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5-12-01张颖

决策与信息 2015年36期
关键词:制度对策管理

张颖

天津天保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张颖

天津天保热电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8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和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使企业内部控制更加健全和有效,从而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内部控制;作用;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必然要求企业在加强经营管理的同时,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只有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变革与创新,通过内部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才能确保企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障企业日常运作遵循产权利益归属而确立的一套规则,是企业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全面管理的策略。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它包括控制目标、控制原则、控制要素等基本要求。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等目标。因此,实施企业内部控制意义重大。

一是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的内在需要。通过实施内部控制,可促使企业建章立制,规范内部管理流程和行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是有利于增强企业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将面临诸多问题和风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风险损失。通过实施内部控制,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内功”,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四是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健康发展。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通过实施内部控制,促进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不断积累资本,为国家创造财富,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一般包括重大事项控制、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劳动人事管理控制、法律风险控制、预算管理、经营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资产物资管理、企业文化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目前,企业虽然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员工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一些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在经营理念、思想、决策等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其科学性、合规合法和可行性。有的甚至认为企业强调内部控制就会失去机遇,把内部控制与抓住发展机遇对立起来,导致不重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不按规章办事,规避内部控制监督。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化建设不完善,执行力不够

虽然企业已建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但存在制度不够完善、部分制度合理性欠缺、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比如,当某个内部控制环节缺失造成不良后果时,往往仅局限于作为一般性管理行为确认,没能从制度上进行问责。另外,尽管现实中已有一些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在执行上不够坚决和严格,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3.法律风险内部控制缺失,导致风险生成

有些企业经营者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一些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无法律风险等不了解,导致产生法律并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比如,在业务外包方面,不严格审查外包的合法性、承包商的资质等,导致承包商的工作质量、安全、赔偿等法律风险及民事责任由企业承担。

4.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一些单位的管理者由于业务知识、法律意识、管理能力、工作态度等综合素质不高,加上企业在内部控制业务培训方面不够,导致不懂控制、难以控制,无法实现内控管理目标。

5.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有差距,导致内部控制创新不足

有些管理者受多年形成的思想观念、处事方式等固有文化的影响,奉行经验主义,因循守旧,无法用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来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模式。由于管理者不能自觉接受内部控制监督,导致一些单位内部控制薄弱、问题多和风险大。

三、改善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内部控制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应加强并持续改进。

1.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

要改良和废除固有落后的文化和习惯,不断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模式和手段;要通过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编制内部控制管理知识手册、自上而下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及其意义进行宣贯等措施,牢固树立内部控制管理意识,使内部控制管理真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环节,让内部控制管理的理念转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形成一个懂得内部控制、践行内部控制的企业管理文化氛围。

2.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按照全面性、合法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性的原则,并以“可行的保留、欠缺的补充”为依据对现行制度进行清理和修订,确保制度全面可行、内部控制环节完整,充分体现动力与压力、激励与问责等机制。同时,要加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凡因制度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环节缺失,导致问题发生或严重后果的应予问责,确保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卓有成效的贯彻和执行。

3.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全员管理的系统工程,因此,在人员配置上,要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把工作态度好、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风险意识强的综合性人才配置到管理岗位。同时,在机构及岗位设置上,要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进行设置,做到决策者与执行者相分离、经办人与验证人相分离、授权者与执行者相分离,真正体现出相互牵制的作用。另外,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业务的培训,掌握和运用好内部控制管理各项业务技能,使内部控制管理真正落实到实处,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

4.实行动态化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在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流程设置上既要基本固定,又要随着市场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而作适时调整,特别在内外部环境风险源的查找、识别、分析、防范等内部控制管理方面要实行动态管理,随时调整内部控制思路和对策。

5.紧贴企业经营生产管理实际,扎实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内部控制工作要务实,措施要切合实际。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认为主要有如下措施。

(1)规范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确保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作,使公司的整体管理处于受控状态。

(2)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岗位设置要符合《会计法》的要求,权责分明,加强制约与监督;依法依规进行会计核算,真实反映会计信息。

(3)规范固定资产和物资的采购行为,包括采购策划、询价、招标、评估供应商履约能力、验收、采购付款等环节。

(4)规范收入确认及工程款收取流程,包括相关业务部门对业务

(>>)(<<)投保前的标书进行评审,明确合同审批权限。严格管理业务运作、财务、结算、验收等全过程,定期与往来客户对账,严格业务进度确认。

(5)规范存货控制,优化物资出入库、保管、核算等环节。

(6)规范业务项目成本管理办法,明确业务成本管理工作责任及确认、归集、核算原则。

(7)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对战略、运营、财务、资金、投资、法律和涉外等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制订风险应对措施,督促改进与防范。

(8)规范业务外包管理,健全内部控制环节,主要包括业务外包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外包单位的选择评审、资质准入及履约能力的调查与评审、合同订立与履行、中间计量与付款、结算与验收、过程履约能力的评价、经济纠纷的处理、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企业不良后果的问责,等等。

6.企业纪委、监察、财务、审计以及其他业务部门要形成内部控制监督合力

在实际工作中,内部控制环节与上述部门息息相关。业务部门要在源头及全过程上把好关,审计部门要注重过程监督和督促纠偏,归口主管部门要做好规划和考核工作,纪检监察部门要做好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这样就可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真正形成内部控制监督合力,确保内控内部控制管理得以有效运行。

[1]王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0,01(341).

[2]唐丽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J].对外经贸,2012,01.

[3]尹军乔.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1.

猜你喜欢

制度对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走,找对策去!
某些单位的制度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