滁州西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