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实践研究

2015-12-01何侦

体育师友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体育课

□何侦

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实践研究

□何侦

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是实现学校体育终极目标的前提条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搞好现阶段的课外体育活动就必须对其改革。在分析了当前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后,积极听取学生的心声,借鉴先进经验,转变旧的课外体育观念,将校内与校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即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多安排学生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把课外体育活动搞活,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以便最终达到学校体育之目标。

课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体育家庭作业

1.前言

在新体育课程与教学广泛开展实施的今天,学校体育正经历着新形势下现代教育的考验,随着阳光体育工程的实施开展,课外体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课外体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把课外体育活动有效开展就成了众多体育工作者的研究目标。本文从对当前大部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听取学生的心声,找到解决新形势下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佳切入点,提出课外体育活动改革方案,努力把体育课与课外活动衔接好,尽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达到阳光体育之真正目的。

2.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之现状

目前在本区各中小学校里,课外体育活动大都被列入到课程表中,每个星期有两三天安排有课外活动,每次30或45分钟,但课外体育活动具体的实施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它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有时天气不好,经常下雨等),课的可变性很大,当学校调整课程的时候,课外活动最容易受到冲击。而且在现有的课外体育课上,学生在老师严格的管理下,大都进行着很少几个项目的活动,课外体育已经渐渐失去了它的灵活、丰富多彩的内容。特别是在学期末,学生面临中考、高考之前,学校为了提高主科的考试成绩,更是将课外体育课停上,改为自习或者是补课。有的学校,虽然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没有被占用,但是组织松散,器材缺乏,形式单一,大都出现男生活动,女生聊天现象。而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也就是几个兴趣小组,比如篮球、排球、足球、跳绳、拔河、乒乓球等,田径的几乎没有,因为没有学生愿意参加。学生在此期间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使得课外体育这片学生原有的乐土变得名存实亡了。最后导致很多同学讨厌上课外体育活动课。

3.学生对现行课外活动存在着很多不满意情绪

在对初中年级1000多名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满意程度调查中发现,学生对现行的课外活动有很大的反应,对现行课外活动的不满意率高达75%以上,主要存在的不满意有以下几点:

3.1 课外活动少而且时间短,不能保证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喜欢体育的学生抱怨一周两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太少,而不喜欢的学生则认为太多了。

3.2 经常被占用,下雨天课外活动变成室内自修。学生们反映,尽管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一直在改进,但仍然出现普遍不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现象,个别领导与教师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可有可无,随意挤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另外每次下雨,课外活动肯定是没有了,也只能在班级上自修了。

3.3 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大多数学校把课外活动看成是教学课,具体表现为活动以年级安排,以班级为单位,分别进行练习,每次约6-8个班级同时活动。每次都是规定的相同的几个内容,缺乏创新,所以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4 场地、器材不够。很多人在一块小场地上活动,器材又少,课外活动很难组织。

3.5 双休日,学校体育设施应该对外开放。绝大部分学生在周末的时间里是不进行体育活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没有活动场地占很大比重,学生们一致反映,如果学校体育设施周末对外开放就好了。但学校出于管理和安全的考虑,大多数校门都是紧关着的,在学生们的眼里,这简直就是资源浪费。

4.造成现在课外活动现状原因分析

4.1升学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为体育不是高考的考试科目(体育被列为“小三门”),所以学校对体育没有足够的重视,随意为其他高考科目“让路”的情况经常会出现。有些初中学校为了应付体育中考,课外活动中存在考什么就练什么现象。

4.2 体育教师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随意性很强。原因大多是:

4.2.1 安全问题,那些易受伤的项目不予安排。

4.2.2 待遇问题,体育教师的待遇肯定是学校教师里最低的,收入上的不平衡,导致大多数体育教师心理的不平衡,所以他们在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时也就不积极。

4.2.3 体育教师不能全方位的组织好多个班级的课外体育活动,班主任教师没有起到班级组织管理者的作用。

4.3 场地器材不够。人多场地少是大多数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另外,学生们喜欢的活动项目,器材不足也是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之一。

5.校外体育和家庭体育是课外体育活动改革的新天地

那么如何去搞好现阶段的课外体育活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因为它们是相互联系的,课外体育锻炼可以巩固提高体育课教学所获得的成果,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发展又将增进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同样,体育课教学不仅为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发展打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课教学来推动与检查课外体育锻炼。但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不要把课外体育单纯地作为体育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切记不能有体育课上什么,课外体育就练什么的想法。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是把课外体育又纳入课堂教学之内,无法实现课外体育的目标,体现不了课外体育的特点。

在搞清了课外体育与体育课的关系之后,就要对现行的课外活动进行改革,校外体育和家庭体育活动成为众多体育人搞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切入点。

5.1 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当前教育全面改革的大环境下,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体育教育观念一定要发生转变,我们要认识到校内外教育是一个整体,体育也不例外,教育学生自觉锻炼,要改变过去学校体育教育的封闭状态,将学校体育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使学生在学校学会的知识、技能,很好的用于社会和家庭中。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不要一走出校门就中断了体育锻炼,要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5.2 学校体育目标的完善。为什么要进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其目标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包括某些学校的领导都会说“增强学生体质,完成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好多学校开展的体育课外活动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为了应付所谓的“任务”,这样的课外体育目标显然存有片面性,我们应把课外体育活动重新定义一下,它的目标绝不是简单的锻炼身体、应付任务,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让他们学会运动、喜欢运动直至能够拥有对体育的观赏能力,这才是现代课外体育活动的真正目标。

5.3 丰富和改革课外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要使学生的校外体育能很好的开展,首先应改革我们过去的课外活动内容,因为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形式单一的课外活动已不能调动起学生们活动的积极性了,应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今流行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以及学生最喜欢参加的运动方式。从对学生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一部分学生对在校内参加的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不喜欢,而一些不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项目,他们却能在放学后、双休日中自觉锻炼。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课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在组织活动上,要一改过去的教师指挥,学生被动练习的局面,要以学生为主体,听取学生的心声,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5.4 充分利用好校外体育活动。把校内和校外体育结合起来,可留体育家庭作业、举办校外体育竞赛、聘请社区体育辅导员让学生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等。

5.4.1 体育家庭作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学校都在忙着为学生减负,这时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是不是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呢?不然,学生负担过重是指课外作业,而不是体育活动。相反,增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

5.4.2 举办校外的体育竞赛。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将是今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重要天地,而校外体育竞赛是校外体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把校外开展的节日中的拔河、长跑、秧歌、大鼓、放风筝、赛龙舟、攀爬等项目适当的拿到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中去,或者举行“体育节”“游戏节”“健康节”等等,来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课外活动的效性。

5.4.3 参与社区体育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区体育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未来体育课程要求学生不断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去,充分利用好社区体育设施。学校可主动与社区挂钩,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的各种体育活动,如健身操、舞蹈、小型体育运动会等。聘请社区体育健身辅导员,在社区内组织一些课余的训练工作,以便学生更好地参与社区体育活动。

6.结论

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教学的延伸,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但要搞好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要改革现阶段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对其内容、组织形式进行改革。要正确处理好体育课与课外体育的关系,在安排课外活动内容时多听取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把课外体育活动搞活,将校内与校外体育很好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以便最终达到学校体育之目标。

[1]季浏,胡增荦.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施达生等.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6.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景和学校 315200)

G807.0

A

10.3969/j.issn.1006-1487.2015.06.017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外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体育课上的“意外”
体育课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
取经之路